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48,613贴子:104,628,023
  • 2回复贴,共1

宋襄公泥古误国,贵族和骑士精神没落的转折点,这是量和质的转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襄公泥古误国,贵族和骑士精神没落的转折点,这是量和质的转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17 03:26回复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盛行贵族精神,那么中国的贵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逐渐消亡的?
    宋襄公泥古误国,大意是宋国与楚交战于泓水,非得要按古礼等楚军过完河摆完阵,才开始战斗。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宋襄公这人太蠢了。但是,这个故事能反映宋襄公身上的贵族精神。春秋的时候,因为双方主体都是贵族,那时候连当兵的都是贵族,所以大家打仗的原则是点到为止,给足对方面子,并不以把对方赶尽杀绝为目的,一旦分出胜负马上鸣金收兵。
    贵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自尊,即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尊严。此外在自尊的同时自律,尊重他人,讲求共通的游戏规则。他们共同的信条就是荣誉。贵族是一个视荣誉重于生命的阶层,他们认为自己的血液是高贵的,绝不能用下三滥的行为来玷污自己的血液。因为重视荣誉,所以贵族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敢于承担,他们身上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承担精神。
    承担和贵族精神挂钩,对今天的国人似乎难以理解。因为现在中国人认为贵族只意味着特权。其实真正的贵族精神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在享受种种特权的同时,也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或者是为自己的君主,不惜献出生命。
    先秦时期,贵族的气质是雍容、高贵、高雅、从容。到了后来,先秦时代的这种贵族精神,随着后来皇权势力的不断膨胀而日渐衰减.
    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贵族精神
    为什么中国贵族的这种精神失落得会这么早呢?这是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当中,把原来国家的贵族基本上都给杀掉了,那些没有被杀的,或迁徙或流放。因为秦国的专制制度发展得特别早,所以秦国的贵族的特权早已被取消,与平民一样,都是皇帝的奴仆。因此,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中国的贵族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消亡了。没有了贵族这个阶级,贵族的精神文化也就渐渐消亡。
    贵族精神的消失,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等级森严的制度也随之消失,天生的世袭思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民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贵族阶层毕竟是培养贵族文化的最好土壤,平民阶层无法提供这样一个生长环境,所以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精致,自然就丧失了光彩。
    秦始皇好歹还是个贵族皇帝,而自刘邦之后,许多的开国皇帝都出身平民,甚至大部分是出身于平民中的“流民”,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现象。比如,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他是织席小贩;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卖鞋为业;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穷困潦倒;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可用“赤贫”两个字来形容。
    在贵族社会中,权力斗争、政治斗争,甚至是军事战争中,彼此都会留有余地,行事比较温和。到后来却成了斩尽杀绝的封建社会政治斗争了。因此,后来中国的历代皇帝,在他们的精神层面上,不要说离贵族精神遥不可及,连基本的人性都达不到,以至于后来有这样一个标准:谁在封建社会政治斗争中心慈手软,谁就是懦弱,懦弱是可耻的。当然没有人会去懦弱,于是他们也就继续进行着那种没有人性的封建社会政治斗争。
    主流价值观功利色彩浓厚
    贵族精神如要大面积养成,则必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那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在对GDP的狂热追逐和功利主义的笼罩之下,“精英人群”要想养成“贵族精神”,成为真正精神意义上的贵族,则需要长期修行,培养核心价值观,保持自我尊严去融入社会,以“贵族精神标杆”来衡量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从而得到普罗大众的价值认同。
    可直面当下,权贵阶层良莠不齐,甚至为富不仁,仇富心态虽备受鄙夷,却普遍存在。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创富者需要更多地自律和自省,创富过程是否问心无愧,能否令自己保持生命的尊严,守住完整的人格。如每个创富者都能日日三省吾身,真正的贵族精神才可能兴起。
    古今中外,人们总是向往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上流社会如果仅用财富作为标签,其中人们的人格和行为举止不能获得尊重和景仰,那么社会心态就会被扭曲。先行一步的创富者,只有当他们的行为举止能够为人楷模的时候,才会被广受尊重。那些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人方能展现贵族精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17 03:30
    回复
      2025-07-14 13:26:06
      广告
      如何重塑中国人高贵的灵魂
      六十年前,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了今天,中国终于在经济上站起来,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站起来的标志之一,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如今神州富人遍地。
      富人多了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贵族呢?今天的中国不仅有富人,而且有富人文化,我称之为“暴发户文化”。
      在当今中国,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尊严、社会地位,不是看你的内在品质,而是由消费定性,看你穿什么名牌、开什么名车、住什么等级的房子、还有住在哪儿。这些都是身份的炫耀。这样一种奢侈之风如今到处弥漫。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贵族呢?有了情调和品位,是否就有了贵族精神呢?
      所谓的贵族精神,是三个精神支柱:第一个是教养,第二个是责任,第三个是自由。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首先说教养,教养这个东西首先来自于家教,但是现代人把家教理解得很狭窄,把家教理解为知识,知识越多家教越好。实际上这只对了一半。家教不一定是知识,它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东西,这是一个氛围,是被熏陶出来的。有些家庭拼命送小孩子周末去学各种贵族知识,但在家里父母说话谈吐粗鲁,缺乏基本的教养,使得孩子虽然有知识,却不一定有素质。
      这几年各地的大学比较重视人文教养,开始了许多博雅之学的课程,以为上几门人文知识的课程,大学生便有了人文精神。这是大错特错,人文教育的核心不是通识教育,而是人格教育,它像家教一样,不是灌输一些知识,而是要通过熏陶,通过各种道德和社会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博雅之士。
      第三步是社交了。父母带着成年的小孩子进入社交圈。这些社交活动,比如舞会、沙龙、晚宴、打猎,都产生了交往的公共空间,贵族的公共领域就是在这样的社交圈里产生出来的。
      贵族精神的第二个支柱,便是责任。中国现在很多富人自认为是贵族,他们认为贵族就是有权力、有特权,这就是身份的象征,高人一等。中国这个社会越往上层,越有尊严,这个尊严从哪里来呢?就是所谓的特权。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没有权利,只有权力,我的权力越大,意味着我的权利也就越多。表面是人人争权利,实际上都在争权力,争能够控制别人、为所欲为的权力。
      真正的贵族当然是有权力的,但权力之外,还有责任。与权利相联系的是义务,而与权力相联系的就是责任。所谓责任,也意味着担当,有多种层面可以理解。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严于自律。
      责任第二个意思是对家族负责。贵族的权力太大了,个人要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靠个人道德很难抵御,法律也没有那么细微,这时最大的制约便来自于家族。出了一个败家子,整个家族的荣誉就毁于一旦。当代社会不讲门第出身,代替家族的,这就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但是中国的名校学生,炫耀自己的出身,更多地是指一种高人一等的身份,很少有为母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责任的第三个意义是负责。这种精神到了现代转变成为公众服务的精神。一个精英阶级,不在于他们有没有特权,而在于他们是否尽到了责任,为他人的利益尽到自己的力量,如果你有特权,但是你同时又尽责尽职,老百姓还能接受,一旦只有特权没有责任,那才是真正的腐败,那就离革命不远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17 0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