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太极吧 关注:122贴子:1,049
  • 3回复贴,共1

慢:太极拳的一大秘密(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新方
二、从拳打两不知,到知人而不为人知
前已述及,人们研究技击规律,由慢向快的追求设有错;而快到一定极限,反过来由快向慢的追求也同样没有错;但追求慢的结果同样是快,而且这个快,比追求快所达到的快更快,这就是太极拳的后发先至,这个认识过程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武林中有句话,叫做“拳打两不知”,是说实战中的双方,如果对技击的客观规律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动作快的一方迅速出击,使对方还没有看清是怎么打的,就被击伤、击倒或击出,看不出动作快的一方有什么破绽,也来不及作出正确的反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9-04 10:32回复
    可是,如果把动作快的一方的出击动作,用摄像机摄录下来慢速播放,就会发现他的破绽。我们在影视片中经常看到的足球等体育比赛的慢镜头,就是这种方法。据《李小龙技击术汇宗》记载,李小龙在研究拳击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买来拳王路易士的比赛纪录片用慢速播放,以看清路易士的步法、手法和训练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9-04 10:33
    回复
      2025-05-14 20:42:20
      广告
      而实际上,至少在眀代以前,中国传统武术对这个技击规律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和把握,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说,“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测者谓之神,俗云拳打不知”。也就是说,已经从“拳打两不知”发展到“拳打不知”。同时,此书提到“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绵张短打就是早期太极拳的一种。戚继光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各家武术,创编了拳经三十二势,是早期太极拳的杰出代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04 10:35
      回复
        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武术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同快不容易看清动作过程一样,慢的动作过程更不容易看清楚,如植物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非常缓慢,人们很难看清楚,从上面提到的“绵张短打”来看,很可能就是一种柔缓的拳术,而在永年流传的早期太极拳就叫做绵拳,是慢练的,在实战中却非常厉害。
        到了武禹襄发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中国传统武术对技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已经完全从必然中获得自由,今天我们看到的太极拳的慢,就是这样一种“英雄所向无敌”的具体表现,其间经历了从“拳打两不知”到“拳打不知”,再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发展进程。今天仍有许多人以为太极拳不能实战,恰恰说明这种慢,使人们很难真正了解太极拳的内在实质,使得太极拳能够永葆实战中的独特优势。(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9-04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