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批评一下襄阳。
因为,襄阳这次“蹭”诸葛亮未遂,还蹭得伤痕累累。
早在几天前,襄阳市计划总投资65亿元的“卧龙古镇”被拆除,工程量约3000万元的仿古建筑被夷为平地。
襄阳“失算”了,能掐会算的诸葛亮也没有帮上忙。
资料显示,“卧龙古镇”是省市重点项目,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毗邻隆中风景区。该项目具有居住、商业、政治、祭祀四大要素,预计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襄阳为什么要用钢筋水泥堆砌一个“卧龙古镇”?
我们要从卧龙镇说起。
原来,卧龙镇也不叫卧龙镇,当地人就叫“泥嘴”或者“泥咀”。
历史上,汉水曾经改道北行,淤泥堆积成了一个泥巴嘴子,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小集镇,当地人称之为“泥嘴”。2001年之前,泥嘴一直属襄阳县管辖。2001年12月,撤县改区,泥嘴镇就跟另外两个镇一起划归襄城区管辖。2002年,襄城区请示上级将泥嘴镇改名为卧龙镇,2003年11月11日获得了湖北省政府的批准。
卧龙镇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仅有“卧龙镇”是不够的,还要有“卧龙古镇”,这样就和诸葛亮的“关系”更密切了。于是,“卧龙古镇”应“景”而生,并且,正好位于襄阳市隆中风景区新大门北侧,与古隆中遥相呼应。
这种做法,有网友称之为“偷换概念”,其用意再简单不过了,就是先搞一个“卧龙镇”,再搞一个“卧龙古镇”,把所谓的古隆中外围文化旅游氛围打造起来。
打造文化旅游氛围也无妨,但也不能造个伪古镇。
古镇的定义,一般是指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襄阳市的“卧龙古镇”,符合这个定义吗?
如今,“卧龙古镇”被拆除了。原因不是它是不是符合古镇定义,而是项目的建设选址影响汉江防洪安全,早在2017年8月就被长江水利委员会叫停。之后,襄阳市有关部门曾多次与长江水利委员沟通协商,经历近两年的僵持,已建成的建筑物最终被全面拆除。
这个结果,与其说是襄阳“失算”,不如说是襄阳个别官员权力的任性的苦果。
印象中,襄阳在“蹭”诸葛亮,“蹭”三国方面,还是有几个套路的。
二十世纪初,是“襄樊市”(今襄阳市)最忙乎的时候。
先忙着改城市的名字。
1950年到2010年,襄阳市还不叫襄阳市,叫襄樊市。但襄阳好像名气更大,郭靖和黄蓉守襄阳,把坚定的信念带到了女儿身上,给女儿起名郭襄,这故事路人皆知。说起三国,襄阳之名更是盖过“襄樊”,诸葛亮少年时有过在襄阳的经历,刘表还在襄阳办公。所以,2010年,襄樊毅然决然地把“襄樊”改成了“襄阳”。在当年的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甚至有关专家建言:不妨将城市名称改为“诸葛亮市”。
看来,襄阳某些人,真想在“诸葛亮”身上吊死。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老百姓叫“襄樊”叫顺了口,至今仍有很多人称“襄阳”为“襄樊”,包括一些媒体公开报道。
“襄樊”改“襄阳”,是“胜算”还是“失算”?我想,还是留给历史说了算。
然后,忙着改教科书。
改教科书的目的是想把诸葛亮躬耕从河南南阳“挪移”到襄阳。
2002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课书《语文》,编入了《隆中对》《出师表》。其中,《出师表》里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注解为“南阳”在“现在襄阳一带”。
这一严重违背历史记载的注解,极为荒唐可笑,误导了下一代青少年,创下了中国史学界、教育界的奇耻大辱。
没多久,襄阳自己“招了”: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释喻的《<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不小心”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这篇报道披露,襄阳为了“改教材”,竟然不惜五次进京“做工作”。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这样,通过改市名,改镇名,改街名,改山名,改教材,造广场,攻关邀请砖家召开研讨会等系列动作,硬是把诸葛亮躬耕地从南阳“挪移”到襄阳。
如今,襄阳又用现代的商业手段打造“卧龙古镇”,更像是一个“寓言”。
诸葛亮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但是,诸葛亮已是1800年前的人,超过了“神算”的有效期,过期失效了。即使,诸葛亮算出了“卧龙古镇”的命运,也不会对古镇造假者“泄露天机”。
常在河边走,终于湿了鞋。
“卧龙古镇”项目上,襄阳终于“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