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县张氏三十五支简介2
17、普兴公支系
始迁祖张普兴公,祖居江西饶州。元末,被徐寿辉所陷,迁湖始祖普兴公(又称:上久公)从江西彭泽小姑洑只身渡江北上至太湖北乡(寺前)赤滩保(王畈)鸡笼尖山下落户 。清河郡,务本堂, 祖祠兴建于清嘉庆年间并同修首修谱,一九九六年已五修宗谱;支下散居黄岗、寺前王畈张家岭、汤泉乡朱湾村(下头张家),约600谱丁人。另有部分宗亲迁江西、浙江、陕西。本支宗派为:普妙友永道,齐家从礼义,先绍延万元,治国举贤良,如成立宗枝,文学开隆运,大鸿广应世,英才庆寿昌。
18、千十八公支系
始迁祖张千十八公,由江西都昌迁湖邑山龙方州,至今已繁衍20余代约4000余谱丁人。人口分布在河南、江西、陕西、湖北等地。清河郡,百忍堂。本支宗派为:绍金成必启,发兴万世昌,名同山海永,德配天地长。新派:大道齐治国,安邦定太平,温启恭俭让,光裕振家声。九六年完成了第三届族谱的续修。
19、乾公支系
始迁祖张乾公,号元贞,宋中叶由河南汝阳县,从高宗南渡以武功加封镇安侯,遂落籍湖晋熙,为本支太湖开基祖。清河郡,百忍堂,目前传三十余代,人丁兴旺,近4500谱丁人,主要分布在太湖县晋熙镇 、新仓镇、寺前镇、天华镇、刘畈乡、牛镇镇、弥陀镇、城西乡、望江县、岳西县、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口县、武宁县、婺源县,陕西省安康市、商南县、镇安县等地。二0一四年成立了宗亲联谊会,并成立了文化研究室,二0一七年又成立了慈善基金会等。本支字派:乾久振龙,本明霞斋,子干绍大,仕文延祥,如道祚盛,世康衢仁,恩(让)崇(兴)国(家)泰(业)显达继,芳声甲第,名贤起隆,昌厚德成
20、潜胜公支系
始迁祖张潜胜公,自明至今传 10 余代,子孙众多,人丁兴旺,已达600余谱丁人,主要分布在城西山龙,大石西湖村。自民国八年修谱以来,时隔85 年未修,跨两个世纪,2004年族人克服困难完成了族谱的续修,堂号为:“百忍堂”本支派行:翼其必欲祚应启,世发之家传学志,正大光明天赐福,恭直勤俭永兴隆。
21、荣三公支系
迁湖始祖修德公,字肇隆,荣三公之子,贡士,明成化三年任瑞洲同知,暨满境乱,公解组归田,偕家属迁至太湖晋熙镇章华冲巷口岭,后迁出。堂号为:“庸德堂” ,据七修统计,本县 230 谱丁人,望江、霍山,休宁等约 220 余人。迁至陕西、江西、湖北、四川、北京的均失联。2015 年完成了族谱的七修。宗派:修身守法清,显士思元贞;传家时义训,世隆仁厚宏;道德从先祖,诗书乐大成;圣朝兴学校,昭代启文明。
22、荣五公支系
源流:挥公…良公…士昌公→筮公→诜公→顺十五公→百八十二公→百俊公→进一公→永炽公→华一公一荣五公…………
迁湖始祖:荣五公、字元辅,号光耀。公世居都昌山田、竹林园。元末汉主陈友谅与明太祖朱元璋大战潘阳湖,山田一带尽为战场,为避兵乱,于明初迁皖至太湖新仓,见此地山明水秀、逐下居之。赞曰:避乱迁江左 ,居之在此乡,丕基创百代,栾叶荷思光。堂号: 敦文堂。本支现有 1000 余人,分布在:新仓镇:南安、茶园村茶园、转桥村一峰屋等地,小池镇:白庙村张新屋、海甲、张老屋等地,潜山县:黄泥镇,胜利村张山头、竹林窝等地。
陕西、河南、安庆、贵池、泾县、望江等地都有宗亲。宗派字为:荣怀忠孝本 , 居家厚德延,尚士招宏久 ,声闻裕道全,世泽发嘉祥 ,承先有俊良,诗书开甲地 ,继启庆绵长。
23、受一公支
迁湖始祖张受一公,字一枝,发迹于江西鄱阳瓦屑坝。思避冦乱,潜身渡江而抵太湖北乡百罗丘,复迁青石山保七里山张家坂。堂号为“永盛堂”,已八修族谱,现有 500 余谱丁人。源流:士昌公→筮公→诜公→顺十五公→百八十二公→百让公→平一公→受一公→应公→有公......
