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张扬,80后,洛阳人。艺名:反串黛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从事反串表演五年。反串女装的表演形式,和所表现出的柔美,诠释了来自于他生命中,对于美的所有理解。有人说,他的表演没有浮躁和尘欲,他是以自己的灵魂,演绎一个美丽女人的人生。在《你最有才》选秀节目中,他所演绎的一个个经典女性,深深印刻在每个看过他表演的人们心里。
张扬:用灵魂写就反串的舞者
□ 本刊记者 王苹/文
是舞蹈选择了他
14岁的张扬,有生第一次来到舞蹈练功房。空旷排练厅,环形落地镜子,虽然陌生,却使他有种亲切感,“我一定来过这里,也许是前世记忆?”转身四望,这熟悉感使他恍惚。那一年,他刚上初二。
记忆闸门被打开后,“做个舞者,”成为一生的梦想和追求。但这条路却充满艰辛。
“从未接受过舞蹈训练,骨骼僵硬,”连最基本的劈叉,对他来说都是难事,“手扶把杆,要把动作做到位,老师毫不心慈手软,”把肢体完全打开并保持,这使他大汗淋漓。
“放学后,偷偷学习舞蹈的那半年,跟家人说是去同学家玩儿,”他从练功房出来,把用早餐费积攒的钱,买的舞蹈鞋,练功服都藏在更衣室,“提前一站从公交车上下来,练着舞蹈老师教的‘大跳’回家。”
做为独子,父母已为他安排好了未来方向,“希望我按部就班的读高中,考大学,做个公务员,”孩子从事舞蹈表演,对从未从事艺术行业的张家来说,“是件匪夷所思的事。”
“我只告诉了疼爱我的外婆,”张扬在学习舞蹈半年后,艺校招生,“当考试通知书送到家里,”父母才知道,儿子这半年原来在瞒着他们学跳舞。
“谈判,把他们分开说服,”他具有超越年龄的成熟,使父母意识到,“反对无用,”父母接受了儿子的选择,但并不表示支持。
在艺校接受系统舞蹈训练,对张扬来说,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舞蹈与音乐抚慰了他年少敏感的心灵。虽然所吃的苦,非常人所能忍受,但亦给他带来诸多快乐,“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持久。“
16岁,张扬第一次当老师。
“晚上休息时间,我报班去学习拉丁舞,”出众的悟性,标准的舞姿,使他在一个月后,被聘请为教授形体的老师,“不仅免了我的学费,还付给我报酬。”
从艺校毕业后,张扬来到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进修“舞蹈编导。”
虽然距离梦想又进了一步,但昂贵学费,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张扬,“是迫切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挣学费,他必须要晚上在北京的酒吧演出,自己养活着自己。
那一年,他18岁。舞蹈已经具有形式上的美。他在舞台上,在旋律中,所展现的,是一个在生活中完全不同的自己,“观众的掌声,对我很重要。”
但程式化的表演,却成为他的困扰。
“在欣赏国外芭蕾舞者的表演时,觉得自己已具备相同的轻盈、舒缓,甚至也很优雅,但好像还是缺乏些什么。”
进修结束后,张扬来到新疆,第二次做老师,“那是在一所小学教学生跳舞。”
在当地,他偶然参加一场维族举办的热闹婚礼,“在婚礼上,维族舞蹈所表现出的,从内心流露的快乐,骤然使我找到困惑的根源。”
他突然明白,原来跳舞并非只是动作到位,姿态优雅,“更需要用灵魂去舞,”这对他多年所追求的单纯技巧形式主义,“是一种颠覆。”
倾听心灵而舞蹈
张扬为了培养学生们对舞蹈的想象空间,并不告诉他们该用何种技巧去跳舞,而是放段音乐,“用感受用心去跳舞,”刚开始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小孩子们还不晓得如何表现。”
他告诉学生,“心里怎么想的,就用肢体动作展现,”他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