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称及风格
这套风物志本身可能并无什么含义,然而,当时,戳中我的是这套风物志的名称。(我的种草点总是很奇怪)
逐月,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后世亦有“飞花逐月终有时,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语句,可见逐月这一意象的基调大多是形容男女之情,按照简介来看,其实逐月二字与这件风物志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直到我看到了男性的头部图纸名为“莫离发带”,无论牵强与否,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圆其说了。
而销金则更为明显,如果说逐月二字是南辕北辙,销金便是整件衣服的核心所在了。
销金,一指嵌金色的物品。《宋史·食货志下二》:"京城之销金。衢信之鍮器,醴泉之乐具,皆出於钱。"另还指洒金,敷洒金粉。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经书则造於成都,用碧硾纸销银书之,卷首悉有销金图画。"
在这里,应该是指嵌金色物品,从介绍就看出逐月销金袍的出身是何等地奢华,衣边是金边,更有女性头部图纸“鸣凤金钗”,每处细节都在告知世人我逐月销金袍的雍容华贵。
俗语言:财不外露。逐月销金袍是土豪不假,但它的奢华却是低调的,不至于内敛,却也并没有暴发户式的哗众取宠,同时,它的绒衣设计又保留了燕地的豪放特点。
同样是矜贵,国士华服是文人的清贵出尘,而逐月销金袍则是世家的华贵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