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隋初另建新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是因为汉长安城从西汉初年修建,至隋已近800年之久,屡经战乱,破坏严重。晋代潘岳《关中记》载:长安城“宫殿台观,高下罗列,千有余区。及王莽更坏,赤眉残破,西京宫阙,半为禾黍。又变乱迭乘,氐羌窃据,以及西魏后周之际,虽数有增饰,而前规未逮”。《隋书》记载:“此城从汉,雕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因此,郑樵说:杨坚“以汉长安故城汉来旧邑,年代既久,凋敝实多,又制度狭小,不称皇居,乃作新都于龙首山”。《两京记》亦载:“帝(隋文帝)以长安故城,汉来旧邑,宫宇蠹朽,谋欲迁都。”显然,旧都已经无法适应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作为国都的需要。这是营建新都的主要原因。
其二,是因为汉长安城北临渭水,距渭河较近,渭水不断南移,随时有水涝灾害的危险。《隋唐嘉话》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甚至有术士解释说,洪水就是李渊,这显然是附会。如果说洪水没城指李渊灭隋,那么都城南迁又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