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抱歉!漏了一段忘了写上去了,下面这段话是在8楼和9楼之间的。
·
·
负罪意识也可以因为生存意识而产生。
以战场为例。客观来看,从战场幸存下来的人里有保护者和被保护者之分,当然也没有绝对的保护者,除非这个人的战斗能力傲视群雄、一骑当千。比如说金庸小说里的独孤求败、张无忌、扫地僧这种,否则,即便是特种部队的王牌也需要在战场上得到他人的保护。
被保护者之所以是被保护者,是由于他们在身体能力或智力方面不达标、无法介入战局产生应用价值(慰安部队不包括在内),这样的弱者在被保护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自己拖累了他人、削减了保护者的生存可能性”这样的负罪意识。
而处于保护者身份的人在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导致被保护者死亡的情况下,也会积累负罪意识,保护者一旦积累了过多的负罪意识,就会削弱自身的生存意识,在责任意识上会走两极:一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被保护者或生存资料出现毁灭性的损毁,在此情况下保护者会放弃责任意识乃至生存意识。第二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出现了类似第一种的结局,但是自己为了弥补过失反而要增强自己的生存意识和责任意识,自己要不断地拯救他人,弥补过去犯下的过失,哪怕是不择手段。(以动画举例可以是F/Z中的卫宫切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难道不会被自己的负罪意识压垮吗?不会的,因为他产生了强烈的犯罪意识,平衡了负罪意识,他走的是以暴制暴、以恶救善的方针。身为强者的保护者有犯罪意识,身为弱者的被保护者也有。即便是无法以一敌十的弱者,也可以用计谋杀死己方一骑当千的英雄,这种例子在我国从古至今的乱世军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国共内战中有、甲午海战中有、义和团运动里有、如岳飞这等忠良猛将之死也是因为这个。这种根源在于“嫉妒和猜疑”,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这样的人——
A认为既然你在帮助他,那么他提出的要求你都应该实现,否则就是看不起他。B认为人和人应该互相帮助,能者多劳,我强就应该帮他。B是个废柴,每天只是站在一旁指手画脚,什么忙都帮不上,装作自己在“做贡献”,还以为大家都被他的演技折服了。C态度亲切是个美女,即便自己没做出什么贡献,但是在分配资源的时候自己必须拿大头,甚至出卖色相、为此勾心斗角、抓人把柄。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知道处于“被保护者”地位的人并不信赖“保护者”,在日常工作中,保护者和被保护者实际上是“上级和下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①如何构建良好的交流②如何在身体能力和身份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营造“对等”的氛围③彼此之间如何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维护责任意识和生存意识平衡发展的重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