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剑吧 关注:55贴子:8,110

回复:史海钩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趣』
吴三桂是明军将领,手握重兵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陈圆圆本为姑苏名妓,因其美丽而被吴三桂收为宠姬。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攻入北京,掠走了陈圆圆。本想归附李自成的吴三桂一怒之下,转而勾引清兵入关,导致明朝灭亡。典出清代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9-11-17 00:52
回复
    『史趣』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表清白,堵住政敌的恶言诽谤,当众把自己脱光,走进银库清点现银,查清了国库亏空真相。赢得道光皇帝的空前信任。咸丰帝即位后不久,就将大清帝国的五部大权交给了42岁的曾国藩。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9-11-22 00:30
    回复
      『史趣』
      秋香本名林奴儿。她是金陵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但不是唐伯虎,而是苏州的才子陈元超。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20岁。而华太师要比唐伯虎小27岁。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秋香遭遇父母双亡,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后从良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9-11-25 00:35
      回复
        『史趣』
        乾隆下江南时游玩狮子林,在假山里钻来钻去,感觉很有趣,便提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边上陪同的王状元一看,觉得皇帝题出这样三个字,流传后世恐失水准,便向乾隆说:“有”字写的非常好,能不能将这个字赐给我。乾隆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即悟,当下顺水推舟,留下“真趣”二字,便是真趣亭的由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9-11-30 00:22
        回复
          『史趣』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长,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为人足智多谋,但因患瘿疾,颈前长了一个大囊肿,被秦人戏称为“智囊”。“智囊”一词后来逐渐转意,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聪明的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19-12-01 00:09
          回复
            『史趣』
            “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满臣自称“奴才”,不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而汉臣没有这种关系,也就不能称“奴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9-12-03 05:24
            回复
              『史趣』
              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沮丧。其友以珠相赠,劝:“当沙子进入蚌体时,蚌痛,其选择有二:抱怨,包容。蚌选择包容同化,用耐心决心包裹沙粒,滋润粗糙,日久成珠。蚌乃无脊椎动物,无大脑,乃生命极低层次,然以接纳无常成就传世之宝,你又何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9-12-04 00:20
              回复
                『史趣』
                《岳阳楼记》的诞生完全是范仲淹想象的结果,他从未到过此地。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在河南邓州的百花书院,面对老友滕子京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先想景再抒情,继而言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仅面对一幅画就写出传世美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9-12-05 09:26
                回复
                  『史趣』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9-12-06 00:06
                  回复
                    『史趣』
                    回复姓氏,为什么要“免贵”?在夏商周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9-12-12 00:09
                    回复
                      『史趣』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9-12-13 19:35
                      回复
                        『史趣』
                        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则天天授元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9-12-16 00:07
                        回复
                          『史趣』
                          小蛮腰典出有二:一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像杨柳。二说是楚灵王喜欢臣子有细腰,所以大臣都每天只吃一顿饭,上朝前屏住呼吸把腰带束紧,扶墙才能站起来。因当时楚地被视为荆蛮之地,故细腰别称蛮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9-12-17 00:20
                          回复
                            『史趣』
                            南京内城南门墙垛上许多明代的砖头都刻有铭文,记录着造砖人的籍贯名字,这是明朝强制“质量追溯制”的证明,明朝规定不但造砖户有名字,担保人和监理官员也要在砖上刻出名字,一旦日后出现质量问题,一并承担连带责任。在法律上叫“勒刻工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9-12-19 06:25
                            回复
                              『史趣』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9-12-20 0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