派行:受应有景伯,永志彦金良,玉正时荣维,发达盛称扬,继世增贤俊,传家重典常,忠信明光大,礼义冠文章,诗书绵甲第,选取耀朝堂,仁德兴邦昌,德泽兆吉祥。
24、四八公支系
始迁祖张四八公,发迹于江西彭泽旧县小孤洑,传二世祖庆五公官至总辖。宋景炎元年辅佐抗元将领傅卓,几经浴血奋战,最终兵败浙江行州。为避元军涂炭,庆五公携家小渡江向上,抵安庆仙田里,后辗转至宿松仪凤李家冲隐居数十年。传五世祖仁三公,仁三公成年之际正值红巾倡乱,盗贼蜂起,罹世多难,五世祖入赘同里邬氏,生六世祖仪四公,至正十年迁居太湖县寺前王畈村。洪武初年,诏海内人户报田地以籍为定,邬氏福三公乏嗣,六世祖因继邬氏为户,籍册丁口皆书张继其籍不继其宗,承其户而未承其祧,也就成了张邬氏复姓。自四八公迄今传 29 代,2000余谱丁人,居住县内外各乡镇,堂号为“孝友堂”。字派为:四庆胜真,仁义信仕,子心良善,载如源以,昌大显允,隆运肇开,文学振启,长发英才,诗书传家,忠贤兴国,广立声名,遵从道德,美全盛举,荣焕光登,经邦济世,政治观成,颂献定安,化昭绵久,懿烈廷扬,嘉谋法守。
25、通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通公由江右山田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皖太湖,始居白沙,继徙花园塔岭(即塔山村),五世孙孟仲公一支抵潜邑卜居古河,再分迁怀邑查家亭。八世孙延芳公自潜迁太湖陶家山,故通公为太、潜、怀邑之始祖。通公经文纬武,官赠游击大将军。子德公累战有功奉,永乐年九月圣旨封德公诰敕功勋袭职文凭,有玉玺印图一颗印内“天子信宝”
四字。通公支系实属清河郡孝友堂,人口主要分布于太、潜、怀三县约2000 多人。族谱于一九九四年八修,九修族谱正在进行中。宗派:平受爵通德,能天孟宗伯;延大甫则南,养学达成名;修齐振合道,传世继先声;源远思贻泽,家祥启俊英;孝忍光祖瑞,礼书裕庭辉。
26、文钦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文钦,字永安。荣阳教授。明代洪武初年由江西鄱阳团山湖迁至太湖县县治所在地,晋熙镇东门街及芭蕉湾一带。今居大石乡东湖村,老城东门街,芭蕉村,弥陀镇真君村,牛镇姜湾,岳西店前,全族现800 余谱丁人。本支糸属清河郡百忍堂,已完成家谱的九修,今年正筹备续修十届家谱。老派字为:文士群臣,齐志同心,永光宗祖,世振家声,诗书继美,甲第联名,敬扬先绪,绍述增荣。新派:三荆宏宇宙,原本万枝青,睦和维孝友,博学起兰英。
27、文通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文通公,讳正三,字大任,号中州。元至大年间由都昌迁河南汝宁府光山县转迁太湖玉望村张家河,距今五百余年。字派为:正秀德成才,志广玉廷张;希尚其忠永,诗书传世本;礼义承先绪,贤良裕后昆;开怀增寿纪,博学建功勋;孝友家声远,清河锦字新。约2100谱丁人,主要分布在百里玉珠的张河,中麦、南山、上麦;花冲村的张湾;雀鸣的张水口等地。孝友堂 宗谱2011年完成九修。
28、文遗公支系
