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这个世界的真相 》 第一章 我们为何生于此 第一节 非男非女的身体 第二节 寻找我们的归宿
书画为善2017-07-07
《这个世界的真相 》
[泰]阿姜·查】
第一章
我们为何生于此
第一节 非男非女的身体
这次的雨安居我没什么体力,身体不适,所以就来山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人们来拜访我,我却无法像往常那样接待他们,因为我的声音几乎快昕不见了,气也快耗尽了。这个身体现在还能坐在这里给大家看,可算是一种恩赐了,很快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的气将尽,声音也将消失,像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身体会逐渐衰老而灭去,佛陀称之为灭尽、衰坏。
它们是如何衰灭的?想想一块冰吧,原先它是水,人们把它冷冻后,变成冰,但过了不久,它就融化了。再以像这录音机一样大的冰块为例,你把它放在太阳下,你可以观察它如何消失,人的身体也像这块冰一样,它会渐渐衰坏,不消几分钟,这块冰变成一摊水,这就是所谓的灭尽、衰坏。一切有为法是如此的衰坏、灭尽。长久以来,甚至从一开始就已经如此了。当我们出生时,不可避免地,我们带着与生俱来的老、病、死而来。
现在所有坐在这个大厅里的人,不论比丘、沙弥、男女居士,都将是衰坏的、灭尽的,这一点毫无例外。现在我们的身体是结实的,像坚硬的冰一样,起初是水,后来变成冰,最后又融为水:你可以看到自身的衰坏吗?看看这个身体吧,它每天都在老化,头发在老化,指甲在老化,一切都在老化。你以前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吗?大概比现在小多了,而今已长大成人。随着自然的法则,身体的衰坏就像冰块融化一般,不久就会消失。
一切众生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我们所谓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组合而成。最初,要称它为什么是很难的,而现在我们称之为"人"。我们被它弄糊涂了,说它是男生、女生;给它先生、太太等名称,以便我们能更容易分辨彼此,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人",只有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当它们构成这个已知的形体时,我们称之为"人",如果你深入观察,你会发现四大元素中没有"人"。身体中坚硬的部分,如牙齿、骨头等称为"地大";身体里流动的液体称为"水大";身体里温暖的能量称为“火大”;当风在体内流动时称做"风大"。
在巴蓬寺,我们有一具非男非女的身体,那就是挂在正厅的骷髅,看上去你无法知道它是男人或是女人,人们互问那是男的还是女的骷髅,而最后只是茫然地看着对方。它只是一具骷髅,所有的皮肉都没有了。有些人到了巴蓬寺,当他们走进大厅时,看到那具骷髅就立刻跑出去,他们不忍卒睹,他们害怕,害怕这具骷髅。我想这些人大概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吧,他们惧怕这具骷髅,从不去思考这具骷髅的意义。
即使是年纪大的人看了也害怕,为什么大惊小怪呢?这表示他们对自己完全陌生,不了解自己,也许他们回家后,三四天都无法人眠,而他们一直都和骷髅睡在一起啊!穿衣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做任何事都和它在一起,而他们竟然会害怕。
这表示人们对自己是多么陌生,多可怜啊!他们总是往外看,看树、看别人、看外在的事物,说道:"这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这是短的"、"那是长的"。他们忙着看其他东西,却从不观察自己。老实说,人们真的很可怜,他们没有归依处!
