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奇思怪想脑袋的水泉
文/苏惠昭(文字工作者)
声音泄露心情。电话那一头,水泉用像闷在棉被里的声音说话,如同在宣告:「我现在心情不太好。」
她承认当下心情确实处在低荡的状态,要拔两颗智齿,担心枫叶鼠阿毛的状况,正在写的《银色域》第二册,写到三万多字,发现越写越严肃,第一部《银色域:坠梦》(春天)的明亮、搞笑都不见了,书里的主要角色西宫幻、伊兰提安、希那提斯也暂时消失了,她不得不记取从《风动鸣》系列得到的教训,「很多人说这本不好看,那本比较好看,都是用好不好笑做标准。读者就只喜欢轻松好笑的东西,网路上的舆论经常又毒又狠,也有来自别家作者的攻击,这很打击我,严重影响了我的情绪。」
读者想要轻松好笑,但水泉希望创作一种带著忧伤,全然抽离恐怖元素,但必有绝世美男子的「少女奇幻」。
於是在「风动鸣」系列二十册全部出齐,《银色域:坠梦》甫出版之际,水泉陷入「对写小说变得冷漠」的低潮,以及「我要怎样才能一直写下去?」的困顿。
「一直写下去」是辅大哲学系三年级的水泉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我从来没想过要上班」,但她到底是要一成不变以留住原来的读者,或者带领读者一起成长?一起成长的读者又是否终究也会有新的选择,弃她而去?水泉的忧思漫漶一-如她为部落格起的名字:「在黑水蔓延之地」。
从前她没有起过这样的烦恼,那个「从前」,需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说起。
小学四年级,那时候水泉叫苏嘉敏,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和她同名不同姓,老师喊那位同学「嘉敏」,对她则直呼「苏嘉敏」。苏嘉敏天生和人有距离,那不是她所希望的,但觉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不知从何努力,其实也不想努力在人际上,倒是脑中有一堆奇奇怪怪的故事飞来飞去,非写下来不可。
十一岁不到,《银色域》,一个关於神、神使与魔族的故事在那时候就萌芽了,并且展开各种变化,远远在《哈利波特》《魔戒》入侵台湾之前。
「说故事」确实是与生俱有的禀赋,苏嘉敏从来不是嗜书如命的儿童,正常的小孩看什麼动漫她就看什麼,长大后也没有特别手不释卷,应该说,符合她口味的小说极少,缺乏帅哥的故事吸引不了她,英美翻译书几乎不看,日本奇幻或推理「描写太多细节」也不喜欢,「因为剧情比较重要」,高中虽然加入漫画研究社,多半在和人哈拉,也没怎麼影响她的创作。
「我讨厌查资料,不爱写需要考证的东西」,於是她徒手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庞大的奇幻宇宙,一切都发生在脑袋中,让故事自去繁衍故事,角色自去孕生角色,不需要他人的创作牵引,也不需要依赖知识,文字风格则自成一派,这样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写到国中,又写进了松山高中,「上高中以后更严重」,当时的状况是上课写、下课写,小考的时候也写,完全不想停下来,整个人彷佛幻化成一部自动自发的创作机器。
高一升高二,第一部小说《风动鸣》终於正式出版,「水泉」降生人间,但水泉当时并不知《风动鸣》将会在五年后发展到二十册,后来又成立拥有两万多名会员的「风动鸣家族」。她自认为「后面写得比前面好」,对最先前出版的五册《风动鸣》本部则「深感羞愧」,但「不读本部又无法衔接后面的故事」,水泉深知自己将一直与这个无解的困境战斗。
成为奇幻小说家水泉的苏嘉敏提早进入大人的世界,一个计算与斗争的世界,扣掉写小说这件事,水泉对自我的认知是「一个无趣的女人,很遵守学校规定,放不开」,创作让水泉沉浸在她所创造的宇宙。她不喜欢说话,不爱出门,不想拍照,不擅与人相处,这些事情她都可以因为创作而闪开,创作以外,她常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枚误闯地球的外星人,过著一种非典型、不正常的大学生生活,所遗失的东西包括社团活动、校际联谊、学伴游戏……还有天真,当然会有人问起她为何不写「身边」的校园、自己或朋友的故事,全然不知水泉「校园经验苍白贫乏」,「而且除了奇幻」,水泉说:「我从来不想跨到其它类型,没有办法写以现实社会为背景的小说,又不喜欢别人指点我该怎样写小说。」
水泉继续解释「指点写作」这件事:「如果是我已经知道的,就无须指点;如果是我做不到的,指点也没有用,我从来不想特别再学习什麼。」
关於「对写小说变得冷漠」,水泉已经想到破解之道,她回想把活页纸夹在课本中假装抄笔记实则疯狂写作的国、高中时期,显然问题出在电脑,於是就在这一阵,她重新回到以纸笔写作的「古时候」,果然作者和作品之间的那种一体感又逐渐回来了!
