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天祐十二年,庄宗并有河北之地,开府于邺,梁遣上将刘鄩以兵五万营于莘。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阵,多为鄩所掩。帝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卒全部伍而还。
明年,鄩兵阵于莘之西北,明宗从庄宗酣战。久之,尘埃四合,帝与明宗俱陷阵内,帝挺身跃剑,反复转斗,行数十里,逐鄩于故元城之东。是日,鄩军杀伤过半。
十五年,唐军拔杨刘镇,梁将贺瑰设伏于无石山,明宗为瑰所迫,帝为后殿,破梁军五百余骑,按辔而还。
会日暮,梁军列于平野,五六万人为一方阵,麾游骑以迫唐军,帝曰:“敌将遁矣!”乃请明宗令士整胄,宽而罗之,命左射军三百人鸣矢驰转,渐束其势,以数千骑合之。迨夜,旌旗皆靡,而一角先溃,三面踵之,其牙竿相击,若火爆之声,横尸积甲,不可胜计。由是梁人势削,庄宗进营德胜渡。
十九年,战胡卢套,唐军稍却,帝睹其敌锐,拔剑辟道,肩护明宗而退,敌人望之,无敢袭者。
二十年十月,从明宗观梁人之杨村寨,部曲皆不擐甲,俄而敌出不意,以兵掩明宗,刃将及背,帝挟战戟而进,一击而凶酋落马者数辈,明宗遂解其难。
是岁,庄宗即位于邺,改元同光,遣明宗越河,悬军深入以取郓。郓人始不之觉,帝以五十骑从明宗涉济,突东门而入。郓兵来拒,帝中刃,翼明宗,罗兵通衢,嶷然不动。会后骑继至,遂拔中城以据之。
明宗至相州,遂分骁骑三百付之,遣帝由黎阳济河,自汴西门而入,因据其城。
车驾次京水,飞报汴州节度使朱守殷叛,明宗命帝董亲军倍道星行,信宿及浚城,一战而拔之。
九月,东川董璋叛,朝廷命帝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知东川行府事。十月,至自魏博,董众西征。二年春,以川路险艰,粮运不继,诏班师。(资治通鉴:敬瑭引步兵进击廷隐,廷隐择善射者五百人伏敬瑭归路,按甲待之,矛稍欲相及,乃扬旗鼓噪击之,北军退走,颠坠下山,俘斩百馀人。敬瑭又使骑兵冲河桥,李肇以强弩射之,骑兵不能进。薄暮,敬瑭引去,廷隐引兵蹑之,与伏兵合击,败之。敬瑭还屯剑门。//敬瑭与赵廷隐战不利,复还剑门。)
时闵帝左右将不利于帝,帝觉之,因擒其从骑百余人。
是月,外众攻我甚急,帝亲当矢石,人心虽固,廪食渐困。
明日,帝与契丹围敬达营寨,南军不复出矣。
辛巳,唐末帝聚其族,与亲将宋审虔等登元武楼,纵火自焚而死。至晚,车驾入洛。
天祐十二年,庄宗并有河北之地,开府于邺,梁遣上将刘鄩以兵五万营于莘。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阵,多为鄩所掩。帝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卒全部伍而还。
明年,鄩兵阵于莘之西北,明宗从庄宗酣战。久之,尘埃四合,帝与明宗俱陷阵内,帝挺身跃剑,反复转斗,行数十里,逐鄩于故元城之东。是日,鄩军杀伤过半。
十五年,唐军拔杨刘镇,梁将贺瑰设伏于无石山,明宗为瑰所迫,帝为后殿,破梁军五百余骑,按辔而还。
会日暮,梁军列于平野,五六万人为一方阵,麾游骑以迫唐军,帝曰:“敌将遁矣!”乃请明宗令士整胄,宽而罗之,命左射军三百人鸣矢驰转,渐束其势,以数千骑合之。迨夜,旌旗皆靡,而一角先溃,三面踵之,其牙竿相击,若火爆之声,横尸积甲,不可胜计。由是梁人势削,庄宗进营德胜渡。
十九年,战胡卢套,唐军稍却,帝睹其敌锐,拔剑辟道,肩护明宗而退,敌人望之,无敢袭者。
二十年十月,从明宗观梁人之杨村寨,部曲皆不擐甲,俄而敌出不意,以兵掩明宗,刃将及背,帝挟战戟而进,一击而凶酋落马者数辈,明宗遂解其难。
是岁,庄宗即位于邺,改元同光,遣明宗越河,悬军深入以取郓。郓人始不之觉,帝以五十骑从明宗涉济,突东门而入。郓兵来拒,帝中刃,翼明宗,罗兵通衢,嶷然不动。会后骑继至,遂拔中城以据之。
明宗至相州,遂分骁骑三百付之,遣帝由黎阳济河,自汴西门而入,因据其城。
车驾次京水,飞报汴州节度使朱守殷叛,明宗命帝董亲军倍道星行,信宿及浚城,一战而拔之。
九月,东川董璋叛,朝廷命帝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兼知东川行府事。十月,至自魏博,董众西征。二年春,以川路险艰,粮运不继,诏班师。(资治通鉴:敬瑭引步兵进击廷隐,廷隐择善射者五百人伏敬瑭归路,按甲待之,矛稍欲相及,乃扬旗鼓噪击之,北军退走,颠坠下山,俘斩百馀人。敬瑭又使骑兵冲河桥,李肇以强弩射之,骑兵不能进。薄暮,敬瑭引去,廷隐引兵蹑之,与伏兵合击,败之。敬瑭还屯剑门。//敬瑭与赵廷隐战不利,复还剑门。)
时闵帝左右将不利于帝,帝觉之,因擒其从骑百余人。
是月,外众攻我甚急,帝亲当矢石,人心虽固,廪食渐困。
明日,帝与契丹围敬达营寨,南军不复出矣。
辛巳,唐末帝聚其族,与亲将宋审虔等登元武楼,纵火自焚而死。至晚,车驾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