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吧 关注:9,604贴子:440,006
  • 14回复贴,共1

科普红学流派之争,以及如何理解红楼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了很多人关于红楼梦的辩论,自己也写一些吧,权当抛砖引玉。
红楼梦问世以来,评论颇多,大略分为四大流派。
跟大家科普一下,红楼梦四大流派之争。
红楼梦研究者,一般分四大学派,分别是评论派,索引派,考证派和创作派。
其中考证跟索引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红学史最有名的蔡胡之争,就是这两派的代表。
胡适是考证派的典型代表,致力于考证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成书的时间,以及创作的经过和各种版本。
蔡胡之争的另外一方,就是索引派创始鼻祖蔡元培先生。他认为红楼梦并非是诉说曹雪芹一家之事,是一本政Z小说。
两人由此展开激励讨论,也就是蔡胡之争。蔡胡二公都是大学问家,两人的争论,真可谓是神仙打架。现在我们看看他们都提出了那些观点吧
第一回合
先说说蔡元培先生的观点,他的《石头记索引》发表,在此书中蔡元培先生系统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另外如果有人想看这本书,建议购买1917年商务印刷出版的,其他版本多有删减。)
他认为红楼梦的红映射朱,是前明皇帝的姓氏。故而蔡先生认为,书中多次提到的红,就代表了前明王朝,也就是汉。曹雪芹披阅十载,也是在悼红轩,似有吊明之意。
第一回有说石头记本空空道人改名情僧录,这里的情蔡先生认为是清,也就是满。另外第一回还提到“东鲁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书中十二回,贾瑞照的镜子也是风月宝鉴。古人常有清风明月之说。故而风代表清朝,月代表明朝。最后说一句,雍正年间,就有人因为一句清风不识字,而被砍头的,可见当时也的确有文人,会用一些隐晦词句表达自己政只观点。
蔡先生认为红楼梦开始提到,甄士隐家起火是三月十五,刚好是甲申国变三月崇祯上吊。贾宝玉的假隐射假,宝玉隐射传国玉玺。假的传国玉玺,就是伪帝,所以贾宝玉指代康熙的二儿子废太子胤礽。黛玉映射词人朱竹垞,史湘云隐射陈其年,薛宝钗隐射高士奇。王熙凤隐射余国柱。探春隐射徐建安,妙玉隐射姜西溟,惜春隐射严荪友,宝琴隐射冒辟疆,刘姥姥隐射汤潜庵等。另外还有一些事,与康熙朝相对应。黛玉替宝玉做杏帘在望,隐射张文端与王渔洋之事。元妃省亲,隐射康熙南巡。故而蔡先生,认为红楼梦讲述的就是康熙朝的政只小说,表面上说家政妇德,实际是吊明。
下面说下胡适的观点,胡先生认为看红楼梦,不能只看红楼梦,要用红楼梦之外的书籍考证红楼梦。胡先生首先考证了作者,他指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二中有一条:康熙间,曹练停辟为江宁织造。其子曹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胡先生认为这是红楼梦作者旁证材料的最早记载,从这段文字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乾隆年间文人已经承认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二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实际是孙子)。三大观园是真实存在的,就是袁枚的随园。
接着胡先生又根据四库全书提要,考证了曹寅的身世,曹家兴起于其父曹玺,他做了二十一年江宁织造,曹寅同样也做了二十一江宁织造,他死后长子曹颙做了三年江宁织造,次子曹頫做了十三年江宁织造。曹頫最后被雍正抄家,是不是跟贾家一模一样,刚好都是祖孙四代。所以胡先生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
最后胡先生得出六条结论,
第一, 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第二, 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能诗词。
第三, 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前后
第四, 曹家四次接驾康熙南巡
第五, 红楼梦是曹家被抄家后做红楼梦应该从乾隆初开始,到乾隆三十年左右未完而逝。
第六, 红楼梦是隐去真事的自序。
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后,胡适对蔡元培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太牵强附会。这是第一回合双方都亮出观点。我记得胡适举例刘姥姥的,说要先想到王明阳学派,从王明阳学派想到王夫人,又从王家想到王狗儿祖上,又从王狗儿转到他丈母娘刘姥姥。的确太过牵强了。
第二回合
蔡元培几年后,发表了《对于胡适之先生考证红楼梦之商榷》一文,他首先阐述了自己考证红楼梦的方法,是借鉴了徐柳泉的《郎潜二笔》,对于红楼梦的人物,可以用品性相类,轶事有证,姓名相类三种方法来推断隐射的真实人物,对于说自己牵强附会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除此外,蔡先生认为根据曹雪芹生平断定红楼梦,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曹頫没有当过学政,贾政却在书里当了学政。还有红楼梦真要是曹雪芹自序,很多措辞也太难堪了,例如说贾家,贾宝玉说只有两对石狮子,怕是没有干净的东西了,那有这么骂自己家人的。
