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说吧 关注:36贴子:60
  • 0回复贴,共1

中医那点事儿——皇甫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物生平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个人经历
皇甫谧,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但他在少年时期却不是一个好好学习的好学生,甚至还有一段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的故事。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纨绔公子的习性还是有一些的,这也就导致了二十岁之前,不好学,游荡无度,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的故事,就是说他在二十岁之后,才幡然醒悟,努力学习,走上了正途。
医学著作贡献
1.《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弘扬了《内经》针灸学术思想。《内经》是中医基础与针灸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始云:“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针灸甲乙经》一书,是由皇甫谧以《素问》、《灵枢》、《明堂》三书为蓝本撰集而成,就弘扬《内经》针灸学术思想的贡献是极其伟大的。
皇甫谧将《内经》原文篇序重新编排,使事类相从,便于查寻。《针灸甲乙经·序》谓:《素问》、《针经》,虽原本经脉,论病精微,其文有理。“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故不易浏览。所谓“称述多而切事少”,即以经文所论,理论说的多,临床实用者少。
皇甫谧将《内经》中有关解剖、生理、病理、体质、脏腑、经络、诊断、治疗等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整体观指导针灸理论与临床,发展了《内经》的针灸学说。皇甫谧发展了《内经》的腧穴学,由《内经》确定腧穴160个,发展到官定348个。在《内经》循经布穴的原则上,创立了划线布穴法,实现了腧穴和经络在理论上的有机统一,扭转了临床取穴不统一、不准确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而具有实用性。
皇甫谧集《内经》经络学说之精要,在经络内容、经络循行、经络的生理、经络的主病、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刺灸法、刺灸禁忌、刺灸适应证等方面均较《内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针灸甲乙经》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卷,介绍了针灸的临床应用,从诊断方法到治疗原则,到特殊穴位的应用,到具体病症的辨证配穴施治,使针灸学在临床各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历代帝王世纪》
3.《列女传》
4.《高传》、《逸士传》 、《元晏先生集》等书。
故事一则

皇甫谧—愿意开始,就永远不算晚。皇甫谧生后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过继给叔父,十五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浥池),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自幼贪玩不习上进,跟村童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年二十(公元234年)。仍游荡无度,犹不好学,人以为痴。
突然有一天,不知他从哪里得到几颗瓜果,就拿给自己的叔母任氏吃。
任氏说:“《孝经》上写道,即使每餐都有牛、羊、猪等三牲的鲜美肉食奉养老人,仍然是不能称为孝。你现在已经年过20岁了,眼睛不识字,行为没有教养。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能耐可以让我觉得心里感到安慰。”
须臾,她又深深地叹息说:“听说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孟子成才,多次迁居,最终成就了孟子的仁德。曾子的父亲信守诺言,果断杀猪,使诚实的美德得以延续。难道是因为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的方法有问题所造成的吗?不然,为什么你如此的愚笨不化啊!修养德行,勤奋苦读,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前途,受益的是你自己啊,对于我来说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任氏说着就伤心地对着他痛哭不止。
皇甫谧的内心受到很大震撼,幡然感悟。于是拜同乡人席坦为师,接受教育,勤学不倦。因为家境贫穷,就自己耕读持家,皇甫谧带着书籍种田,伴着经典睡眠。就这样,他博通典籍,深悟百家言论,并把著书立说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
皇上下诏任他做太子中庶子、议郎、著作郎、司隶校尉等官,他拒不赴任,终身不仕,著述颇丰。有《礼乐》、《圣真》等论著传世。受到世人敬重。


1楼2019-10-16 11: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