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吧 关注:183贴子:9,040
  • 6回复贴,共1

三国时期的女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若没有美人出没其中,谁都会觉得扫兴。这不,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历史帷幕中,果然就袅袅转出一个,她的芳名叫貂蝉。 
  我们曾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看到她的依稀影像,这个据说可以让月亮羞惭的绝色女子,作为三国第一条好汉吕布的妻子,倒也贴合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但是,若我们信赖罗贯中的描述,循着他的怪诞笔墨试图对貂蝉作出还原,则我们看到的这个女人,不仅相当可疑,毋宁还有点可怕。 



1楼2009-08-19 18:26回复
    三国时期没有花木兰,也没有穆桂英,试图从刀剑相交的战场上找到女人的影子,显然有点困难。但"祸水型"的女人,好像也有几个。 
      董卓死后,由于王允的固执和贾诩极不明智的出谋划策,致使董卓两个部下李傕和郭汜继续作恶。但战争的升级、战火的加剧,恐怕又与郭汜的妻子有关。李、郭二人本来交情不错,有着某种土匪式的深厚情谊,李傕总喜欢晚上设酒宴招待郭汜,郭汜喝醉后便睡在李家。时间长了,又因为李傕家几个婢女长得颇为招人,郭汜妻子终于醋意大炽,遂决定挑拨两人关系。这女人挑拨起来不留余地,专朝死里想,她多半做了番手脚,结果使郭汜相信,李傕送给自己的酒里有毒。 
      李傕真要谋害郭汜,在自己院子里,在郭汜酩酊大醉的时候动手,不更简单?为什么反要在郭汜离开的时候,再在酒里下毒呢? 
      李傕、郭汜都是死脑子,他俩还和死去的主子董卓一样,都颇为迷信。于是,两人立刻反目成仇,在长安城里乒乒乓乓地打起来,然后打到长安城外……


    3楼2009-08-19 18:26
    回复
      可怜的小白,她不谙世事的心灵,又将如何承受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待遇呢?虽然史官们不耐烦一一介绍董卓家人的死况,但在董卓死后,小白的死已成了某种不可避免的结局,当王司徒抄没董卓家财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郿坞开来的时候。 
        袁绍与刘表,下场有相同之处,因为处境有相同之处。两人俱因特别宠爱某个小老婆,而在选择继承人上铸下大错。两人死后,儿子皆争执不休,正好被他人(曹操)各个击破。这又是女人的艳情扰乱了英雄心,从而改变了沙场格局,左右了战争成败。 
        相比较之下,曹操的妻子卞氏,便颇有可称道之处。先说说曹操另几位妻子。 
        曹操结发妻子姓丁,生育能力不详。曹操后又娶刘氏为妻,刘氏生曹昂及清河公主。由于刘氏早亡,丁氏便将自己无从宣泄的母爱,全泼洒在曹昂身上。自曹昂随曹操征张绣阵亡以后,丁夫人如丧考妣,从此整天以泪洗面,捶胸顿足,竟似有点神经错乱。曹操让她先回娘家清醒一下。一年后(或三个月后),曹操去丈母娘家,准备把丁氏接回去。如果放纵一下想象力,这里我们便看到一幕与电影《简·爱》中罗切斯特在阁楼上探望自己疯妻子颇为相似的场景:曹操站在结发妻子身后,丁夫人坐在织布机前,茫然无觉,继续咿咿哑哑地织着布匹。"愿意和我乘同一辆马车回家吗?"曹操问,顺便把手搁在丁夫人肩上。这女人仿佛已丧失了身体感知能力,她既不推开曹操的手,也不回答。曹操叹了口气,像哈姆雷特那样倒退着走到门口。"真地不顾及夫妻情义了吗?"曹操又问,回答他的仍是无尽的"机机复机机"。 
        曹操当即告诉丈人:"替你女儿另外找个好人吧",便独自离去。 
        回家后,曹操便将第三个妻子卞氏,册立为正室。后话是:因畏惧曹操的权势,丁氏的父母到底没敢再替女儿找婆家。


      5楼2009-08-19 18:27
      回复
        和曹操一样,卞氏的出身也不算好,但对她出众的美德,曹操早已心悦诚服。曹操年轻时在洛阳任北部尉,身边就只有卞氏一人。后董卓作乱,欲捉拿曹操,曹操仓皇之下只顾自己单身逃命,把妻子和手下兵士全撂在了洛阳。当时袁术到处散布"曹操已死"的谣言,曹操下属便商量着散伙。那是战争时期,兵士平时开小差就是家常便饭,更别说在这主将下落不明的特殊时刻了。卞氏突然挺身而出,严词责备他们不该背信弃义,在没有得到主帅正式消息之前,就想着撒腿开溜。士兵羞愧了,他们重新回到营地,接受卞氏的调度。卞氏便成功地替夫君保留下一支人马。对当时急欲起兵讨伐董卓的曹操,这些人数不多的老下属,也是弥足珍贵的。当然最令曹操满意的,还是他借此看到自己有一个如此出色的夫人。 
          卞氏毫无疑问还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与曹操的结合,生养出三个鹤立鸡群的儿子:曹丕、曹彰和曹植。虽然三个儿子的成就中,也有曹操的教育之功,但卞氏抚育有方,想来也是实情。 
          作为女人,卞氏虽然尽享夫贵妻荣,但她似乎并不想用自己的主张去干涉夫君,在枕边吹出缕缕阴风。尽管强有力的曹操本来也不太可能受妻子支使,但卞氏谦退本分的性情,的确没有因地位的腾达而发生变化。与曹操一件袍子往往穿上十年一样,卞氏生活上的节俭,同样令人称道。曹操在外征战获胜,偶尔也会弄些好玩的战利品,回家让妻子挑选。卞氏竟仿佛压根没有女人物质上的虚荣心,若让她三里挑一,她总是挑中间一样。曹操不解:"为什么不拿最好的?""拿最好的说明我贪婪,拿最差的说明我虚伪,所以,我拿不好不坏的吧。"在涉及到卞氏这位太后级的女人时,我怀疑古人在执笔记述时,笔墨有点颤抖,所以我们见到的尽是些高风亮节的行为,而较少符合生活实情的内容。如说卞氏在与曹操一起出征的路上,只要见到孤苦无依的老人,必一边送些衣物,一边不住地抹眼泪。当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下人打趣让她请客时,她的回答实在也过于宠辱无惊:"我只要没有教坏孩子,就心满意足了。"曹操听说后,曾这样评价自己敬重的妻子:"怒不变容,喜不失节,她做到了女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


        6楼2009-08-19 18:28
        回复
          作者好文笔,学识还这么渊博!佩服啊!这是一本书里面摘来的么?


          IP属地:加拿大9楼2012-01-10 08:47
          回复


            10楼2012-05-23 15:17
            回复
              不错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6-28 1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