第二节、寻找我们的归宿
在出家仪式中,出家的仪轨提到五种必须学习的禅修法: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有些弟子和受过教育的人,当他们读到出家仪式中的这一部分时,会暗自笑道:"师父到底要教我们什么呢?竟然教我们长久以来就拥有的毛发,他没有必要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费神来教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呢?"。
愚人就是如此,他们认为他们已经看见头发了,我告诉他们,当我说"观看头发"时,我指如实观察它的本质;如实观察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的本质,这就是我所谓的"观看",并非只看表面,而是根据实相来看。它们有没有实体呢?它们是稳固的吗?不是!它们并不漂亮,然而我们却认为漂亮:它们没有实体,而我们却认为它们有实体。
头发、指甲、牙齿、皮肤……人们对这些产生执著,佛陀以这些事物作为禅修的对象,他教我们去了解这些东西,它们是易变的、无常的,没有实体,它们不是"我"或"我们"。我们与生俱来就有这些东西,我们被它们所迷惑,事实上,它们是污秽的。假如我们一个星期没有洗澡,我们能忍受彼此接近吗?我们真的很难闻呢!当人们流很多汗,例如:许多人一起努力工作时,那味道可真糟,我们回家用肥皂和水将身体洗净,味道就会减轻,肥皂的香味取而代之。在身上抹肥皂也许可以使身体闻起来很香,然而事实上,身体的臭味依然存在,只是暂时被掩盖住了,一且肥皂的香味消失后,身体的味道又会再度出现。
我们却认为这些身体是漂亮、可爱、健康的,我们被身体迷惑、愚弄,因而对我们真正的归依处一无所知。真正的归依处是这颗心,心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这个大厅相当大,然而它不能当做真正的归宿,鸽子住在这里,壁虎住在这里,蜥蜴也住在这里,或许我们会认为这间大厅是我们的,其实不然,我们是和其他东西住在一起的,这只是暂时的栖身处,不久我们就得离开,而人们却视这栖身处为归依处。
因此佛陀说"去寻找你们的归宿",意思是要你们去寻找自己的"心",这颗心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不看重要的事物,反而花时间去看不重要的事物,例如,当他们在清扫房子时,他们可能会很尽力地打扫房子、洗涤餐具等,却不看看自己的心。他们的心可能不清净,也许正在生气,摆着一张臭脸在洗碗盘。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心是不干净的,这就是我所谓的"以暂时的栖身处作为饭依处"。
他们美化房子、住所,却没有想到要美化自己的心,他们没有观察苦。"心"是最重要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到归依处,亦即"以自己为自己的依止",还有谁能作为你们的依止呢?心才是真正的依止处,别无他物可依止。你可能会试着去依靠其他的事物,然而它们都是不可靠的,除非你的心已经有了依止,你才能去依靠别的事物。在你依靠他人之前,你必须先以自己为依止。
因此,你们(无论在家与出家)请想一想这个教导,然后问你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出生?"有些人不知道,他们想要快乐,但痛苦却不曾止息过。无论贫富、老少,同样受苦。一切都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智慧,穷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拥有的不够多,有钱人也不快乐,因为他们有太多事情要照料。

书画为善2017-07-07
《这个世界的真相 》
[泰]阿姜·查】
第一章
我们为何生于此
第一节 非男非女的身体
这次的雨安居我没什么体力,身体不适,所以就来山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人们来拜访我,我却无法像往常那样接待他们,因为我的声音几乎快昕不见了,气也快耗尽了。这个身体现在还能坐在这里给大家看,可算是一种恩赐了,很快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的气将尽,声音也将消失,像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身体会逐渐衰老而灭去,佛陀称之为灭尽、衰坏。
它们是如何衰灭的?想想一块冰吧,原先它是水,人们把它冷冻后,变成冰,但过了不久,它就融化了。再以像这录音机一样大的冰块为例,你把它放在太阳下,你可以观察它如何消失,人的身体也像这块冰一样,它会渐渐衰坏,不消几分钟,这块冰变成一摊水,这就是所谓的灭尽、衰坏。一切有为法是如此的衰坏、灭尽。长久以来,甚至从一开始就已经如此了。当我们出生时,不可避免地,我们带着与生俱来的老、病、死而来。
现在所有坐在这个大厅里的人,不论比丘、沙弥、男女居士,都将是衰坏的、灭尽的,这一点毫无例外。现在我们的身体是结实的,像坚硬的冰一样,起初是水,后来变成冰,最后又融为水:你可以看到自身的衰坏吗?看看这个身体吧,它每天都在老化,头发在老化,指甲在老化,一切都在老化。你以前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吗?大概比现在小多了,而今已长大成人。随着自然的法则,身体的衰坏就像冰块融化一般,不久就会消失。
一切众生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组成。我们所谓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组合而成。最初,要称它为什么是很难的,而现在我们称之为"人"。我们被它弄糊涂了,说它是男生、女生;给它先生、太太等名称,以便我们能更容易分辨彼此,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人",只有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当它们构成这个已知的形体时,我们称之为"人",如果你深入观察,你会发现四大元素中没有"人"。身体中坚硬的部分,如牙齿、骨头等称为"地大";身体里流动的液体称为"水大";身体里温暖的能量称为“火大”;当风在体内流动时称做"风大"。
在巴蓬寺,我们有一具非男非女的身体,那就是挂在正厅的骷髅,看上去你无法知道它是男人或是女人,人们互问那是男的还是女的骷髅,而最后只是茫然地看着对方。它只是一具骷髅,所有的皮肉都没有了。有些人到了巴蓬寺,当他们走进大厅时,看到那具骷髅就立刻跑出去,他们不忍卒睹,他们害怕,害怕这具骷髅。我想这些人大概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吧,他们惧怕这具骷髅,从不去思考这具骷髅的意义。
即使是年纪大的人看了也害怕,为什么大惊小怪呢?这表示他们对自己完全陌生,不了解自己,也许他们回家后,三四天都无法人眠,而他们一直都和骷髅睡在一起啊!穿衣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做任何事都和它在一起,而他们竟然会害怕。
这表示人们对自己是多么陌生,多可怜啊!他们总是往外看,看树、看别人、看外在的事物,说道:"这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这是短的"、"那是长的"。他们忙着看其他东西,却从不观察自己。老实说,人们真的很可怜,他们没有归依处!