始迁祖张文遗公,乃士昌公后裔,因避元昊乱,由山田迁湖北蕲春张家榜,转迁太湖张家楼,后分居上马石、段家宕(另有一支迁霍山五溪河,多年失联)堂名百忍,其时是四修宗谱,在此期间曾与桐城张英家有联系,现张家楼大门头上还悬着其赠之“三朵莲花”墩为纪。而后五修至九修家乘与文通公支联修,堂名孝友。人口分布在北中镇、百里镇 ,共660余谱丁人。派行为:正秀德成才,志广玉廷张,希尚其忠永,诗书传世本,礼义承先绪,贤良裕后昆,开怀增寿记,博学建功勋,孝友家声远,清河锦字新。
29、怡惠公支系
始祖张怡惠公,1065 年从江西鄱阳湖迁宿松县,支下后裔民国初兄弟二人张口口、张口口到太湖谋生,后居太湖县晋湖村,现有 200 余谱丁人,本支系已八修家谱堂号为“敦睦堂”。派行:怡志传燕翼,义重表横经。圣济时方振,家扬自学文,大世德行广,琴书万代珍,
30、庸公支系
始迁祖张庸公,自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至湖邑之城北,后迁寺前王畈等地。已传21世,约300余谱丁人。部分宗亲迁陕西山阳,安康、商南、湖北郧西,江苏来安、盱台,河南庐氏,江南东流、铜陵等地。五修家谱,堂号为“世业堂”。宗派为:应立基盛,世允克长,光宗耀祖,俊发荣昌
安鄱定国,显忠吉良,家声常振,兆泰宜康。
31、月海公支系
始迁祖张平一公。乾隆五十六年修谱结束,文林郎培庵公有云:前系已六十四世,自当以六十五世续起,今以六十一世平一公另列一世者,以公迁太湖为太、望二邑之始祖,不同前此之分迁各殊支派也,故谨重衍数世,特提一世为平一公。修谱概况:(宋建炎朝鸠修宗谱 明永乐朝鸠修宗谱)康熙37年谱 ,乾隆11年谱 ,乾隆 56 谱,道光5年谱, 咸丰2年谱,光绪5年谱,宜统元年谱,民国29年谱,93年谱,2018谱。堂号为:“鉴录堂”。派行: 开世茂之,嘉景自应,佑正承先,德有馀庆,忠厚传家久,诗书毓泽长,本固枝宜盛,祥符发必昌,学道隆淳治,敦仁肇令名,文章焕唐圣,礼乐定周亲,绍箕裘训子,兰桂复腾芳。2018 年续修家谱收录 3000 多谱丁人,分布在望江鸦滩张山寺;张家下屋,新桥张家老屋,大桥南台寺;太湖张家桅屋及周边几个点;太湖南庄坂,宿松许岭竹林窠、下仓东洪(宿松景荣股与此合修谱)。
32、斋德公支系
始迁祖张斋德公,据乾隆三十四年《张氏宗谱》载“我族乃清河郡,孝友堂张氏一脉,源出清河,系公艺之苗裔,世居豫章,元末明初,我祖伟和与弟伟科、伟香、携届成年的斋德,迁居潜阳之东大堰头,祖伟科公与两个弟弟因不舍故里旧事,返回豫章,尔后,我祖斋德公为避匪患,移居李家岭(今属岳西县田头)定居,至四世永忠公、五世友奉公,迁居太湖黄岗李家洲。乾隆三十四年首修宗谱,二零一八完成族谱的六修。世传衍派字为:斋礼伯永,友文子金,德玉之大,良元会享,英奇超卓,仕庆同登,伦才殿选,克绍家声。斋德公家族自迁潜迁湖迄今六百余年,绵延二十二世,分居太湖以四世永忠、五世友奉父子为开基先祖,家道日兴,族众分布于太湖汤泉乡上黄岗李家洲、泥巴山、崇西岭;八仕畈、薛家岭等地。其间,亦有族人迁浙、陕。太湖居住的约400余谱丁人。数百年来,先祖均以“忠孝传家,诗书继世”为祖训,历经明朝时期的艰辛创业、清代家族的复兴崛起,至今盛世的繁荣昌盛,我们当秉承祖训,团结进取,共创家庭辉煌的明天。
33、道公支系(张刘氏)
