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6日
漏签
0
天
郭靖吧
关注:
11,439
贴子:
190,39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35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郭靖吧
>0< 加载中...
【金书评论】金庸识小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作者:严晓星
这本书是一位朋友所赠,内容很广,不能说研究金庸很深,但能让人了解到很多不知道的细节,而且有的是历史和文化上的细节,在这里贴出来。
送TA礼物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9-10-10 15:16
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序文:胡文辉
读严晓星《金庸识小录》稿,有两点感受最深:一是对小说文本读得细,每能穿透纸背;二是“杂学”功力甚深,每能知人所不知,详人所不详。
比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有影射当时大陆政治的内容,我过去也曾提及,《鹿鼎记》写神龙教教主在夫人的唆使下打击元老,提拔少年,明显影射了“文革”。而晓星更指出:神
龙教伪造的天书里有一句“吐故纳新”,教中“高干”黑龙使也说:“吐故纳新,我们老人,原该死了。”这里的“吐故纳新”,并非随意运用成语,而是有“今典”的—当年 毛泽东说过“要吸收新血液,要吐故纳新”,由此开展了一场“吐故纳新”的整党运动。举此一例,就很可见他读书的细致和敏锐了。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19-10-10 15:24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6 19:29: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又如,《鹿鼎记》里有个太监说到皇宫的事情:“.....太后和皇上的菜肴,切时鲜果菜,都是不能供奉的。......倘若皇上吃得人味,夏天要冬笋,冬天要新鲜蚕豆,大伙儿又只好上吊了。”对于这些话,我们-般人都不会特别留心,但晓星却又指出,金庸可能是受了鲁迅杂文《谈皇帝》这一段的影响:“往昔的我家,曾有个老仆妇, 告诉过我她所知道,而且相信的对付皇帝的方法。......吃的东西也不能随便给他吃,倘是不容易办到的,他吃了又要,一时办不到;—譬 如他冬天想到瓜,秋天要吃桃子,办不到,他就生气,杀人了。”又引吴相湘《三生有幸》作对比:“在北平时常听故老传说:顺治皇帝喜爱菠菜,称之为‘红嘴绿鹦哥’。北京一年四季有菠
菜,传说即为迎合帝旨。深恐帝一旦传菠菜 ,而无菜 品供御,可能要受处罚。”能如此旁征鲁迅、吴相湘笔下的细节,跟金庸作一个“对照记”除了善于联想之外,非有广博的阅读基础不可。这又可见,晓星虽有“金学家”的功底,但他的功夫其实更在金庸之外,在武侠小说之外。(顺便自夸-下:研究
陈寅恪诗,功夫也得在陈寅恪之外,仅仅熟悉陈寅恪,是无法作出《陈寅恪诗笺释》的。)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19-10-10 15:31
回复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总而观之,《识小录》以考掘有关古代故实方面的内容最多,也最有价值。如谈明教与明朝,是历史学;谈金庸所受古典小说的影响,谈“喜心翻倒",是文学史;谈蟹汁化漆、象鸟、折扇,是博物学;谈大同姑娘,是风俗史;谈双蛇杖,谈“皮格马利翁现象”,更是西学。如此种种,皆左右钩稽,而见一己之得。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仅成就册小书, 但能免于陈言,其价值实远在坊间所谓“金学”论著之上。
在此,还想说些题外话。
我总觉得,单纯从文学史的立场,无论评价有多么高,仍不足以真正认识金庸。在至今为止的现当代文学史编纂中,海外的武侠小说仍处于边缘,甚至于不人流。身在庙堂之外的王朔尚且轻蔑地批判金庸,则金庸的文学史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假如我们换个立场,从所谓“传统文化”的角度观察金庸,观察其他的海外通俗文学,就很容易感觉到他们作品中的古典内涵;也就是说,恰恰是海外通俗文学延续了“传统”一脉的香火,使其不绝于大众文化领域。而反观近半世纪风刀霜剑的大陆文坛,在那些主流作家的身上,又有多少“传统文化”可言呢?因此,晓星能从金庸小说中挖掘出如此丰富的古典话题,绝非偶然。试问又有哪一位当代大陆作家,能够让我们,或者说值得让我们,也作一部《识小录》呢?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9-10-10 15:36
回复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于金庸晚年的某些言行,我曾有不客气的批评;但对于他的小说,我仍只有欢喜赞叹。眼见有些学院中人质疑他的学识,内心颇觉不平,他们哪里配!如果说陈寅恪是“从史实中求史识”的话,那么,我以为金庸称得上是“从故事中见史识”的(我曾写过一篇《古 典今情中的施琅》,特别以《鹿鼎记》的情节为例,分析金庸的历史观)。以他对中国史的认识和理解,本不需要学院派的承认,他垂老还去读剑桥的历史博土,实属多此一举。而剑桥的汉学家们,倒是应当将金庸小说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呢。这些话,想必晓星也是同意的吧。
当代论“金”之作,林林总总,泥沙俱下,除海外倪匡的早期评论,以及对版本下过功夫的陈镇辉《金庸小说版本追昔》、林保淳《解构金庸》之外,我个人最欣赏的有三家:王怜花《江潮外史》,玉怡《不服从的江湖》,还有就是这本《识小录》了。在金庸的江湖世界里,王怜花看到的是激扬文字的青春,王怕看到的是政治和法律,而严晓星看到的是历史和文化的碎片。他们成自浇块垒:,或借题发挥,或考镜源流,都不属于一本正经的金庸研究,可谓“写在金庸边上”。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19-10-10 15:41
回复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让我想到鲁迅评《红楼梦》的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想,对于伟大的作品,因其内涵的丰富性,总会有不同视界、不同专业的解读。对曹雪芹是如此,对金庸也应是如此。其实论知识和思想水平,相对于各自的时代,曹雪芹又何曾及得上金庸呢?
