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吧 关注:248,483贴子:22,199,830
  • 5回复贴,共1

关于墙,我认为说的最好的一篇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以前混知乎的应该知道这位常凯申,被封了以后转去微博发表时政评论,对台湾问题见解深刻,值得关注。
https://m.weibo.cn/1158166641/4406343979151440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17 23:37回复
    [cp]抽丝剥茧:墙到底拦下了什么?它的未来会怎样?
    常凯申
    2019.8.17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一下,网络与外界连通,在政治上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包含哪几类信息:
    1、不涉及政治的普通生产生活文化状态
    比如外国人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电影,住什么房子,家里怎么装修,用什么通信工具、交通工具,街景是怎么样的,工厂是怎么生产的,其他文化类娱乐类的产品都有哪些……等等。
    这些信息引入境内,会造成什么危险呢?
    比如,中国大多数人连自行车都没有,如果网络上传来的信息一看,国外家庭小轿车都普及了;
    比如,中国人打固定电话还要传达室王大妈喊一声,看到外面的电视剧里,人家人手一部大哥大了;
    比如,中国孩子平时吃的都是粗粮,县城都很少去,看到外面的电视剧里,男女主角轻轻松松就可以下馆子,人手一个电磁炉吃羊肉火锅。
    这些东西,对自己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会有很大冲击力的。理论说的再天花乱坠,但群众一看人家这日子过的这么好,再一对比自己这么糟糕。那么任何先前的意识形态都可能面临被冲垮的危险。
    但是,这部分信息又是最难防范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部分的信息量是最为巨大的,它均匀且漫不经心地分布在对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很难单独把它们摘出来屏蔽掉。你要引进一部电视剧,怎么做到把人物背景的高楼大厦和街景屏蔽掉呢?怎么把他们交谈时候手里拿的精美食品抠掉呢?而且还要事无巨细全部审核扣干净,这种需求在技术上很难做到,就算真做到了。那这部电视剧还有法看吗?
    所以,要把这部分信息屏蔽掉,只有一个办法,封锁几乎所有来自境外的信息。
    我们周围,比较接近这样做到是朝鲜,当然只是近似一些。
    但这又带来了更麻烦的问题,你这样审核封锁境外的全部信息,也同时会影响自身发展。毕竟现代是信息社会,你连别人用什么交通工具都不知道,这又会带来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而经济发展不行,就更有动力去封锁境外信息防止百姓产生联想,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部分信息,目前墙并不进行封锁。事实上也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得益于中国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不再是三十年前看到外国日常生活就要惊叹的时代了,相反,很多中国人出国出境,反而觉得对方破破烂烂、生活不便。
    2、政治性的思想
    比如各种境外的所谓“民主”、“自由”理论。它的潜在危险性是对本国现有的政治理论产生冲击。
    对于这部分信息,目前墙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封锁(在技术上也不容易做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17 23:38
    回复
      2025-07-20 19:05:25
      广告
      因此,这部分信息,是墙要挡住的对象之一。
      那么,挡住这部分信息,给我们自己是不是会带来信息获取上的成本呢?
