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就以秦咸阳城考古为核心组建了渭水考古队,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多座秦国的宫殿遗址,在这些先秦宫殿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壁画、瓦当、画像砖和陶文,从实物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秦国的风土人情。以1979年-1982年在咸阳第三号宫殿出土的壁画为例子,当时经考古队细致查找拼对,能作为标本的共162 块,以及一部分整卷壁画,例如著名的车马出行壁画,秦宫出土壁画大体可区分为人物车骑、车马出行、动植物、台榭建筑等等。
其中,有一卷现存长35厘米,宽28厘米的壁画。据《秦都咸阳考古报告》描述,该壁画“置于一个约38厘米的黑色三角宽带纹之中,画面人体的下肢和马腹色彩已脱落,武士身着戎装,头戴黑色护耳盔帽,乘骑一匹棕红色健马,侧身左臂前伸,手中执弓,右臂向后弯曲,作挽弓下射状,肩背带有三角形黑色佩饰,两旁饰黑色卷云纹,盔帽黑色平涂,弓箭与人体皆用赭红色线勾勒。马作缓行状,头高昂,两耳耸立,马嘴微张,臀部有鞍,下垂有两条柳叶形黑带,似为鞍鞯上的装饰物”,即是一副骑马射猎图。画像中的人并未像之前大堡山秦墓骨雕版胡服胡冠甚至高鼻深目,也就是说,这反映的是秦人射猎之景。
此外,在同一宫殿中还有多处反映马的壁画出土,一马肩倒挂着淡红、浅黑两色相套的柳叶形鞍鞯,马蹄作紫红色,另一马则绘有马头及其胸,马嘴有衔镳……在该处至少出土了七匹马的形象。有专家学者就认为,这反映了一批有关秦国战马训练的场景,至少有一部分是和骑射相关的。
根据考古学家们进一步发掘显示,咸阳秦都第三号宫殿遗址很可能是秦宫的马厩及马政佐官的活动区,自然墙上的车马出行及骑射图皆是与当时秦国战马息息相关的事实。根据测年计算结果,咸阳秦都三号宫殿大致修建于公元前340年,当时赵武灵王才刚刚出生,距离他的胡服骑射还有三十八年之久!(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是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