我对晓星,最早只看过他写的这些金庸札记,后来见到他出了本《近世古琴逸话》,又编了本《高罗佩事辑》,最近才知道他对《孙子兵法》极感兴趣。总的说来,对他不能说特别熟悉,至今也未曾识面,原本缺乏作序的资格。但考虑到金庸小说是我们 甚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时代共同的青春课程和集体记忆,遂不敢推辞,兹序如上。
胡文辉
二0-O年秋于广州洛城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19-10-10 15:43
回复
收起回复
凌风曜日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又我雕的部分吗
IP属地:福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7楼
2019-10-10 20:25
回复(4)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紫白金青
“紫白金青”者,《倚天屠龙记》(北京三联书店一九九四年版,以下所引金庸小说,除持别注明的,均引自三联版)中明教四大护法王紫衫龙王、白眉鹰王,金毛狮王,青翼蝠王是也。明教是源出波斯的宗教,金庸笔下的明教总坛在边远的昆仑山中,紫衫龙王本人便是波斯人—这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异国色彩。于是,金庸先生颇将几分西方文化背景的信息灌注其中。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楼
2019-10-10 20:48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6 19:23: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首先是形象选择。
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中,百禽之王为凤,百兽之王为虎。赋予鹰、狮以统治者的象征,是西方的传统。华土并不出产狮子,但到了宋代,已有人称狮为“百兽之王”这当然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宋人如此,何况元末之人?至于蝠王之所以为“蝠”,也决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轻功绝妙,别忘了,他还曾有吸人血以缓解内伤的经历,而蝙蝠吸血,蝙蝠之不祥,正是西方民俗的反映。在中国民间的意识里,“蝠”就是“福”,是吉祥之物,如此可怕的人物哪能叫“蝠
王”!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楼
2019-10-10 20:48
回复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再看名次排列。
龙王居首,书中已有说明是鹰、狮、蝠三王的“心甘情愿”之举(见第-五九页)。 那么,在西方文化中同样象征王者之尊的鹰与狮是怎样分出先后的呢?据说,在欧洲纹章学中,狮子的重要性仅次于鹰”(《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第三O五页,漓江出版社二000年版)。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楼
2019-10-10 20:49
回复
收起回复
牛一样的颜色
金戈铁马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去,诈尸了,飞速赶来应援
IP属地:湖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1楼
2019-10-11 09:27
回复(1)
收起回复
名剑风流俞佩玉
西毒之难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巧了,最近在看高罗佩的侦探小说
IP属地:浙江
12楼
2019-10-11 19:00
回复(2)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蟹汁化漆
《倚天屠龙记》第四五三页,张无忌问胡青牛,有一.人“眼中涂了生漆,疼痛难当,不能视物”,该如何治此怪疾。胡青牛的回答是:“试以螃蟹捣汁數治,或能化解。”蟹汁何能化漆?心中一直疑惑。后读《博物志•药术》(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 一九八0年版),见有“蟹漆相合成水”之句,始知“胡言”不胡,必有所出。而虽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9-10-11 20:00
回复
收起回复
此心光明又何言
伊人相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近又读根据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缩写而成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21世纪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书中也谈到了《淮南子•览冥》、《续 博物志》卷九的类似记载(“蟹之败漆”、“漆得蟹而散”),并解释这种“听起来像无稽之谈”、“表面上看来可笑的传统
做法”说:“事实上,甲壳纲动物的组织含有强有力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某些酶(包括能使漆变硬的那一种酶)的活动。李约瑟博士对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作了如下的评述:
“那么,蟹的组织起了什么作用呢?毫无疑问,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古代中国人无意发现了一种强有力的漆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这种酶的作用,漆的变黑和聚合过程也受到阻止。......蟹的组织的这种作用也不足为奇,因为其他的研究已经证明,它们含有一种强有力的然而又有点神秘的抑制剂—D 氨基酸氧化酶。””(第一四四~一四五页)。看来颇有几分科学道理,于是疑感顿解。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4楼
2019-10-11 20:01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7-26 19:17: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早日成为富婆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等等,我看到了谁
IP属地:江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6楼
2019-10-11 20:45
回复(2)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诬告?武大图书馆骚扰案女生败诉
2562780
2
复旦留学生打人 校方零处罚
2042615
3
樊振东自揭伤疤粉丝看了心疼
1748600
4
看完影之刃零试玩可以开香槟了吗
1644192
5
王老菊顶风玩明末被喷惨
1358604
6
懂车帝智驾测试破了谁的防
1316525
7
伐定天下放话真明末就要杀鞑子
1217424
8
明末更新补丁得罪了所有玩家
1045511
9
泰柬冲突是美国的阴谋吗
911922
10
三体吧上脱口秀了
74886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