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跨境电商体验店落地时众多看好的声音相比,跨境电商体验店着实低调许多。北京商报记者近日重访北京多家跨境电商体验店,其发展状态不尽如人意,门店体验感有限、引流能力有限等都是共性问题。在走访中,记者独家了解到,生鲜跨境电商鲜life已撤掉崇文门新世界百货的门店,另一跨境电商品牌美市库也关停了在西四环的体验店。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体验店试水将近一年,这些变动是行业发展必经的调整期。两体验店关店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独家获悉,鲜life此前开在崇文门新世界百货的门店已经撤离,此外位于西四环北路的美市库线下体验店也已经撤店。与美市库同在一栋楼的金泰海博大酒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店内的客流并不多,有时候住店客人询问附近哪里可以逛时他们也会提一提。而对于崇文门新世界百货的鲜life门店,新世界百货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门店营业时,客流也较少。且在今年初,就曾有消息曝出鲜life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在天虹商场国展店地下一层,美市库则开出了一家保税直购店。店内商品均可直接购买,偌大的超市尽管消费者并不多,但相比较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的跨境电商体验店要稍微好一些。而在蓝色港湾五棵松店记者看到,尽管整个蓝色港湾五棵松店楼上的品牌门店人气都不高,但负一楼的中国(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食品区域和母婴区域的消费者却比较多。在人气同样不高的天虹商场国展店,负一层的美市库直购中心也有不少市民在选购商品。业内人士坦言,“实体要有实体的功能,消费者能看到实物,能够买到实物”。同时拥有体验展示板块和进口商品销售两个板块的燕莎奥莱跨港通平行进口商品直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实际经营当中,体验展示板块也较弱,休闲食品、日化、生鲜、酒水是消费主力。进行理性调整 除了上述关店调整的情况,在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走访北京的几家跨境电商体验店时,到店的消费者都极少,帕西姆德国商品展示中心和聚优澳品的线下体验店甚至开在机场北线的天竺综合保税区新区内,不仅目的性明确的消费者少,连工作人员也极少。店内的工作人员甚至坦言,开店也是配合政策需要,门店租金非常低,平时基本上也没有客人。 对于当前跨境电商体验店发展的这种现状,跨港通一位高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了上述的特殊情况,跨境电商体验店普遍面临着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产品种类不丰富;二是价格高高在上,不够亲民;或者是做到了以上两点,但牺牲了门店的利润。但他也介绍,事实上跨境电商落地之后,企业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研究新的落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