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涤(华洪)
大顺二年(891)十二月甲辰,建遣其将华洪、李简、王宗侃、王宗弼救东川
景福元年(892)二月辛丑,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杨守亮遣其将符昭救晟,径趋成都,营三学山。建亟召华洪还。洪疾驱而至,后军尚未集,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十二月壬午,王建遣其将华洪击杨守亮于阆州,破之。
乾宁二年(895)十二月,戊子,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俘斩数万,拔揪林寒
乾宁四年(897)王建遣邛州刺史华洪、彭州刺史王宗祐将兵五万攻东川
天复元年(901)十二月,以武信节度使王宗佶、前东川节度使王宗涤等为扈驾指挥使,将兵五万,声言迎军驾,其实袭茂贞山南诸州
天复二年八月,西川军乘胜至城下,王宗涤帅众先登,遂克之,继密请降,迁于成都。得兵三万,骑五千,宗涤入屯汉中。
宗涤有勇略,得众心,王建忌之。建作府门,绘以硃丹,蜀人谓之“画红楼”,建以宗涤姓名应之,王宗佶等疾其功,复构以飞语。建召宗涤至成都,诘责之,宗涤曰:“三蜀略平,大王听谗,杀功臣可矣。”建命亲随马军都指挥使唐道袭夜饮之酒,缢杀之,成都为之罢市,连营涕泣,如丧亲戚。
新唐书
建将华洪以兵万人壁绵州之郊,败守忠、守厚,
新五代史
唐遣宦者宗道弼赐彦晖东川旌节,绵州刺史常厚执道弼以攻梓州,建遣李简、王宗涤等讨厚。
乾宁二年,建遣王宗涤攻之。十二月,宗涤败彦晖于楸林,斩其将罗璋,遂围梓州。
四年,宗涤复攻东川,别遣王宗侃、宗阮等出峡,取渝、泸州。
后建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唐即以宗涤为节度使,于是并有两川之地。
大顺二年(891)十二月甲辰,建遣其将华洪、李简、王宗侃、王宗弼救东川
景福元年(892)二月辛丑,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杨守亮遣其将符昭救晟,径趋成都,营三学山。建亟召华洪还。洪疾驱而至,后军尚未集,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十二月壬午,王建遣其将华洪击杨守亮于阆州,破之。
乾宁二年(895)十二月,戊子,华洪大破东川兵于楸林,俘斩数万,拔揪林寒
乾宁四年(897)王建遣邛州刺史华洪、彭州刺史王宗祐将兵五万攻东川
天复元年(901)十二月,以武信节度使王宗佶、前东川节度使王宗涤等为扈驾指挥使,将兵五万,声言迎军驾,其实袭茂贞山南诸州
天复二年八月,西川军乘胜至城下,王宗涤帅众先登,遂克之,继密请降,迁于成都。得兵三万,骑五千,宗涤入屯汉中。
宗涤有勇略,得众心,王建忌之。建作府门,绘以硃丹,蜀人谓之“画红楼”,建以宗涤姓名应之,王宗佶等疾其功,复构以飞语。建召宗涤至成都,诘责之,宗涤曰:“三蜀略平,大王听谗,杀功臣可矣。”建命亲随马军都指挥使唐道袭夜饮之酒,缢杀之,成都为之罢市,连营涕泣,如丧亲戚。
新唐书
建将华洪以兵万人壁绵州之郊,败守忠、守厚,
新五代史
唐遣宦者宗道弼赐彦晖东川旌节,绵州刺史常厚执道弼以攻梓州,建遣李简、王宗涤等讨厚。
乾宁二年,建遣王宗涤攻之。十二月,宗涤败彦晖于楸林,斩其将罗璋,遂围梓州。
四年,宗涤复攻东川,别遣王宗侃、宗阮等出峡,取渝、泸州。
后建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唐即以宗涤为节度使,于是并有两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