仪征话吧 关注:28贴子:801
  • 3回复贴,共1

仪征方言特点~ 县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仪征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区分为真州话,胥浦话,山区话三个小片。真州话通行于市区真州镇,胥浦话通行于西部的移居,月塘,青山,胥浦一带,山区话通行于上述以外的北部,东部各个乡镇。


1楼2009-08-19 23:36回复
    1.无浊塞音,塞擦音声母。
    2.n,l相混。
    3.古日母字一部分读零声母,其余为z。
    4.不分尖团。
    5.没有舌尖后声母,古知系声母一般读做ts,ts',s
    6.有舒声韵和促声韵。舒声韵中,今北京音的复元音在本方言中有单元音化和高元音化的趋向,今北京音的鼻韵母一部分为鼻化韵。促声韵都以喉塞收尾。
    7.古咸,山摄在本方言中主要分为三类。
    8.麻,马,祃三韵的精章组字,今声母为ts,ts',s,韵母为iI
    9.止摄开口三等韵的日母字,如儿,而,二等,今北京音读er,扬州音读为a,本方言为o(反c)
    10.古山摄合口三四等的影,喻,疑三母的字,如渊,冤,原,元,远,员,援等,今读ue~
    11.古深,臻摄和曾梗摄中,今北京音en,eng,in/ing本方言无前后韵尾之别。
    五个单字调分别为:阴平31,阳平24,上声42,去声55,入声4


    2楼2009-08-19 23:37
    回复
      仪征话的副词:
      1.程度副词”蛮“和”稀“都形容程度很深,但前者多用于积极方面,后者用于消极方面。”蛮“也可以修饰一些消极意义的词汇,但厌恶色彩不明显,意义上也比较委婉。”透“可以用于表示积极意义的状语前,相当于”非常“”十分“,程度比”蛮“深。
      2.范围副词”单“用”偏“,一般只能作状语。”外“”外在“表示排除于所述范围之外。”只管“于”尽管“相同,表示无限制条件,但。”只管“还有连词用法。”拢总“,”一齐“都有"总共”的意思,但“一齐”还可以表示“全部,全都”的意思。
      3.时间副词“老是”“老好”都表示重复频率高,前者多用于新派,后者多用于老派。“时不时”“动不动”用法相同,但有细微差别:前者表示不希望发生的事,后者则可能用于不希望发生的事前。“将将”与“将巧”都有“刚好”的意思,但意念上有差别:。“将将”表示刚好时,常常意味着因此而避免产生不好的后果,有勉强的意念,“将巧”表示非常巧合,有一种庆幸的意味。
      4.肯定副词“着实”有夸张的意味,表示的确,实在,多修饰有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5.否定副词“没劳”,“没有(调值24)” 表示对动作状态的已然性否定。
      6.情态副词中“不得”用如普通话的“不会”,没有禁止语气。兼有动词用法,相当于“没有”
      “特为”和“独为”(表示特地,如”这个东子是我独为跟你买的“),“高低”和“高下是同义词(比如:他高低不肯(他就是不肯)。


      4楼2009-08-19 23:39
      回复
        仪征话中用”得了“表示动作的已然性,常以”形、动+得了“形式出现(如”去khi得了“,完了,没戏了)。”到“与普通话”着“相近(如”外头刮到风尼“,外面刮着风呢)。
          
        表示一般疑问拥”啊“或者”格“开头,如”好不好“说”阿好?“或者” 格好?“
        撒sa,哉tse 用在句末祈使语气词,表示对对方的希望和勉励。如”快撒,快哉“(快点而啊)
        仪征话没有”儿化词缀“,普通话的儿化词缀语法功能在仪征话体现为词缀”子“。”子“作词缀时可以用在表示年份的名词后面(如“今年子,明年子,哪年子”),可以用在具体日期后面(如”初一子“,”三十子“),还可以用在类名词的后面(如“信壳子”,“鞋带子”,“桃子”。“瓜子子”)。表示时间日期的名词后面较多得用“个”(如“今个”,“明个”,“砸(差)个”。“头”作为词缀,用在名词后面,表示“在。。。里面”,如“里头”,“家头”,“外头”等,用在代词后表示“。。。边”,如“前头”“后头”“这头”“哪头”等。


        5楼2009-08-19 23: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