最后,他又说,我们应该看红楼梦本身,而不是去看作者本身生平。红楼梦就是说了康熙朝的政只,或许曹雪芹也加入了些曹家的事,那都是细枝末节。
蔡元培此文发表不久,胡适在当年《答蔡孑民先生的商榷》一文中进行了反驳,他指出孽海花这样的历史写实小说,可以才用蔡先生的方法考证,但红楼梦不行。红楼梦之所以被人穿凿附会,正是因为向来研究者都忽略了作者生平这一观点。在文末,胡适写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我期望所有人都如此,尤其是敬爱的蔡先生,从这之后两人之争告一段落。
另外,一个红楼梦老书虫,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至于应该怎么研究红楼梦,个人认为没必要去研究,蔡胡二公的观点可以说都都对,又都错。为什么呢?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的看法和感受,甚至同一个人,每次读红楼梦就会有不同感受。其实,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感觉诗词很美,特别是芙蓉女儿诔,边读边哭。第二次读书爱上了林黛玉,从此迷上了87的林晓旭。第三次读爱上了晴雯。第四次读我已经工作了,发现现实跟红楼梦一样,众生皆苦啊。第五次还没有读完,发现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中有个桃花源,人到中年要不停的清空自我啊。看看小子无知,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每次读都有不同感悟看法,光着感悟看法,你都没有完全领悟,你又何必去深究红楼梦怎么来的呢?
另外,我们应该如何去读红楼梦,以及对待其他版本的态度呢,下面是我一家之言,就是先把红楼梦前八十回读通了,然后在去看其他版本。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爱偷懒,都喜欢看别人发表的总结,这样省心省力,却不知这样容易掉入别人设好的圈套。看红楼梦,一定不要人云亦云,要用心去看。
最后,我说句实话,红楼梦不会有后四十回的版本出现了。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的大结局,这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你把他手臂接好了,反而不能适合所有人的胃口,红楼梦也是,哪怕是曹公复生,补完后四十回,也一定有人不会承认的。
所以红楼梦是一部神书,原作者都不能续写的神书啊!
在说一遍,最后的是个人一家之言,一个读过红楼梦,并且喜欢红楼梦的中年人的一家之言,骂人的,没有读过红楼梦的请不要回复。谢谢!
随便一写便已经晚上四点钟了。红楼梦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又不眠的书啊。


IP属地:广东1楼2019-09-21 04:02回复
    直接贴链接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9-21 06:16
    收起回复
      红学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21 07:08
      收起回复
        大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9-21 17:04
        收起回复
          没有研究过这个诶,真乃大佬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9-21 18:56
          收起回复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还有这么多观点。这让我想起上世纪的科学论战,玻尔、海森堡、泡利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学派量子概率诠释,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人提出的非主流学派决定论诠释,以及后期的统计诠释、随机过程诠释、多世界诠释等等。其实我觉得也谈不上你说的“拉帮结派”,只是一些人“观点相同”,辩论也是为了推动进步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9-22 00:43
            回复
              我站影射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9-22 20:26
              回复
                我想和陈舒宜 放南通哨口风筝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20-02-11 1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