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言吧 关注:6贴子:795
  • 6回复贴,共1

老子文中的“有和无”用现代名词理解是大概什么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9-09-24 10:03回复
    不故弄玄虚,说俩个角度:
    一、无——时间;有——空间
    我们会觉得空间看得见,体会得到,可以界定,可以测量,所以空间是“有”的极致表现。
    而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中体会,所以是“无”。
    “风物长宜放眼量”就说明了一种认识事物的角度。
    二、无——定性分析;有——定量分析
    文科的大多数学问,其实是一种定性分析为主的内容,包括文化、艺术……
    理科是西方“科学”的基石,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甚至通过定量分析无量……
    换句话说,定性分析就是感性认识;定量分析就是纯理性数据说话。
    但是现代以西方“科学”主导的真理观,是从某种程度上否定感性认识的……但是在事实上,我们知道有很多东西不符合数据推论结果,很显然,我们的“科学”水平,还不足以完全描述这个世界,更预测不了事物发展的轨迹。(数学模型应该是可以完全准确描述变量轨迹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句是并列句,没有褒贬,老子文表达了这是认识天、地、万物的两个角度。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很明显没有只肯定“无”否定“有”,只是“无”的意义往往被人们忽视,所以才在一定篇章,强调了一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器皿、房子都是具体的东西,个人认为在此的“无和有”就是非常纯粹的“无形和有形”。借此来表达引申出来的广义的“无和有”。
    “有”的发展提高了认识能力,但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前提是我们知道自己还存在“无能为力”的领域,这就有了提高的需求和动力;而“无”显然不是“无知无觉”的绝对“无”,只是于我们清晰明了状态“有”的一个相对概念,其实是“不有”。
    正所谓:“觅之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
    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的词汇量对比古代有了极大丰富,自然现代词语的意思也更明确,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意思明确也代表了局限性,所以不可能用现代词语对应古代字词,只能是有核心内涵的一致性。
    综上,我不是说老子文中的“有和无”就是我说的这两个角度,而是说,老子文中“有和无”的概念应该是包含这样的现代名词内涵的。其实抽象与具象有何尝不是无和有的关系。


    IP属地:辽宁3楼2019-09-24 11:03
    回复
      2025-07-23 19:26: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04 22:21
      回复
        小布衣,干吗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24 23:44
        收起回复
          结合有为和无为来看,有就是点,无就是面,有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再怎么跳也跳不出此山,无是神的视角,你我皆凡人,只能以有自得其乐,以无调节心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21 2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