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见水印(侵删)
看了不少现场图
表示十分羡慕 上学狗就没机会现场观摩了 只能看dalao们的现场图白嫖了 那看了不少图的楼主打算归纳一波
细数一波襄(标)阳(新)高(立)铁(异)东站与其他大部分双高架不一样的地方:
1.混合柱(此处不谈沪宁城际上那种混合柱模式,单说诸如济南东、哈尔滨、襄阳东、阜阳西、赣州西、淮安东这种混合柱模式,当然即便是后一种混合柱,后几者无柱部分也是明显短于前两者,哈尔滨是受限于霁虹桥、济南东据说是为了鲁班奖,毕竟济青的红岛可是纯无柱)
2.非分台检票(当然这个在现在高架高铁站房也不是独一份了,青岛西、赣州西的基本站台都是和挨着的岛式站台共用检票口,之前没有注意,上次在武汉站换乘的时候好像也有两个站台的检票口是合在一块的。当然对于这种检票模式,楼主还是不看好的)
3.大量标识采用非悬挂模式(诸如换乘标识采用旗帜式的落地设置、出站口标识采用门框设置,当然这依然不是独一份,武广上的武汉站、广州南也有类似设计)
4.无柱雨棚处的候车信息屏幕同样非悬挂(这个单拎出来,一般无柱雨棚处候车信息屏幕都是悬挂在无柱雨棚上的,但襄阳东这个我觉得十分机智,刚好设置在有柱雨棚上方和无柱雨棚接缝,这个设计楼主觉得蛮有意思的)
5.回廊(由于不是分台检票,所以肯定要有回廊联通各个站台检票,这样也方便换乘。这个设计不是很多,但诸如襄阳老站也有这样的设计,武汉站也设置了类似的急客通道,并且通道两侧还有设置检票,但似乎从来没有使用过,猜测襄阳东回廊两侧应该也会有闸机,至于用不用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6.站房下方站台吊顶不同(多看几张图就发现了哈哈哈,基本站台的吊顶和岛式站台的吊顶设计是明显不同的)
7.基本站台设置绿化(这个楼主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

看了不少现场图


1.混合柱(此处不谈沪宁城际上那种混合柱模式,单说诸如济南东、哈尔滨、襄阳东、阜阳西、赣州西、淮安东这种混合柱模式,当然即便是后一种混合柱,后几者无柱部分也是明显短于前两者,哈尔滨是受限于霁虹桥、济南东据说是为了鲁班奖,毕竟济青的红岛可是纯无柱)
2.非分台检票(当然这个在现在高架高铁站房也不是独一份了,青岛西、赣州西的基本站台都是和挨着的岛式站台共用检票口,之前没有注意,上次在武汉站换乘的时候好像也有两个站台的检票口是合在一块的。当然对于这种检票模式,楼主还是不看好的)
3.大量标识采用非悬挂模式(诸如换乘标识采用旗帜式的落地设置、出站口标识采用门框设置,当然这依然不是独一份,武广上的武汉站、广州南也有类似设计)
4.无柱雨棚处的候车信息屏幕同样非悬挂(这个单拎出来,一般无柱雨棚处候车信息屏幕都是悬挂在无柱雨棚上的,但襄阳东这个我觉得十分机智,刚好设置在有柱雨棚上方和无柱雨棚接缝,这个设计楼主觉得蛮有意思的)
5.回廊(由于不是分台检票,所以肯定要有回廊联通各个站台检票,这样也方便换乘。这个设计不是很多,但诸如襄阳老站也有这样的设计,武汉站也设置了类似的急客通道,并且通道两侧还有设置检票,但似乎从来没有使用过,猜测襄阳东回廊两侧应该也会有闸机,至于用不用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6.站房下方站台吊顶不同(多看几张图就发现了哈哈哈,基本站台的吊顶和岛式站台的吊顶设计是明显不同的)
7.基本站台设置绿化(这个楼主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