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多了好多新面孔,但是似乎没什么人回到音乐上面去,都在搞周边聊八卦。
我呢没玩过音乐,也不是什么艺术生出身,音乐理论啥的更是没学过,所以一般乐评关于技术方面的探讨我是写不来的,实际上据我了解真正谈论技术是要线下切磋,实践出真知的,纸上谈兵没太大意义。
所以我这里分享的乐评,主要关注的是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的主题、创作的历程、歌词的深意。我相信技巧应该是表达主题的工具,技巧应该服务于音乐的精神内核,而不是我先创造一种前无古人的技巧,然后随便想个主题或者干脆没有主题。当然,有一些专辑通过反抗某些固有的东西来寻求突破,例如The Talking Heads的《Remain In Light》,牛逼得不得了。看似全无主题,其实是有一个“反传统”的精神内核,而且为了表达这个精神内核David Byrne可谓费尽心思,从歌词到编曲到专辑封面,如果简单理解成没有主题那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音乐不能引起人的共鸣,哪怕技巧再高超,我也不喜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最喜欢的卡尔维诺的作品是他早期不太出名的《通往蜘蛛巢的小径》,而对他后期的重要作品像《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提不起兴趣,哪怕他是卡尔维诺后期小说理论研究的核心体现,就是因为我在《蜘蛛巢》里面读到的那种情感在《冬夜》里已经被繁复的叙事技法给取代了,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你也可以说我的审美还停留在浪漫主义时期哈。
待会先放一篇我上周写的,关于今年上半年我最满意的一张专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猜到是哪张
我呢没玩过音乐,也不是什么艺术生出身,音乐理论啥的更是没学过,所以一般乐评关于技术方面的探讨我是写不来的,实际上据我了解真正谈论技术是要线下切磋,实践出真知的,纸上谈兵没太大意义。
所以我这里分享的乐评,主要关注的是音乐背后的故事,音乐的主题、创作的历程、歌词的深意。我相信技巧应该是表达主题的工具,技巧应该服务于音乐的精神内核,而不是我先创造一种前无古人的技巧,然后随便想个主题或者干脆没有主题。当然,有一些专辑通过反抗某些固有的东西来寻求突破,例如The Talking Heads的《Remain In Light》,牛逼得不得了。看似全无主题,其实是有一个“反传统”的精神内核,而且为了表达这个精神内核David Byrne可谓费尽心思,从歌词到编曲到专辑封面,如果简单理解成没有主题那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音乐不能引起人的共鸣,哪怕技巧再高超,我也不喜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最喜欢的卡尔维诺的作品是他早期不太出名的《通往蜘蛛巢的小径》,而对他后期的重要作品像《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提不起兴趣,哪怕他是卡尔维诺后期小说理论研究的核心体现,就是因为我在《蜘蛛巢》里面读到的那种情感在《冬夜》里已经被繁复的叙事技法给取代了,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你也可以说我的审美还停留在浪漫主义时期哈。
待会先放一篇我上周写的,关于今年上半年我最满意的一张专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猜到是哪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