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洺江解读《说文解字》“马”部:“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行。凡马之属皆从马。”《玉篇?马部》:“马,武兽也。”3甲骨文的“马”是象形字,马的头朝上,背朝右,尾朝下,蹄朝左,口张开,长脸长鬓,身躯高大的动物形状。金文的“马”也有眼睛、马鬓、马尾之形,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但小篆与金文和甲骨文相比就不太象形了,却延续了金文里马鬓马尾的特征。马是一种视野宽广并且感觉器官很发达的动物。尤其是记忆力和判断力非常强,方向感准确,善跑善负重。因此在古代比起食马肉,马最重要的作用则是交通运输,狩猎和战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李洺江解读《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即驯服乘坐牛马的意思。4马属较难驯服和控制的动物,所以在六畜中是较晚才被驯养的。李洺江发现晚期的新石器遗址中猪、牛、羊等家畜的遗骨都比马多,但在战国以前的随葬坑中,就常发现马与车一起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