始迁祖张道公,本为元末锦衣卫千户,与俩弟建公、逮公同时征讨红巾军,建、逮战殁后举家十九口人战死,唯留八个月严甫公,耳乡人张辛于贼退祸息之后从尸骨狼藉中抱回,后由张公辛苦养大成人,为感激张公养育之恩改为张刘严公,传至今已二十三世,居本地160余谱丁人,另陕西镇安、商南,安徽芜湖、泾县等地也有道公支下人员。本支祖谱第一修为乾隆五十九年,二修为民国三年堂号为“百忍”本支派行为:绍应旺胜兴 永发世相承,忠孝传家远 ,诗书裕后凭。
34、子亨公支系
始迁祖张子亨,自明代洪熙元年由子亨公兄弟五人,从浙江台洲金子山迁至安徽太湖,在小池择九龙之地而居。因时局所迫,兄弟五人分姓仇、马、郑、陈、张。子亨公为幼,乃为我族始祖,从而一脉相承,自成一支,从洪熙 1425 年绵延至今历经 593 年在太湖本地有 194 户,900 多谱丁人,尚有分散在陕西商南、江西彭泽、安徽青阳、宣城等地,300 多谱丁人,共修家谱六届。堂号为:存恕堂 ,辈分派字为:文士光学绪,德行正家邦,有志希先达,敦伦永发祥,明良思喜启,福善定荣昌,国泰兴万世,族盛威名扬。
35、子清公支系
始迁祖张子清公,江右名儒,少精文艺,应试不酬,遂于明正统年间(1436 年)从南昌府进贤县坎头村初迁宿松县又分迁至太湖县徐桥镇好汉凸。三世祖福铭公入赘张门,改陈姓张,故又称张陈氏。堂号为:昭义堂,已修八届族谱,现有 200 余谱丁人,分布在徐桥桃铺、好汉凸,北中花冲村,宿松河塌乡,六安,陕西商洛市、安康市。派行:子上福世文 ,诏汝大一应必兴隆,敬承先泽,教传义方,积善馀庆,言举行扬,德智恭雅,继发宏光。…
17、普兴公支系
始迁祖张普兴公,祖居江西饶州。元末,被徐寿辉所陷,迁湖始祖普兴公(又称:上久公)从江西彭泽小姑洑只身渡江北上至太湖北乡(寺前)赤滩保(王畈)鸡笼尖山下落户 。清河郡,务本堂, 祖祠兴建于清嘉庆年间并同修首修谱,一九九六年已五修宗谱;支下散居黄岗、寺前王畈张家岭、汤泉乡朱湾村(下头张家),约600谱丁人。另有部分宗亲迁江西、浙江、陕西。本支宗派为:普妙友永道,齐家从礼义,先绍延万元,治国举贤良,如成立宗枝,文学开隆运,大鸿广应世,英才庆寿昌。
18、千十八公支系
始迁祖张千十八公,由江西都昌迁湖邑山龙方州,至今已繁衍20余代约4000余谱丁人。人口分布在河南、江西、陕西、湖北等地。清河郡,百忍堂。本支宗派为:绍金成必启,发兴万世昌,名同山海永,德配天地长。新派:大道齐治国,安邦定太平,温启恭俭让,光裕振家声。九六年完成了第三届族谱的续修。
19、乾公支系
始迁祖张乾公,号元贞,宋中叶由河南汝阳县,从高宗南渡以武功加封镇安侯,遂落籍湖晋熙,为本支太湖开基祖。清河郡,百忍堂,目前传三十余代,人丁兴旺,近4500谱丁人,主要分布在太湖县晋熙镇 、新仓镇、寺前镇、天华镇、刘畈乡、牛镇镇、弥陀镇、城西乡、望江县、岳西县、江西省景德镇市、湖口县、武宁县、婺源县,陕西省安康市、商南县、镇安县等地。二0一四年成立了宗亲联谊会,并成立了文化研究室,二0一七年又成立了慈善基金会等。本支字派:乾久振龙,本明霞斋,子干绍大,仕文延祥,如道祚盛,世康衢仁,恩(让)崇(兴)国(家)泰(业)显达继,芳声甲第,名贤起隆,昌厚德成
20、潜胜公支系
始迁祖张潜胜公,自明至今传 10 余代,子孙众多,人丁兴旺,已达600余谱丁人,主要分布在城西山龙,大石西湖村。自民国八年修谱以来,时隔85 年未修,跨两个世纪,2004年族人克服困难完成了族谱的续修,堂号为:“百忍堂”本支派行:翼其必欲祚应启,世发之家传学志,正大光明天赐福,恭直勤俭永兴隆。