      客观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但由于现在4G、5G、视频软件、自媒体等的逐渐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上的变化,很多社会事件会第一时间被人拍下并传到网络上。想要压下去越来越难,动用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因此,在现有的本土网络内部,信息的传播也变得越来越“清明”,政府也逐渐改变思维,去迅速回应网络舆情而不是去压。
      当然了,中国非常大,思维改变需要时间,肯定也有部分官员首先想到的是压,但是总体上,情况正在变化。哪怕和几年前相比,政府部门对于微博热点事件的反应,也快了许多。这样的标志性舆情处理事件多了,现实收益和成本的比例自然就会教育更多的官员,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改变处理舆情的方式。
      因此,即使屏蔽掉境外这些同类信息源,对大陆的社会公平公正和舆论监督,也慢慢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了。而且,境外敌对势力的政治攻击性目的很强,几乎大陆的每个社会热点,经过他们手里一转,都要添油加醋进行扭曲夸张,作为攻击体制和国家的武器。经常翻出去的网友对此应该感受颇深。因此,这样的加了毒的面包,扔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我们自己的面包也是逐渐提升质量越做越好的。
      4、真真假假的高层秘闻、历史。
      这种东西攻击性和政治性是最明确的,而且由于其难以验证性,攻击效果非常好。编造的细节多了,八卦写的惊悚刺激了,总会有一部分信,毕竟人类天性都喜欢吃瓜,这部分人对于敌人而言就是白赚的。
      这部分信息如果屏蔽掉,对大陆有损失吗?理论上来说,或许会减少一点监督性。但从实际效果而言,放到敌人的角度思考:我编一个高层秘闻故事,比我真正去了解事件原委,成本要低的多,而且后者往往不可能做到。而且对大陆又如此仇恨,编造谣言的动机就非常足。因此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监督目的,只会沦为境外敌人打击异己的工具。
      这部分现在是被墙屏蔽的。屏蔽掉之后,对大陆民众的信息了解效果影响很有限。
      5、附带性信息
      比如一些知识平台和搜索引擎,本来其中大多数内容是正常的。但是平台和引擎可能会通过关键词搜索引导到一些不受控的第三类和第四类信息上,又不愿和大陆合作去精细屏蔽。因此整个平台或者搜索引擎在大陆就不能用了,这会带来一些附带性信息的损失。
      其实对墙有看法的大陆群众,大部分是对这一部分附带性信息的影响上产生的。
      6、“黄赌毒恐骗”类非法信息
      这部分境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17 23:39
      回复
        6、“黄赌毒恐骗”类非法信息
        这部分境外网站内容,由于违反中国法律,被墙所拦截。
        上面六个部分的信息分类讨论完了,那么,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和西方的相对衰落,墙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二类信息目前没有拦截,先不去说它。第三类信息最终会由于失去威胁而被放开。
        为什么呢?
        因为这部分是“社会事实类”信息,也就是说,如果造谣,也要造的像个符合当下社会状况的事实。
        谣言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它需要暗合受众的潜在认知期望,觉得有较大概率可能是个事实,至少不突兀。
        比如,你现在造一个谣言,说某某地方出现了一个化工厂爆炸,再来个开局一幅图,内容全靠编,也会有很多人相信。因为现实中确实听到过这类的新闻。
        但是如果你编一个谣言,说一个台湾人在深圳火车站吃泡面,还加了茶叶蛋和榨菜,被五六十个人大陆人围观。这就不但不会有人相信,反而会被官媒主动转过来公之于众当笑话讽刺一番。
        但是如果这第二个谣言是八十年代流传过来的,就有不少大陆人会相信了。
        这说明,”社会事实类谣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去满足受众不断改变的对社会的潜在认知期望,如果偏离太大,谣言就变得没人信。
        受众的认知是什么,是社会意识啊。它是受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中国工业化升级、社会硬件提升、环境变好,过去的那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变少甚至不为人知,这些就会潜移默化改变受众的潜在认知期望,改变他们对社会的印象。
        最终,当二三十年之后,中国完成崛起取代西方之后,中国社会会比西方社会更加完善和舒适。这个时候,那些低级的“事实类谣言”,即使造出来,也没多少人相信了。
        有人会说,即使如此,但那时的中国社会仍然远远不可能完美,仍然会有各种负面事件啊。
        没错,但别忘了,那个时候,这些负面事件就对“国民对体制制度的信心”没有明显威胁了。一来一个发达的社会,负面事件的绝对意义上的恶劣程度会下降。二来,还有同行衬托。
        你看就在昨天,美国还出了警察开车撞向民众的事情,有多少人会上纲上线,觉得美国体制要完蛋,要改革体制,实行什么双普选之类的?很少,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很多人都会去往体制上分析原因,讨论为什么体制内缺乏监督,导致了警察代表的公权力会肆无忌惮,会形成对根本体制的质疑。但如果发生在美国,这也就是一起个案而已。
        这也就是微博上很多时候调侃的“国际互换,评论过万”现象的原因。领先的经济体有先天光环护体,负面事件比较不容易上升到体制层面的质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17 23:39
        回复
          你看就在昨天,美国还出了警察开车撞向民众的事情,有多少人会上纲上线,觉得美国体制要完蛋,要改革体制,实行什么双普选之类的?很少,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很多人都会去往体制上分析原因,讨论为什么体制内缺乏监督,导致了警察代表的公权力会肆无忌惮,会形成对根本体制的质疑。但如果发生在美国,这也就是一起个案而已。
          这也就是微博上很多时候调侃的“国际互换,评论过万”现象的原因。领先的经济体有先天光环护体,负面事件比较不容易上升到体制层面的质疑。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思辨能力有限,不太可能真正分析很深,正确判断是否是体制问题,他们更简单的做法是:咦,你看世界第一和我们的政治体制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负面事件,很有可能是我们的体制不对所致啊!
