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太极吧 关注:122贴子:1,049
  • 6回复贴,共1

慢:太极拳的一大秘密(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新方
六、并非什么事情都是快好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都离不开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佛家叫做“成住坏空”,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所以并非什么事情都是快好。青春永驻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但衰老和死亡来得慢一点,还是可以做到的;而想要慢一点,只有慢运动可以做得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9-09 13:46回复
    现代人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按照这个道理,运动员应该是最健康、最长寿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参加竞技体育造成的伤害事故,占各种伤害事故的三分之一,英国每年运动创伤就达十万人之多,欧美一家保险公司曾调查约五千名已故运动员,许多人在四十到五十岁就得了心脏病,寿命反不如普通人,而死在拳击场上的更是难以计数,许多“拳王”,也免不了自身受到严重损伤,甚至终生残疾。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9-09 13:48
    回复
      2025-05-14 18:06:33
      广告
      于是,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以及“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所谓“静止”、“不动之动”,指的是练气功。这种“静止的运动”,看似很安全,而二十多年的气功热中,发生出偏、走火入魔的人也不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09 13:49
      回复
        故《大成捷要》云:“周天度数,失之太过、不及,必倾危也”。据有关方面统计,当时传世的功法有数千家,但就练功姿势来说,不外站、坐、卧、行四种而已,古人早就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9-09 13:50
        回复
          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不论是剧烈的竞技运动,还是“静止的运动”,都是“失之太过、不及,必倾危也”,只有“无过不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慢动,才是最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老子·十五章》云:“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个“徐”字非常关键,徐就是慢,只有慢动,才能让人体生命衰老、死亡的进程慢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9-09 13:52
          回复
            太极拳创造了慢动的科学方法,集武术技击、中医养生和修道文化之大成而独出机杼,经王武李实现了从早期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科学太极拳的历史转变,集大成而止至善,用于技击则“英雄所向无敌”(王宗岳《太极拳论》),用于养生则“益寿延年不老春”(王宗岳《十三势歌》),用于修道则“渐至从心所欲”(王宗岳《太极拳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9-09 13:53
            回复
              然而,越是真正高级的东西,越不被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人所理解,是完全正常的,现在有人认为太极拳不是武术,就像当年气功热的时候,许多赶时髦练气功的人,认为太极拳不是气功一样,是以《老子·四十一章》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9-09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