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2009-06-16 18:19
杂念而已,你能耐心看完是我的荣幸
年岁增长,时间流逝。然而流逝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昔日的单纯,轻狂,以及那些记忆……
单纯,轻狂都是很模糊的概念。记忆却有个相对稳定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记述道: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那是每个人对过去描绘的一幅幅画,写下的一首首诗,颂咏的一支支歌。可惜的是画会遗失,诗会遗落,歌会忘却,那些记忆也会渐渐淡化。
如此说来,懂的回忆的人是因为无法舍弃自己,一个真真切切,完完整整的自己。回味记忆也成为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那些残留在大脑皮层,神经末梢的片段能够拼出完整的我,完整的你,完整的他或她。可时间带走记忆,永远地存活真的能保留所有的记忆?若不能,永生是否会让人迷失自己,那个真真切切,完完整整的“我”?
倒带,再来回顾一下“记忆”这个带有特殊意义的词眼。
记忆不能逃避时间的冲刷,它会被稀释,磨损,以至于失去色彩,甚至连自己都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而不是在某本小说上看到的。
或许有人会说,真正刻骨的的记忆永远不会淡化,只会在时光的长河中越来越亮丽。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说法。
即使刻骨,时间也会很有耐心地去磨平这些痕迹,十年,百年,千年又或是永恒,那是刻骨或许会成为平庸,过去的无法自拔在今天都能平静走过,甚至不带一丝感情,只是面无表情地迈过一个个沟壑。可能也会扯动一丝神经,然后忘记过去的笑,过去的泪,心中未留一个模糊的光影,直到渐渐熄灭。(若你说,这是因为不够刻骨,拿我无话可说)
过于漫长的生命使人失去记忆,假如失去记忆,那“我”所存在的证据有存于何方?或者说,“我”真的存在过吗?
我的话语只能引起嘴角气体细微的流动,无法感动自己,无法感动别人。我的梦游历千山万水,看尽浩瀚长空,醒来却人在床上,窗外是不变的朝霞。
我活着,什么才是属于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