21、荣三公支系
迁湖始祖修德公,字肇隆,荣三公之子,贡士,明成化三年任瑞洲同知,暨满境乱,公解组归田,偕家属迁至太湖晋熙镇章华冲巷口岭,后迁出。堂号为:“庸德堂” ,据七修统计,本县 230 谱丁人,望江、霍山,休宁等约 220 余人。迁至陕西、江西、湖北、四川、北京的均失联。2015 年完成了族谱的七修。宗派:修身守法清,显士思元贞;传家时义训,世隆仁厚宏;道德从先祖,诗书乐大成;圣朝兴学校,昭代启文明。
22、荣五公支系
源流:挥公…良公…士昌公→筮公→诜公→顺十五公→百八十二公→百俊公→进一公→永炽公→华一公一荣五公…………
迁湖始祖:荣五公、字元辅,号光耀。公世居都昌山田、竹林园。元末汉主陈友谅与明太祖朱元璋大战潘阳湖,山田一带尽为战场,为避兵乱,于明初迁皖至太湖新仓,见此地山明水秀、逐下居之。赞曰:避乱迁江左 ,居之在此乡,丕基创百代,栾叶荷思光。堂号: 敦文堂。本支现有 1000 余人,分布在:新仓镇:南安、茶园村茶园、转桥村一峰屋等地,小池镇:白庙村张新屋、海甲、张老屋等地,潜山县:黄泥镇,胜利村张山头、竹林窝等地。
陕西、河南、安庆、贵池、泾县、望江等地都有宗亲。宗派字为:荣怀忠孝本 , 居家厚德延,尚士招宏久 ,声闻裕道全,世泽发嘉祥 ,承先有俊良,诗书开甲地 ,继启庆绵长。
23、受一公支
迁湖始祖张受一公,字一枝,发迹于江西鄱阳瓦屑坝。思避冦乱,潜身渡江而抵太湖北乡百罗丘,复迁青石山保七里山张家坂。堂号为“永盛堂”,已八修族谱,现有 500 余谱丁人。源流:士昌公→筮公→诜公→顺十五公→百八十二公→百让公→平一公→受一公→应公→有公......
派行:受应有景伯,永志彦金良,玉正时荣维,发达盛称扬,继世增贤俊,传家重典常,忠信明光大,礼义冠文章,诗书绵甲第,选取耀朝堂,仁德兴邦昌,德泽兆吉祥。
24、四八公支系
始迁祖张四八公,发迹于江西彭泽旧县小孤洑,传二世祖庆五公官至总辖。宋景炎元年辅佐抗元将领傅卓,几经浴血奋战,最终兵败浙江行州。为避元军涂炭,庆五公携家小渡江向上,抵安庆仙田里,后辗转至宿松仪凤李家冲隐居数十年。传五世祖仁三公,仁三公成年之际正值红巾倡乱,盗贼蜂起,罹世多难,五世祖入赘同里邬氏,生六世祖仪四公,至正十年迁居太湖县寺前王畈村。洪武初年,诏海内人户报田地以籍为定,邬氏福三公乏嗣,六世祖因继邬氏为户,籍册丁口皆书张继其籍不继其宗,承其户而未承其祧,也就成了张邬氏复姓。自四八公迄今传 29 代,2000余谱丁人,居住县内外各乡镇,堂号为“孝友堂”。字派为:四庆胜真,仁义信仕,子心良善,载如源以,昌大显允,隆运肇开,文学振启,长发英才,诗书传家,忠贤兴国,广立声名,遵从道德,美全盛举,荣焕光登,经邦济世,政治观成,颂献定安,化昭绵久,懿烈廷扬,嘉谋法守。
25、通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通公由江右山田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皖太湖,始居白沙,继徙花园塔岭(即塔山村),五世孙孟仲公一支抵潜邑卜居古河,再分迁怀邑查家亭。八世孙延芳公自潜迁太湖陶家山,故通公为太、潜、怀邑之始祖。通公经文纬武,官赠游击大将军。子德公累战有功奉,永乐年九月圣旨封德公诰敕功勋袭职文凭,有玉玺印图一颗印内“天子信宝”