          但如果我已经是第一了,已经领先了呢?这个时候前面就没有借鉴对象了。公知要提出改变体制,就要真正去自己设计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这就很考验真本事了,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偷懒,伸手一指大洋对岸:学他就行了。
          因此,这个时候,第三类信息已经没有管制的必要了,它一部分会沦为“茶叶蛋”类的笑话,一部分会随着受众心态改变而不再被制造出来,一部分会变成被人熟视无睹波澜不惊的常事,当然也会有一少部分会引发社会波澜,但也只不过是一个个例而已,对体制已经不再构成有效威胁了。
          这时,放开这部分信息的屏蔽可以获得姿态和面子。此时收益和成本的天平发生了新的倾斜,新的决定自然也会相应做出。
          至于第四类境外信息,随着中国崛起,一部分会与第三类相同:既然中国届时已经是世界老大了,重新定义了普世价值。而且是在自1949年以来的短短一个世纪内完成的从历史深坑之底到巅峰的巨大飞跃,那这一个世纪以来的高层在民间的基础评价就必然不会太差,必然是以正面形象为主,甚至其中还会不乏被民众认为是英雄形象。这也会形成一个受众的“潜在认知期望”,你谣言编的距离这个期望过远,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的。
          其实最近二十年的网络舆论变化也已经能看出这个趋势了。新中国的历代领导,总体上的评价都是随着中国崛起而水涨船高。过去一些不被理解的决策,随着新事实的出现而被民众认可的例子,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因此,第四类信息对体制的现实威胁性,程度上会逐渐下降。
          当然,可能还有极少极少一少部分第四类信息,爆出了某些事情,即使在未来也是丑闻。但这一部分信息非常少,只需要对其进行精确控制就够了,不需要专门弄个墙了。
          比如美国高层精英,真正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17 23:40
          回复
            比如美国高层精英,真正有杀伤力的消息,完全可以控制媒体压低热度不去讨论它,或者慢慢拖着就过去了。哪怕是像爱泼斯坦这种恶劣的事,就算美国老百姓人人知道有猫腻,又能怎么样?我大美利坚是世界第一,是现有普世价值的解释权拥有者,外国谁敢用这事来搞我?不想混了?只有我搞你们的份,哪有你搞我的份?至于对于国内,也好说,人们很快就会忘记的,毕竟各有各的生活,而且你就算觉得我不好,放眼世界,你看还有比我更好的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吧。用川普的话说,你觉得不好,可以走啊。
            所以,中国崛起之后,第四类信息也会失去绝大部分威胁力,与放开相比的收益而言,决策天平会做出新的倾斜。
            而第五类信息,本来是由于对第三和第四类信息的屏蔽所连累,因此这部分的屏蔽也会被取消。这样,键政圈意义上的墙,就由于不再有意义而基本不复存在了。
            第六类信息涉及到治安,屏蔽可能仍然会保留或部分保留。但那对普通公众意义不大了,是另外一个话题。[/cp]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17 2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