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支持bianfaweixin
若提起陈懋鼎与维新党人联系紧密,还要从一首题为《寄晚翠轩主人》的诗说起。后来,他曾经多次为这个人赋诗,并把其视为能够拯救国家前途命运的人,可知此人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这位令陈懋鼎如此器重,被称作“晚翠轩主人”的究竟是何许人也?
此人叫林旭,福州人,字礅谷,号晚翠,是戊戌变法中著名的“六君子”之一。其实,陈懋鼎与林旭早就互有耳闻。因为陈懋鼎是1889年中的解元(即举人),林旭是1893年中的解元,后来成为溥仪另一位老师的郑孝胥,是1882年中的解元,他们又同是福建人,坊间早就流传开“福建三解元”的说法。随后,林旭进入通艺学堂学习,发起组织了福建籍在京老乡的“闽学会”,他们就更是经常见面。但陈懋鼎之所以如此赏识林旭,还是因为他救国救世的观点及改革弊端的一系列措施。
在戊戌变法那年,陈懋鼎还给他写过一首诗,题目叫《颐和园奏事归视林晚翠》:
花墙流水音溅溅,烛影虚厅思悄然。
肉食几人知国本,刍言一句达君前。
昆明夜气波澄镜,长信秋风月下弦。
说与北门新学士,论思何以答如天。
这时,经光绪特批,林旭和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四人已升任军机章京,可以自由出入颐和园和故宫皇帝寓所。而陈懋鼎作为宗人府主事,也时有面见圣上奏事的机会。故此,两人见面也愈加频繁;陈对林旭这位年仅23岁的少年英才,也愈发敬重。“肉食几人知国本,刍言一句达君前”,正是陈懋鼎由衷发出的感叹。
其实,此刻的陈懋鼎也不过才28岁,林旭对这位在帝京做官的老乡,也是格外看重,尤其对他诗歌的造诣颇为推崇。
1898年6月18日,光绪皇帝终于决定采纳康有为、梁启超、林旭等人的建议,由上至下实施大规模的变法改革,并提出八项具体措施,借此整治清廷积蓄已久的弊端。
陈懋鼎因为跟维新党人联系密切,第一时间得知这一喜讯。为此,他激动得一夜睡不着觉。恰巧这年夏天久旱刚下了一场及时雨,走出户外,抬头又看见月食这样奇巧的天文现象,他更是觉得这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意。兴奋之余,抒写一首名叫《月蚀》的七绝:
旱干得雨如新政,月食成诗独小臣。
愿使妖魔先就戮,不应蟊贼尚能伸。
充分表达了他对新政的欢欣鼓舞,对当道保守势力的切齿痛恨。可惜,他和维新党人这种美好的愿望并没能维持多久。慈禧太后从七月份开始,就调兵遣将,准备下毒手了。
他预感到中国大地将有一场大的风暴来临。第二天黎明,他迫不及待匆匆赶至储库营,发现这里已是人去屋空,林旭已然被捕入狱。
农历八月十三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押赴宣武门外菜市口问斩,张荫桓被流放新疆。“戊戌六君子”被杀,包括他引为同道的老乡、好友林旭被斩首这一消息传来,陈懋鼎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