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一:明代洪武年间,曹州城东北十五里赵楼村,有片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黄土岗,到处长满不成材的桑树瘪子,人们便称为“桑篱园”。园子西边住个靠打柴为生的小伙子,名叫赵义。他父母早丧,单身一人。这天傍晚,他进城卖柴买米回来,煮好了香喷喷的小米饭,正要饱餐一顿,忽见门外站着一位拄拐棍、挎要饭篮的老婆婆,满头白发,枯瘦如柴,浑身打颤。赵义忙把她搀进屋里,安坐在矮凳上。然后盛了一碗米饭,双手端到老婆婆面前:“老人家,请用饭。”那老婆婆抬头看了看赵义,激动地热泪盈眶,接过饭碗,头一低“哧溜溜”把一碗米饭全喝完。她一连喝了三碗,才来了精神,慢慢地说道:“俺在恁庄上要了一天饭,家家断了顿揭不开锅,饿得俺头晕眼花。多亏了恁这几碗米饭救了俺。”千恩万谢,告辞而去。赵义往锅里又添了些水,抓了两把干地瓜叶,掺在锅中,点火重新做饭。赵义喝完地瓜叶粥,想到庄上许多人家都断了顿,再也睡不下去了,便到桑篱园砍柴。谁知天黑认不准路,也不知走了多远,忽然看见前面霞光万道,烟雾缭绕。走近一看,原是一座花园。紫葳的牡丹花,白生生的芍药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粉兜兜的玉兰花-——花样繁多,五光十色,色彩新鲜。赵义无心观花,只想砍柴,正要回转,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已经站在面前。只听老婆婆说:“小哥,你还往哪里去?这么多的好花不看,不是冷了栽花人的心么?”赵义急着砍柴,只得说明原因。老婆婆十分同情,说:“天色不早了,你就回去,到天亮也砍不了多少柴。我送你些牡丹花去卖钱吧。”赵义见老婆婆甚是诚恳,便接过花儿,道谢而归。赵义再回来的路上又砍了些柴,直到天亮,也没顾得睡一觉,便担着柴,拿着花,去赶曹州早集。隆冬季节,鲜花本来就少见,一束束鲜艳的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男女老幼争相围观,官府、商人、本地财主,都争相购买。很快,花和柴都卖完了。赵义买了一斗米,怀揣着剩下的三吊钱,高高兴兴回到家,把米分给了乡亲。赵义想:米分了,可这钱应该还给老婆婆,因为老婆婆给的牡丹卖了好价钱。当天晚上,他按照昨天的路,找到那个百花园。老婆婆见赵义如此诚实,十分高兴,说:“ 既然牡丹值钱,我就送你一棵吧。”赵义也不推辞,便拣一棵最好的牡丹,连根带土,抱回家来,栽于门前。赵义栽好牡丹,回屋做饭。一开门,只见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端坐床上,他惊呆了。那姑娘看赵义发愣,便微笑着说:“不要惊奇,小女姓魏名花,母亲见你为人忠诚,把我许配给你。”“这话从何说起?”赵义有些莫名其妙。“再说,也没有定亲之物呀!那女子掩唇笑道:“你不是已经拿了牡丹吗?”赵义看着栽在门外的牡丹,不禁又惊又喜,他回过头来惭愧地说:“我一人还愁着揭不开锅呢,怎能再连累你”,那姑娘笑说道:“既成夫妻,就别提连累了。我这里还带来牡丹花种一包,就撒在桑篱园内,不愁来年没好日子过。可有一条,此事万万不能对别人讲!”。他们夫妻在桑篱园开荒种下牡丹。果然,第二年谷雨时节,桑篱园内开满牡丹,桑篱园变成了牡丹园。村上的人们喜气洋洋,去园内采花卖钱买米买盐,再也不担心挨饿了。曹州牡丹的名声,很快传到京城。皇帝朱元璋要到曹州看花赏景。这年谷雨时节,他带着军师刘伯温,来到桑篱园,看见红、黄、黑、绿、白、蓝、紫、粉八大色牡丹,光彩耀眼,香气袭人,一望无垠,天堂一般,胜过了京城御花园。这朱元璋嫉妒心很强,决不允许百姓胜皇家,于是下令铲除桑篱园的牡丹。圣旨一下,铁锨乱挖。老百姓在一旁心痛得流眼泪。乡亲们忍悲含怒,齐刷刷跪了一大片,高呼“万岁开恩” ,求圣上高抬贵手停铲牡丹。赵义爬到圣辇之前,表示愿将最好的花儿,每年选上一车,送到京城。朱元璋一使眼色,御林军上前一人拧起赵义一只胳膊,扔出花园。赵义老婆魏花,见皇上执意要挖光牡丹,便不顾众人劝阻,推开阻拦的御林军,来到御辇之前,飘飘下拜,说道:“万岁,灭元兴明,造福百姓,是皇上圣意。使上苍感动,降此花园,是皇上的恩德。如今若毁掉花园,不是违背了万岁的本意么? ”问得朱元璋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刘伯温闻听,心中大惊,这穷乡僻壤哪来伶牙俐齿之人?他对魏花滴溜溜审视一遍,心中有了主意。又见朱元璋骑虎难下,便上前奏道:“主公,刚才这位女子说得对,牡丹园确实是村民的命根子,毁了此园有违灭元兴明、为民求福的圣意。俗话说,物贵于缺而不贵多。既然圣上喜爱牡丹,那就挖一棵移到京城御花园里。望圣上施舍圣恩!”跪在地上的村民,齐呼“万岁恩典!”朱元璋顺水推舟,让刘伯温去挑一棵最好的牡丹带走。谁知刘伯温挑花尖刻,偌大的一座牡丹园,竟没一棵中他意的,他不知不觉转到赵义的门前,一眼相中了那棵开紫花的牡丹。大家见保住了牡丹园,都来感谢刘伯温,只有魏花心中叫苦。原来,刘伯温是能掐会算的人,他已看出魏花的底细,如果不带走她,桑篱园将永远胜过御花园。众人面前不好和朱元璋直说,只有暗下毒手。再说魏花见士人挖门前的牡丹,便抹着眼泪对赵义说:“事到如今,我不能不告诉你了,我魏氏牡丹,在寿安山修炼成仙。去年母亲到西天参加花仙会,见村民为人善良,却苦难深重,特别是你抱着饥腹,慷慨献粥。更使她老人家感动,才让我下凡和你一起救济百姓,实望我们夫妻能白头偕老。没想到刘伯温看出根底。他挖花是假,要我是真。我叫他挖走我的身,留下我的根,我只好把腹中婴儿,留在根下了!”说罢,一阵风起,魏花没有了踪影。朱元璋乘上车辇,带走了叶垂花败的那颗紫色牡丹。赵义扑在门前花坑之内,哭得晕了过去。不料,来年春天,在赵义门前牡丹花坑里,又长出一棵紫葳葳的牡丹。那花,开千层,大如盘,一朵花瓣达七百多片。馥香浓郁,飘香十里。村民们知道这是花仙魏花的孩子,便取名“魏紫。” [4]
论点二:魏紫是传统牡丹品种。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论据取自百度,如有错误望指正)
论点二:魏紫是传统牡丹品种。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论据取自百度,如有错误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