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吧 关注:30,916贴子:554,542
  • 13回复贴,共1

【迷惑言论】所谓的“郭嘉只是一个谋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9-27 15:06回复
    也懒得多铺垫什么了,简单来说吧,很多史盲嘉黑以及某三字迷最喜欢用的一句反智言论就是:“XXX是称象,XXX能志国,而你郭嘉只不过就是个谋士罢了”,或者在评论郭嘉时总说“郭嘉只是一个谋士”。
    说实话,本人对于此言论感到十分迷惑不解,咱不知道这帮人眼中“谋士”一词究竟是怎么颅内魔改去定义的,反正单看这句话就知道任何一个对历史有常识的人是不会下定义认为郭嘉是以“谋士”为职业的。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9-09-27 15:23
    回复
      写简单点,谋臣首先它不是一个官职,因为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没有一个官职叫做“谋士”。其次谋士它也不是一种职业,因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辈子靠天天大脑飞速运转思考所谓的“奇谋”而谋求生存的。
      所以说,“谋士”、“谋臣”这种称谓只代表一种【状态性称谓】。
      这个词虽然是本人自己发明的,但是意思可以理解为【当时正在做某件事的人】,结合到谋臣、谋士,其实就是【出主意的人】,你听过哪个官职叫出主意的人,亦或是谁的职业就是只出主意不做事吗?那恐怕叫“白日梦想家”吧。
      别的不废话,直接上例子:
      《三国志张飞传》: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三国志程昱传》: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程昱称关羽张飞为万人敌的时候,时任奋武将军,而陈寿在描述程昱却称其为”谋臣“,至于程昱是 什么级别的人物?在曹操刚刚督许,诸事未平的清下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第一批入太祖庙的三个人之一,和夏侯惇、曹仁一个级别的。
      所以时任将军官职,曾都督一方,后为卫尉,几至三公的程昱却被陈寿呼为“谋臣”,这并不是陈寿为了侮辱程昱,贬低程昱,也不是程昱只负责给曹操出主意别的事都不干,而是他是属于帮助曹操策划议事的人之一而已,但并影响他本职的工作。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9-09-27 16:14
      收起回复
        我不想说郭嘉多强,但我也不认为他比谁弱


        IP属地:河北4楼2019-09-27 17:19
        收起回复
          《三国志先主传》: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於会所袭璋。
          《三国志庞统传》: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再以庞统举例,庞统为军师中郎将时,也有一定兵权在手,甚至于庞统的结局也是【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然而庞统依旧被称之为“谋臣”,然而陈寿记载庞统为“谋士”也并非想说明庞统除了颅内GC给刘备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主意外别得什么都不会了,而是庞统是刘备麾下能够言议大事的重要人物。发表言议并不影响他作为军师中郎将的本职工作。


          IP属地:北京5楼2019-09-27 17:29
          回复
            《傅子》:(刘)晔事明皇帝,又大见亲重。、、、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持不可伐蜀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谦谢曰:“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过听,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军之上,臣有微心,不敢不尽言。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
            刘晔也是被杨暨称作为“先帝谋臣”的,这里的先帝指曹叡之父曹丕,刘晔早在黄初元年就担任侍中了,曹丕关于当时的军事行动都曾求访于他。然而正如我们前面说的,刘晔的正经官职是侍中,专门负责在皇帝身边陪侍,处理军国天下要事,并不是能用天天拍脑门琢磨什么“妙计”的人物所能概括的。然而同时刘晔确实是能够参与言议的臣子,所以称之为谋臣也并无不可。
            而比较搞笑得是在明帝曹叡眼里,手握曹魏禁军的中领军杨暨是个【书生】,并且还嘲讽他【焉知兵事】。倒是所谓的“谋臣”侍中刘晔【有胆智】是出了名的,让曹丕、曹叡父子都为之佩服。
            甚至吴国的沈珩出使魏国后评论道“【侍中刘晔,数为贼设奸计,终不久悫】。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我犯,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之。”
            依然是说明了谋臣的作用性是参与言议,但凡作为主要能够依仗议论国家大事的都可以称之为谋士。


            IP属地:北京6楼2019-09-27 17:41
            回复
              《魏书》: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魏氏春秋》:(魏)攸曰:“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公孙)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
              司马彪《战略》:(傅嘏)“昔汉氏历世常患匈奴,【朝臣谋士早朝晏罢】,介胄之将则陈征伐,搢绅之徒咸言和亲,勇奋之士思展搏噬。”
              ——————————————
              《魏书》直接评曰【谋臣将相】,将谋士与武将、宰相并列,并且也不属于文或武任何一方。这就说明了谋臣未必一定要拘束于文臣武臣这种传统定义人群,也与你所处官职没有太大必然联系。
              又如刘虞的部下魏攸提到说“今日天下以您作表率,因此【谋臣爪牙】不能缺少,而公孙瓒文武之才都可以依恃,正好拉拢他”。这里谋臣就显然更偏重于文了,因为公孙瓒统属幽州,有一定治理之才,说明谋臣并不是只是出主意而不能做事。
              再或者傅嘏说“朝臣谋士早朝晏罢”,这里将谋士、朝臣并立,但是同样都是【早朝晏罢】,意即为早上朝,晚退朝,以表勤于议事。证明所谓的“谋士”其实也是同属于大臣之列,而不是纯粹一个幕僚之类的属官身份。


              IP属地:北京7楼2019-09-27 18:05
              回复
                最后回到郭嘉身上,因为郭嘉“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常常参与重大事务言议的军祭酒郭嘉自然是曹操的谋臣、谋士而毫无异议。但这也并不表示郭嘉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他的本职就是军祭酒,《晋书职官志》记载“参掌戎律”即为其工作性质,也就是掌管军中机要(或与军法之类相关?)。但是这与他谋士的暂时身份毫无关系。
                所以,本人最后想说的就是结合以上种种例子,其实理论上来讲任何人都可以称之为谋臣、谋士,并不局限于你什么官职、也无论文武。但是毕竟臣、士以文人居多,而武将多冠之以将军、武将、武臣之类,所以也就慢慢逐渐变成谋臣谋士就是单指文官了。
                我们自然可以称呼郭嘉为曹操的重要谋士、谋臣,然而我们也不能仅仅狭隘的认为到郭嘉【只是】一个给曹操“出主意的人”,那只是他的临时性称谓,他的官职叫做军祭酒。


                IP属地:北京8楼2019-09-27 18: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