四字。通公支系实属清河郡孝友堂,人口主要分布于太、潜、怀三县约2000 多人。族谱于一九九四年八修,九修族谱正在进行中。宗派:平受爵通德,能天孟宗伯;延大甫则南,养学达成名;修齐振合道,传世继先声;源远思贻泽,家祥启俊英;孝忍光祖瑞,礼书裕庭辉。
26、文钦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文钦,字永安。荣阳教授。明代洪武初年由江西鄱阳团山湖迁至太湖县县治所在地,晋熙镇东门街及芭蕉湾一带。今居大石乡东湖村,老城东门街,芭蕉村,弥陀镇真君村,牛镇姜湾,岳西店前,全族现800 余谱丁人。本支糸属清河郡百忍堂,已完成家谱的九修,今年正筹备续修十届家谱。老派字为:文士群臣,齐志同心,永光宗祖,世振家声,诗书继美,甲第联名,敬扬先绪,绍述增荣。新派:三荆宏宇宙,原本万枝青,睦和维孝友,博学起兰英。
27、文通公支系
迁湖始祖张文通公,讳正三,字大任,号中州。元至大年间由都昌迁河南汝宁府光山县转迁太湖玉望村张家河,距今五百余年。字派为:正秀德成才,志广玉廷张;希尚其忠永,诗书传世本;礼义承先绪,贤良裕后昆;开怀增寿纪,博学建功勋;孝友家声远,清河锦字新。约2100谱丁人,主要分布在百里玉珠的张河,中麦、南山、上麦;花冲村的张湾;雀鸣的张水口等地。孝友堂 宗谱2011年完成九修。
28、文遗公支系
始迁祖张文遗公,乃士昌公后裔,因避元昊乱,由山田迁湖北蕲春张家榜,转迁太湖张家楼,后分居上马石、段家宕(另有一支迁霍山五溪河,多年失联)堂名百忍,其时是四修宗谱,在此期间曾与桐城张英家有联系,现张家楼大门头上还悬着其赠之“三朵莲花”墩为纪。而后五修至九修家乘与文通公支联修,堂名孝友。人口分布在北中镇、百里镇 ,共660余谱丁人。派行为:正秀德成才,志广玉廷张,希尚其忠永,诗书传世本,礼义承先绪,贤良裕后昆,开怀增寿记,博学建功勋,孝友家声远,清河锦字新。
29、怡惠公支系
始祖张怡惠公,1065 年从江西鄱阳湖迁宿松县,支下后裔民国初兄弟二人张口口、张口口到太湖谋生,后居太湖县晋湖村,现有 200 余谱丁人,本支系已八修家谱堂号为“敦睦堂”。派行:怡志传燕翼,义重表横经。圣济时方振,家扬自学文,大世德行广,琴书万代珍,
30、庸公支系
始迁祖张庸公,自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至湖邑之城北,后迁寺前王畈等地。已传21世,约300余谱丁人。部分宗亲迁陕西山阳,安康、商南、湖北郧西,江苏来安、盱台,河南庐氏,江南东流、铜陵等地。五修家谱,堂号为“世业堂”。宗派为:应立基盛,世允克长,光宗耀祖,俊发荣昌
安鄱定国,显忠吉良,家声常振,兆泰宜康。
31、月海公支系