就靠著自己,一颗充满奇思怪想的脑袋,水泉打算继续徒手创造奇幻宇宙,宇宙的奇幻。
文/苏惠昭(文字工作者)
声音泄露心情。电话那一头,水泉用像闷在棉被里的声音说话,如同在宣告:「我现在心情不太好。」
她承认当下心情确实处在低荡的状态,要拔两颗智齿,担心枫叶鼠阿毛的状况,正在写的《银色域》第二册,写到三万多字,发现越写越严肃,第一部《银色域:坠梦》(春天)的明亮、搞笑都不见了,书里的主要角色西宫幻、伊兰提安、希那提斯也暂时消失了,她不得不记取从《风动鸣》系列得到的教训,「很多人说这本不好看,那本比较好看,都是用好不好笑做标准。读者就只喜欢轻松好笑的东西,网路上的舆论经常又毒又狠,也有来自别家作者的攻击,这很打击我,严重影响了我的情绪。」
读者想要轻松好笑,但水泉希望创作一种带著忧伤,全然抽离恐怖元素,但必有绝世美男子的「少女奇幻」。
於是在「风动鸣」系列二十册全部出齐,《银色域:坠梦》甫出版之际,水泉陷入「对写小说变得冷漠」的低潮,以及「我要怎样才能一直写下去?」的困顿。
「一直写下去」是辅大哲学系三年级的水泉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我从来没想过要上班」,但她到底是要一成不变以留住原来的读者,或者带领读者一起成长?一起成长的读者又是否终究也会有新的选择,弃她而去?水泉的忧思漫漶一-如她为部落格起的名字:「在黑水蔓延之地」。
从前她没有起过这样的烦恼,那个「从前」,需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说起。
小学四年级,那时候水泉叫苏嘉敏,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和她同名不同姓,老师喊那位同学「嘉敏」,对她则直呼「苏嘉敏」。苏嘉敏天生和人有距离,那不是她所希望的,但觉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不知从何努力,其实也不想努力在人际上,倒是脑中有一堆奇奇怪怪的故事飞来飞去,非写下来不可。
十一岁不到,《银色域》,一个关於神、神使与魔族的故事在那时候就萌芽了,并且展开各种变化,远远在《哈利波特》《魔戒》入侵台湾之前。
「说故事」确实是与生俱有的禀赋,苏嘉敏从来不是嗜书如命的儿童,正常的小孩看什麼动漫她就看什麼,长大后也没有特别手不释卷,应该说,符合她口味的小说极少,缺乏帅哥的故事吸引不了她,英美翻译书几乎不看,日本奇幻或推理「描写太多细节」也不喜欢,「因为剧情比较重要」,高中虽然加入漫画研究社,多半在和人哈拉,也没怎麼影响她的创作。
「我讨厌查资料,不爱写需要考证的东西」,於是她徒手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庞大的奇幻宇宙,一切都发生在脑袋中,让故事自去繁衍故事,角色自去孕生角色,不需要他人的创作牵引,也不需要依赖知识,文字风格则自成一派,这样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写到国中,又写进了松山高中,「上高中以后更严重」,当时的状况是上课写、下课写,小考的时候也写,完全不想停下来,整个人彷佛幻化成一部自动自发的创作机器。
高一升高二,第一部小说《风动鸣》终於正式出版,「水泉」降生人间,但水泉当时并不知《风动鸣》将会在五年后发展到二十册,后来又成立拥有两万多名会员的「风动鸣家族」。她自认为「后面写得比前面好」,对最先前出版的五册《风动鸣》本部则「深感羞愧」,但「不读本部又无法衔接后面的故事」,水泉深知自己将一直与这个无解的困境战斗。
成为奇幻小说家水泉的苏嘉敏提早进入大人的世界,一个计算与斗争的世界,扣掉写小说这件事,水泉对自我的认知是「一个无趣的女人,很遵守学校规定,放不开」,创作让水泉沉浸在她所创造的宇宙。她不喜欢说话,不爱出门,不想拍照,不擅与人相处,这些事情她都可以因为创作而闪开,创作以外,她常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枚误闯地球的外星人,过著一种非典型、不正常的大学生生活,所遗失的东西包括社团活动、校际联谊、学伴游戏……还有天真,当然会有人问起她为何不写「身边」的校园、自己或朋友的故事,全然不知水泉「校园经验苍白贫乏」,「而且除了奇幻」,水泉说:「我从来不想跨到其它类型,没有办法写以现实社会为背景的小说,又不喜欢别人指点我该怎样写小说。」
水泉继续解释「指点写作」这件事:「如果是我已经知道的,就无须指点;如果是我做不到的,指点也没有用,我从来不想特别再学习什麼。」
关於「对写小说变得冷漠」,水泉已经想到破解之道,她回想把活页纸夹在课本中假装抄笔记实则疯狂写作的国、高中时期,显然问题出在电脑,於是就在这一阵,她重新回到以纸笔写作的「古时候」,果然作者和作品之间的那种一体感又逐渐回来了!
就靠著自己,一颗充满奇思怪想的脑袋,水泉打算继续徒手创造奇幻宇宙,宇宙的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