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成人的画不一样
小孩子并不是小一号的成人,所以不要总是拿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无论是0岁的婴儿还是1-3岁的小孩子都各自拥有各自独立的人格,人生体验和思维想法。他们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咱们说一下孩子幼儿时期喂养的问题,成人会从母乳到断奶食品,分阶段提供给孩子特定的需求。想尽办法变着花样的去做到适合孩子的饮食。每一个大人都不会做让孩子接触饮酒或者抽烟这种损害孩子健康的事情。
绘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所画的是和大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大人欣赏画家的作品,或者作为兴趣画这些画,他们这些行为和孩子的绘画行为意义完全不同,因此,以欣赏成人绘画的眼光去鉴赏孩子的画是非常愚蠢的。孩子画画时,成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或者直接插手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妨碍。这一点,希望家长一定要牢记。
成人学的应该是成人的画
上面的图画中,大多是父母在孩子2-3岁时经常给孩子看到画。但是,其实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些画都是为了孩子画的画,而不是孩子自己画的画。这些画都是成人的画。这一时期,教孩子画这样的画,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希望家长们对这点千万注意。教孩子绘画的最好时期是从6-7岁开始。
2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婴儿通过哭、抽动身体或者笑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母亲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应来分析原因,了解婴儿的心情。举个例子,孩子哭了,妈妈会想是不是尿布湿了,需要换尿布了;婴儿笑了是不是吃饱了。。。等等。
对于“哭”这个婴儿的表达方式,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把它的好坏作为一个问题来考虑。父母肯定不会说:“你如果在哪的哭我就不给你奶吃!”更不会有父母担心孩子用这种方式哭,是不是孩子性格上有问题!
但是,同样的道理用到绘画上,父母们却用好坏来评价,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
孩子不能用语言充分的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应该是以听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作品。更准确的说,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倾听,去了解,去感受!
3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应该怎样“听”画
从出生到3,4岁的几年中,孩子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这短短几年中几乎浓缩体现了人类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进而我们同样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些历史发展的足迹。
原本像猴子一样随意涂鸦的孩子,开始将点,线,面赋予意义,从而获得语言,最后只凭着印象去绘画。孩子们会一个一个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慢慢地画出人类用于表达的画。而且,随着这个发展过程,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也在变化,家长们不要无视孩子的发展过程,被迫使他们超越自己的成长过程。就像不同年龄的孩子画出不同的画一样,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鼓励方式。
“听画”的方法也要根据年龄不同。2-3岁的孩子,问他“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义。4岁以后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们的画里故事的内容。
但是希望家长们注意,我们说“画是用来听的”,妈妈也好,保姆也好,容易变得过于热心,喋喋不休地去询问孩子。我们做事要有原则,我们的原则是,在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发问。而当孩子们画完了拿给你看的时候,或者画的有些厌烦的,暂时告一段落时,再去问问他就足够了。
绘画不仅仅是门艺术,它对儿童教育有着很大的作用,去一个叫青云美术馆的公众号免费领取教育资料,资料还不错
小孩子并不是小一号的成人,所以不要总是拿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无论是0岁的婴儿还是1-3岁的小孩子都各自拥有各自独立的人格,人生体验和思维想法。他们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咱们说一下孩子幼儿时期喂养的问题,成人会从母乳到断奶食品,分阶段提供给孩子特定的需求。想尽办法变着花样的去做到适合孩子的饮食。每一个大人都不会做让孩子接触饮酒或者抽烟这种损害孩子健康的事情。
绘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所画的是和大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大人欣赏画家的作品,或者作为兴趣画这些画,他们这些行为和孩子的绘画行为意义完全不同,因此,以欣赏成人绘画的眼光去鉴赏孩子的画是非常愚蠢的。孩子画画时,成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或者直接插手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妨碍。这一点,希望家长一定要牢记。
成人学的应该是成人的画
上面的图画中,大多是父母在孩子2-3岁时经常给孩子看到画。但是,其实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些画都是为了孩子画的画,而不是孩子自己画的画。这些画都是成人的画。这一时期,教孩子画这样的画,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希望家长们对这点千万注意。教孩子绘画的最好时期是从6-7岁开始。
2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婴儿通过哭、抽动身体或者笑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母亲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应来分析原因,了解婴儿的心情。举个例子,孩子哭了,妈妈会想是不是尿布湿了,需要换尿布了;婴儿笑了是不是吃饱了。。。等等。
对于“哭”这个婴儿的表达方式,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把它的好坏作为一个问题来考虑。父母肯定不会说:“你如果在哪的哭我就不给你奶吃!”更不会有父母担心孩子用这种方式哭,是不是孩子性格上有问题!
但是,同样的道理用到绘画上,父母们却用好坏来评价,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
孩子不能用语言充分的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无论画的好坏,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应该是以听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作品。更准确的说,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倾听,去了解,去感受!
3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应该怎样“听”画
从出生到3,4岁的几年中,孩子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这短短几年中几乎浓缩体现了人类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进而我们同样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些历史发展的足迹。
原本像猴子一样随意涂鸦的孩子,开始将点,线,面赋予意义,从而获得语言,最后只凭着印象去绘画。孩子们会一个一个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慢慢地画出人类用于表达的画。而且,随着这个发展过程,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也在变化,家长们不要无视孩子的发展过程,被迫使他们超越自己的成长过程。就像不同年龄的孩子画出不同的画一样,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鼓励方式。
“听画”的方法也要根据年龄不同。2-3岁的孩子,问他“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义。4岁以后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们的画里故事的内容。
但是希望家长们注意,我们说“画是用来听的”,妈妈也好,保姆也好,容易变得过于热心,喋喋不休地去询问孩子。我们做事要有原则,我们的原则是,在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发问。而当孩子们画完了拿给你看的时候,或者画的有些厌烦的,暂时告一段落时,再去问问他就足够了。
绘画不仅仅是门艺术,它对儿童教育有着很大的作用,去一个叫青云美术馆的公众号免费领取教育资料,资料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