始迁祖张平一公。乾隆五十六年修谱结束,文林郎培庵公有云:前系已六十四世,自当以六十五世续起,今以六十一世平一公另列一世者,以公迁太湖为太、望二邑之始祖,不同前此之分迁各殊支派也,故谨重衍数世,特提一世为平一公。修谱概况:(宋建炎朝鸠修宗谱 明永乐朝鸠修宗谱)康熙37年谱 ,乾隆11年谱 ,乾隆 56 谱,道光5年谱, 咸丰2年谱,光绪5年谱,宜统元年谱,民国29年谱,93年谱,2018谱。堂号为:“鉴录堂”。派行: 开世茂之,嘉景自应,佑正承先,德有馀庆,忠厚传家久,诗书毓泽长,本固枝宜盛,祥符发必昌,学道隆淳治,敦仁肇令名,文章焕唐圣,礼乐定周亲,绍箕裘训子,兰桂复腾芳。2018 年续修家谱收录 3000 多谱丁人,分布在望江鸦滩张山寺;张家下屋,新桥张家老屋,大桥南台寺;太湖张家桅屋及周边几个点;太湖南庄坂,宿松许岭竹林窠、下仓东洪(宿松景荣股与此合修谱)。
32、斋德公支系
始迁祖张斋德公,据乾隆三十四年《张氏宗谱》载“我族乃清河郡,孝友堂张氏一脉,源出清河,系公艺之苗裔,世居豫章,元末明初,我祖伟和与弟伟科、伟香、携届成年的斋德,迁居潜阳之东大堰头,祖伟科公与两个弟弟因不舍故里旧事,返回豫章,尔后,我祖斋德公为避匪患,移居李家岭(今属岳西县田头)定居,至四世永忠公、五世友奉公,迁居太湖黄岗李家洲。乾隆三十四年首修宗谱,二零一八完成族谱的六修。世传衍派字为:斋礼伯永,友文子金,德玉之大,良元会享,英奇超卓,仕庆同登,伦才殿选,克绍家声。斋德公家族自迁潜迁湖迄今六百余年,绵延二十二世,分居太湖以四世永忠、五世友奉父子为开基先祖,家道日兴,族众分布于太湖汤泉乡上黄岗李家洲、泥巴山、崇西岭;八仕畈、薛家岭等地。其间,亦有族人迁浙、陕。太湖居住的约400余谱丁人。数百年来,先祖均以“忠孝传家,诗书继世”为祖训,历经明朝时期的艰辛创业、清代家族的复兴崛起,至今盛世的繁荣昌盛,我们当秉承祖训,团结进取,共创家庭辉煌的明天。
33、道公支系(张刘氏)
始迁祖张道公,本为元末锦衣卫千户,与俩弟建公、逮公同时征讨红巾军,建、逮战殁后举家十九口人战死,唯留八个月严甫公,耳乡人张辛于贼退祸息之后从尸骨狼藉中抱回,后由张公辛苦养大成人,为感激张公养育之恩改为张刘严公,传至今已二十三世,居本地160余谱丁人,另陕西镇安、商南,安徽芜湖、泾县等地也有道公支下人员。本支祖谱第一修为乾隆五十九年,二修为民国三年堂号为“百忍”本支派行为:绍应旺胜兴 永发世相承,忠孝传家远 ,诗书裕后凭。
34、子亨公支系
始迁祖张子亨,自明代洪熙元年由子亨公兄弟五人,从浙江台洲金子山迁至安徽太湖,在小池择九龙之地而居。因时局所迫,兄弟五人分姓仇、马、郑、陈、张。子亨公为幼,乃为我族始祖,从而一脉相承,自成一支,从洪熙 1425 年绵延至今历经 593 年在太湖本地有 194 户,900 多谱丁人,尚有分散在陕西商南、江西彭泽、安徽青阳、宣城等地,300 多谱丁人,共修家谱六届。堂号为:存恕堂 ,辈分派字为:文士光学绪,德行正家邦,有志希先达,敦伦永发祥,明良思喜启,福善定荣昌,国泰兴万世,族盛威名扬。
35、子清公支系
始迁祖张子清公,江右名儒,少精文艺,应试不酬,遂于明正统年间(1436 年)从南昌府进贤县坎头村初迁宿松县又分迁至太湖县徐桥镇好汉凸。三世祖福铭公入赘张门,改陈姓张,故又称张陈氏。堂号为:昭义堂,已修八届族谱,现有 200 余谱丁人,分布在徐桥桃铺、好汉凸,北中花冲村,宿松河塌乡,六安,陕西商洛市、安康市。派行:子上福世文 ,诏汝大一应必兴隆,敬承先泽,教传义方,积善馀庆,言举行扬,德智恭雅,继发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