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陪TA一起闯世界
幼儿园门口聚集了几个人,围观的对象是一对母子。妈妈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正对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又吼、又叫。
小男孩背着书包,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脸上带着执拗的表情。
据妈妈说,大宝今年上大班了,一直都很听话,最近半年,不知道怎么了,不仅拒绝上幼儿园,在家也很不听话,这让本来又多了一个孩子的家长更加苦不堪言。
围观的家长们没有去阻止妈妈,让他不要训斥孩子,而是劝说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快迟到了,赶紧进去吧”、“马上要做操了”、“都大班了,要听话呢”,也有家长说这个孩子妈妈不容易,抱着小的送大的,这老大还不省心… …
就这样僵持了二十几分钟,小男孩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妈妈怀里的二宝开始哭闹,这个妈妈转身就走了。我以为小男孩会哭闹着追妈妈,没想到,他低着头慢慢走进了幼儿园,脸上的落寞一览无余。
这落寞让人心疼,却不被他最在乎的人察觉… …
很多家庭要二胎的初心,就是为了让大宝有个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一个一起扛事儿的人。可往往却发现:二宝是生了,可大宝却根本不喜欢二宝。
之所以大宝不听话、不愿意疼爱那个比自己小的二宝,只因为他们有了“嫉妒心”。
本来自己一个人享受一切,现在多了一个人分享,而且如果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那么,大宝肯定被迫快速“长大”;即使有家人帮忙,妈妈更多的精力也是在二宝身上,他们会嫉妒那个在妈妈怀里、嗷嗷待哺、让妈妈身心都围绕着他的二宝。于是,他们会去“欺负”那个弟弟或妹妹。
这一点,很多家长虽然注意到了,但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去接纳大宝嫉妒的情绪。
对于大宝的这种“嫉妒心”,二胎家庭应该选择接纳和理解,不要一味地去扼杀和压制。成年人也会有吃醋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呢。
对于二胎家庭,如何去平衡给两个孩子的爱呢,尤其是不让大宝有不公平的心理落差感呢?
有了矛盾,不要一味责怪大宝
当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二胎家长一定不要质问大宝,弟弟或妹妹怎么哭了?
或者带着审问的语气问孩子:你是不是又欺负弟弟或妹妹了?
正确的询问方式应该是,口气是担心但却温柔地问:“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让孩子自己开口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再去做判断。而且,有时家长的态度“柔”,更能克孩子的“熊”。
不要相互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家长一定不要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在大宝面前夸二宝,在二宝面前夸大宝,这样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却只能打击两个孩子,而且,会让他们彼此之间有间隙,甚至嫌弃对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之间,通过合作游戏,强调他们在一起合作的力量,帮助孩子意识到,团结才能创造更多可能,生活才更有趣。
给两个孩子不同形式的爱
因为年龄的差别或者性别不同,大宝和二宝对爱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二宝因为年龄比较小,可能只需要生活上的照顾,而大宝因为年龄大,更需要家长全身心的精神陪伴。所以,家长应尽量多抽出时间,去陪大宝做他乐意做的事。
偶尔我们也可以赋予大宝一些“权利”,比如告诉大宝,弟弟或妹妹是你“士兵”,你要领导他,也要保护他,从而激发大宝的责任心。
不管大宝多大,二胎家长对待两个孩子,也尽量要一碗水端平,甚至,在大宝处于叛逆期的时候,要更加顾及大宝的情绪。大宝只有在得到了足够的爱,有了安全感以后,才会有爱去疼爱弟弟或妹妹。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在实施之前,二胎家长们只有做到,看到并接纳大宝的“嫉妒心”,才会起到最大化的效果。
幼儿园门口聚集了几个人,围观的对象是一对母子。妈妈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正对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又吼、又叫。
小男孩背着书包,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脸上带着执拗的表情。
据妈妈说,大宝今年上大班了,一直都很听话,最近半年,不知道怎么了,不仅拒绝上幼儿园,在家也很不听话,这让本来又多了一个孩子的家长更加苦不堪言。
围观的家长们没有去阻止妈妈,让他不要训斥孩子,而是劝说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快迟到了,赶紧进去吧”、“马上要做操了”、“都大班了,要听话呢”,也有家长说这个孩子妈妈不容易,抱着小的送大的,这老大还不省心… …
就这样僵持了二十几分钟,小男孩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妈妈怀里的二宝开始哭闹,这个妈妈转身就走了。我以为小男孩会哭闹着追妈妈,没想到,他低着头慢慢走进了幼儿园,脸上的落寞一览无余。
这落寞让人心疼,却不被他最在乎的人察觉… …
很多家庭要二胎的初心,就是为了让大宝有个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一个一起扛事儿的人。可往往却发现:二宝是生了,可大宝却根本不喜欢二宝。
之所以大宝不听话、不愿意疼爱那个比自己小的二宝,只因为他们有了“嫉妒心”。
本来自己一个人享受一切,现在多了一个人分享,而且如果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那么,大宝肯定被迫快速“长大”;即使有家人帮忙,妈妈更多的精力也是在二宝身上,他们会嫉妒那个在妈妈怀里、嗷嗷待哺、让妈妈身心都围绕着他的二宝。于是,他们会去“欺负”那个弟弟或妹妹。
这一点,很多家长虽然注意到了,但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去接纳大宝嫉妒的情绪。
对于大宝的这种“嫉妒心”,二胎家庭应该选择接纳和理解,不要一味地去扼杀和压制。成年人也会有吃醋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呢。
对于二胎家庭,如何去平衡给两个孩子的爱呢,尤其是不让大宝有不公平的心理落差感呢?
有了矛盾,不要一味责怪大宝
当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二胎家长一定不要质问大宝,弟弟或妹妹怎么哭了?
或者带着审问的语气问孩子:你是不是又欺负弟弟或妹妹了?
正确的询问方式应该是,口气是担心但却温柔地问:“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让孩子自己开口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再去做判断。而且,有时家长的态度“柔”,更能克孩子的“熊”。
不要相互比较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家长一定不要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在大宝面前夸二宝,在二宝面前夸大宝,这样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却只能打击两个孩子,而且,会让他们彼此之间有间隙,甚至嫌弃对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孩子之间,通过合作游戏,强调他们在一起合作的力量,帮助孩子意识到,团结才能创造更多可能,生活才更有趣。
给两个孩子不同形式的爱
因为年龄的差别或者性别不同,大宝和二宝对爱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二宝因为年龄比较小,可能只需要生活上的照顾,而大宝因为年龄大,更需要家长全身心的精神陪伴。所以,家长应尽量多抽出时间,去陪大宝做他乐意做的事。
偶尔我们也可以赋予大宝一些“权利”,比如告诉大宝,弟弟或妹妹是你“士兵”,你要领导他,也要保护他,从而激发大宝的责任心。
不管大宝多大,二胎家长对待两个孩子,也尽量要一碗水端平,甚至,在大宝处于叛逆期的时候,要更加顾及大宝的情绪。大宝只有在得到了足够的爱,有了安全感以后,才会有爱去疼爱弟弟或妹妹。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在实施之前,二胎家长们只有做到,看到并接纳大宝的“嫉妒心”,才会起到最大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