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25日
漏签
0
天
思想之剑吧
关注:
55
贴子:
8,110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玩乐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193
回复贴,共
1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思想之剑吧
>0< 加载中...
回复:史海钩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高冷一刻】
★保存最久的蜂蜜
科学家曾经在埃及的金字塔里,发现了距今已有3300年历史的蜂蜜,可以说是保存期限最久的纯蜂蜜了。纯蜂蜜不变质的道理,在于它有很强的抗菌能力,且含水量很低,导致细菌和酵母无法存活。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1楼
2021-03-09 05:55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第一个到美国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是清末的容闳。1854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二十年后,他向曾国藩提议选派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此举获得曾国藩支持,从1872年到1874年,每年政府派出30名幼童赴美留学。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2楼
2021-03-12 06:07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菠菜,本来是两千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蔬菜,它有个别名“波斯草”。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国家纷纷派使者来学习,尼泊尔国也慕名而来,并给唐太宗献上原产于波斯的菠菜种子。从此菠菜在我国开始种植,因为来源于波斯,于是取名“菠菜”。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3楼
2021-03-20 08:19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著名小说家严独鹤去探访一位写白话诗的朋友,适逢朋友不在,严在房里等候时发现书桌上有一首未完稿的白话诗,题为《咏石榴花》,当中一段为:“越开越红的石榴花,红得不能再红了。”严觉得好笑,便提笔接写两句:“越做越白的白话诗,白得不能再白了。”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4楼
2021-03-24 05:09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为了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他大幅提高教师待遇,规定教师每月最高可拿500元,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休假一年赴欧美研修,学校开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身为清华校长,他对自己却很抠,不仅主动放弃校长特权——家里用工的薪资、电话费以及学校免费提供的煤。当他看见家里没钱时,还跟妻子说:“你不是会做糕点吗?做了咱们一起拉出去卖。”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5楼
2021-03-28 06:49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续约时,林燕妮要求金庸涨稿酬,金庸不同意,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跟金庸要求涨钱,金庸还是不同意,说:“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6楼
2021-04-08 05:15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招聘制度最早始于商朝。《孟子·万章》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朝朱健《古今治平略》中也说,汤聘伊尹“此征聘之始也”。也就是说,商汤聘用伊尹,是我国招聘制度的开始。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7楼
2021-04-12 05:55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古人写信,一开始是写在木板上,木板长约一尺,故称“尺牍”,“尺牍”就是古代的书信。为了与“简牍”区别开,人们把作为书信的“尺牍”叫做“检”,在“检”上签字称为“署”,现在的“署名”就由此而来。有的“检”上还有一块凹陷的装饰叫做“函”,这就是今天“信函”“函件”的来源。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8楼
2021-04-16 05:48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递信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部下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伤一兵一将,不战而胜。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69楼
2021-04-22 05:13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我国的象牙雕刻在清代达到鼎盛,但崇信佛教的雍正皇帝对于滥杀大象获取象牙,颇为不忍。雍正十二年四月,他看到各地进贡到宫里的象牙制品越来越多,便颁布旨意说:“我对于日常用具,看重的是朴素实用,不尚华丽工巧。现在用象牙制作的器具越来越大,取材甚多,且耗费人工,奢靡之风由此开启。各地工匠不得制作象牙器具,并禁止购买海外的象牙。”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0楼
2021-04-27 06:06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据说毕加索晚年时,买东西、吃饭都用支票。为什么呢?因为有他的签名,支票变得非常值钱,大家不愿意为了一点点钱去兑现,而是纷纷收藏。毕加索就相当于只消费不花钱。一次,他去一个餐馆吃饭,在纸巾上画了一幅画,依照惯例,这个就可以用来付账了。但服务员问:“你为什么没有签名呢?”他说:“我只是来吃个饭,不是要买你们餐厅。”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1楼
2021-05-01 05:34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朱自清上课最重视学生的笔记,汪曾祺比较懒散,不愿记笔记,后来干脆逃课不上了。文学系主任罗常培很欣赏汪曾祺,想让他毕业后留在西南联大给朱自清当助教,被朱自清断然拒绝。理由就是,这家伙连我的课都不上,怎么能当我的助教。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2楼
2021-05-09 05:52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高冷一刻】
★乱七八糟的来历
乱七八糟这个成语中的“乱七”,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八糟”指的是晋朝时期的“八王之乱”。人们将这两个历史事件连到了一起构成了一句成语。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3楼
2021-05-13 05:12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逸闻】
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楚国子虚出使齐国,拜访齐国的乌有先生,二人竭尽所能夸赞自己国家的强盛与丰饶。这两个人名都是借托的,后来人们就把虚假的、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虚乌有”。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4楼
2021-05-17 05:40
回复
收起回复
心随明月到长堤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史趣』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IP属地:北京
来自
iPhone客户端
175楼
2021-10-08 05:55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谁能帮帮这位吧友解开摩斯密码
1621890
2
俄方停战条件谁敢同意
1228121
3
莫雷加德被逼退成樊振东2.0
1025864
4
曼联成绩不好拿员工开刀
874827
5
美俄在安理会与乌欧对峙
726726
6
解限机测试仅两日就褒姒
657575
7
国家出手治理农村高额彩礼
589104
8
小行星爽约不撞地球了
431572
9
NIP不敌TES惨遭淘汰
376728
10
曼谷大师赛T1零封DRX
331611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