第二节、寻找我们的归宿
在出家仪式中,出家的仪轨提到五种必须学习的禅修法: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有些弟子和受过教育的人,当他们读到出家仪式中的这一部分时,会暗自笑道:"师父到底要教我们什么呢?竟然教我们长久以来就拥有的毛发,他没有必要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费神来教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呢?"。
愚人就是如此,他们认为他们已经看见头发了,我告诉他们,当我说"观看头发"时,我指如实观察它的本质;如实观察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的本质,这就是我所谓的"观看",并非只看表面,而是根据实相来看。它们有没有实体呢?它们是稳固的吗?不是!它们并不漂亮,然而我们却认为漂亮:它们没有实体,而我们却认为它们有实体。
头发、指甲、牙齿、皮肤……人们对这些产生执著,佛陀以这些事物作为禅修的对象,他教我们去了解这些东西,它们是易变的、无常的,没有实体,它们不是"我"或"我们"。我们与生俱来就有这些东西,我们被它们所迷惑,事实上,它们是污秽的。假如我们一个星期没有洗澡,我们能忍受彼此接近吗?我们真的很难闻呢!当人们流很多汗,例如:许多人一起努力工作时,那味道可真糟,我们回家用肥皂和水将身体洗净,味道就会减轻,肥皂的香味取而代之。在身上抹肥皂也许可以使身体闻起来很香,然而事实上,身体的臭味依然存在,只是暂时被掩盖住了,一且肥皂的香味消失后,身体的味道又会再度出现。
我们却认为这些身体是漂亮、可爱、健康的,我们被身体迷惑、愚弄,因而对我们真正的归依处一无所知。真正的归依处是这颗心,心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这个大厅相当大,然而它不能当做真正的归宿,鸽子住在这里,壁虎住在这里,蜥蜴也住在这里,或许我们会认为这间大厅是我们的,其实不然,我们是和其他东西住在一起的,这只是暂时的栖身处,不久我们就得离开,而人们却视这栖身处为归依处。
因此佛陀说"去寻找你们的归宿",意思是要你们去寻找自己的"心",这颗心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不看重要的事物,反而花时间去看不重要的事物,例如,当他们在清扫房子时,他们可能会很尽力地打扫房子、洗涤餐具等,却不看看自己的心。他们的心可能不清净,也许正在生气,摆着一张臭脸在洗碗盘。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心是不干净的,这就是我所谓的"以暂时的栖身处作为饭依处"。
他们美化房子、住所,却没有想到要美化自己的心,他们没有观察苦。"心"是最重要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到归依处,亦即"以自己为自己的依止",还有谁能作为你们的依止呢?心才是真正的依止处,别无他物可依止。你可能会试着去依靠其他的事物,然而它们都是不可靠的,除非你的心已经有了依止,你才能去依靠别的事物。在你依靠他人之前,你必须先以自己为依止。
因此,你们(无论在家与出家)请想一想这个教导,然后问你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出生?"有些人不知道,他们想要快乐,但痛苦却不曾止息过。无论贫富、老少,同样受苦。一切都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智慧,穷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拥有的不够多,有钱人也不快乐,因为他们有太多事情要照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