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钱币,大多数路州都用铜钱,只有四川用铁钱。为免除铁钱过重之患,蜀地商人自行创制出一种纸钱,名叫"交子"。
起初,交子只在几十户巨商之间流通兑换,用来代替铁钱。后来由于出现弄假、拒付等纠纷,便由官府收管印发。
交子最初只在四川流通,后来才扩延到陕西。
陕西官府在偿还粮草入中的商人时,为缓解钱荒和钱重,便印制了"便钱公据"。
所谓的"便钱公据",就是一张纸据,标明钱数,盖上官府印信和防伪暗图,不但轻便,而且节省了铜钱。入中商人领到便钱公据,到京城汴梁就可以兑换银钱或货物。
为扩大茶盐钞引的出售量,朝廷又推新法,陕西便钱公据只能去榷货务兑换茶、盐、矾、香料等钞引。
京城交引铺看中其中差价极大,有近倍之利,便去陕西收买便钱公据,回京城到榷货务兑换茶盐钞引,再转卖给茶盐商人。
通过这样的操作,将银钱变成便钱公据,再变成钞引,再转卖,就可以有两道利润,交引铺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利润。
大的交引商常年从事类似的交易,没有想到汪石这个新出现的商人也懂得其中的门路。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便钱公据"来进行交易,有些像是现在的支票,又有些像是期货交易,"便钱公据"所能换取的货物是受到市价的影响的。
"汪石带去的便钱公据面额虽然是十万贯,但去陕西收买,应该和我们一样,半价就能买到。这么一算,他的本钱应该是五万贯左右。""他兑换到十万贯交引,又用盐钞茶引去换了粮和绢?""嗯。时机正好。市面上粮食一石才一贯多钱,去粮商手中批买粮食,最多九百文。汪石若是用盐钞茶引换粮绢,价格更低些。……才一个多月,翻年到正月,粮绢价格都翻了两三倍。……这汪石年纪轻轻,竟有此等眼力、胆识、气魄,若是行正路,是天下难得的大才。"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获利可以达到五六倍,这样强悍的金融市场操控能力,汪石就算是在现代的期货市场估计也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汪石和交引商们在陕西收购"便钱公据"能够如此便宜呢?行商们难道不想自己赚钱吗?
这就涉及到北宋时期陕西的货币制度与盐钞制度之间的关系。
起初,交子只在几十户巨商之间流通兑换,用来代替铁钱。后来由于出现弄假、拒付等纠纷,便由官府收管印发。
交子最初只在四川流通,后来才扩延到陕西。
陕西官府在偿还粮草入中的商人时,为缓解钱荒和钱重,便印制了"便钱公据"。
所谓的"便钱公据",就是一张纸据,标明钱数,盖上官府印信和防伪暗图,不但轻便,而且节省了铜钱。入中商人领到便钱公据,到京城汴梁就可以兑换银钱或货物。
为扩大茶盐钞引的出售量,朝廷又推新法,陕西便钱公据只能去榷货务兑换茶、盐、矾、香料等钞引。
京城交引铺看中其中差价极大,有近倍之利,便去陕西收买便钱公据,回京城到榷货务兑换茶盐钞引,再转卖给茶盐商人。
通过这样的操作,将银钱变成便钱公据,再变成钞引,再转卖,就可以有两道利润,交引铺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利润。
大的交引商常年从事类似的交易,没有想到汪石这个新出现的商人也懂得其中的门路。
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便钱公据"来进行交易,有些像是现在的支票,又有些像是期货交易,"便钱公据"所能换取的货物是受到市价的影响的。
"汪石带去的便钱公据面额虽然是十万贯,但去陕西收买,应该和我们一样,半价就能买到。这么一算,他的本钱应该是五万贯左右。""他兑换到十万贯交引,又用盐钞茶引去换了粮和绢?""嗯。时机正好。市面上粮食一石才一贯多钱,去粮商手中批买粮食,最多九百文。汪石若是用盐钞茶引换粮绢,价格更低些。……才一个多月,翻年到正月,粮绢价格都翻了两三倍。……这汪石年纪轻轻,竟有此等眼力、胆识、气魄,若是行正路,是天下难得的大才。"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获利可以达到五六倍,这样强悍的金融市场操控能力,汪石就算是在现代的期货市场估计也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汪石和交引商们在陕西收购"便钱公据"能够如此便宜呢?行商们难道不想自己赚钱吗?
这就涉及到北宋时期陕西的货币制度与盐钞制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