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佛法师吧 关注:59贴子:688
  • 2回复贴,共1

当我们讲受想行是滋养意根的因缘。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意入处这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我们讲受想行是滋养意根的因缘。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意入处这组因缘了,那就是另一组因缘的五阴身心活动了。
六组五阴身心活动他们也是有交错影响的。
比如吃了一个橘子子味道不错,吃完了之后,却不断的回味刚才吃橘子的经验,还想要再去吃一个。这里面就有舌根与味境因缘的发生也有意根与法境这组因缘的发生,
但是意根可不可以单独孤立起来概念性的理解其为大脑呢。如果是站在因缘观的角度来看,应当是不可以这么理解的。但是如果是利用生物科学,脑科学来理解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他就是大脑,大脑主宰一切身心活动,这样的解释如果套用在根境因缘生识,根境识缘生受想行这样的法义里去的话,就会让我们形成一个错见,那就是根境因缘生识就有大脑的参与,理由是:没有大脑,别说参与了,也不会有根境因缘生识这件事了。
有这样的认识,其实至始至终对因缘法的理解是在用我们已有的常见思维,过往的学科知识来套用。自我合理化的去解读。虽然有一套看似合理性的解释,也不能说是错的,至少对于生物学家,医学界的人来看是对的。
但不符合因缘法。因缘法他有一个特性就是。看事物,不可以孤立的去把某件事抽离出来看。不可以把意根抽离出来孤立的去解读他就是大脑,
有人会问,那受想行是意根的法境啊,有受想行就一定离不开意根这个因缘。其实话虽没错,但是对于意根来说,法境受想行是滋养意根的因缘,当我们这样去认识的话,就进入到意触入处这组因缘了。那是另一组因缘的事了,意根只能在意触入处这组因缘里。他不会串到其他眼触入处这组因缘里去。也不会串到耳触入处这组因缘里去
要知道引发受想行的因缘是六触。并非意根。
此有故彼有,因缘缘生虽然没有间隔,但这是建立在因缘缘的关系影响的认知下说的,
受想行因缘关系是,缘触生受想行。这样的影响关系下是没有时间间隔的。
比如吃了一个橘子子味道不错,很好吃,就在吃的当下,生起味觉经验的当下就已经在发生情感。认知判断,意志决断等心理活动了,这是没有任何时间间隔的。
吃完了之后,却不断的回味刚才吃橘子的经验,还想要再去吃一个。这里面就有意根与法境这组因缘的发生,因为我们刚才有吃过橘子的这个经验,当我们回味的时候,或者回忆的时候。就是在发生意根与法境的因缘这件事。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的舌受,舌想,舌行,(法境)就是滋养意根的因缘。
法境也只是针对意入处这组因缘来说的。
总之我个人的理解是,不要一看到受想行就立刻想到的是有没有意根的参与,
而是要看到引发受想行的因缘是“触”,并非“意根”
虽然在生物学领域大脑有主导身心活动的功能,但我们不可以用生物学领域知识来套用因缘法。这一点往往正是我们学习因缘法在理解上习惯用的常见思维模式。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看问题的点点滴滴也是这个习惯模式。很根深蒂固了。所以在修因缘观的时候经文经常强调也先修安那般那念,内寂其心。先度越散乱,昏沉盖。就是这个原因。而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习惯性的认知思维范畴来理解因缘法,这样始终会走不出那个迷思。也不会出那个思维模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9-02 15:05回复
    吧主怎么都不上来啊


    IP属地:湖北2楼2019-10-20 07: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