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社吧 关注:97贴子:465
  • 8回复贴,共1
君为主药臣为辅助药佐为协助君臣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8-12 16:52回复
    佐药 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8-12 16:53
    回复
      2025-05-09 20:43:04
      广告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8-12 16:54
      回复
        臣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8-12 16:56
        回复
          这种组方原则是科学的,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君臣佐使”的名称,以封建皇帝、大臣、将佐差使等概念命名之,说明了治病要求组方时要有针对性的隶属帮衬,等级、主次关系。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8-12 16:58
          回复
            比如《伤寒论》中著名的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外感风寒的。其中君药当然是麻黄,因为麻黄能够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正针对外感风寒的主症: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在此方中用上了桂枝,是为臣药。桂枝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此作用能加强麻黄的解表发汗之功效。佐药有好几种用处。基本上有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之别。佐助药能辅助君、臣药治疗主症,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8-12 16:59
            回复
              如麻黄汤里的杏仁。杏仁有平喘的作用,是佐助麻黄宣肺平喘之效的。佐制药能制约一些君药峻烈之性。如十枣汤中大戟、芫花、甘遂共用为君,而以十枚大枣制约君药峻下逐水之力。反佐药则在病重之时起效。邪盛的病人服药可能会拒药,用反佐药则可以防止拒药。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8-12 16:59
              回复
                使药一般上是引经药或调和药。很多药方都用上少许的甘草,是因为甘草有很好的调和药性之效,是为使药。总的来说,开方剂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必须注意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8-12 17:00
                回复
                  2025-05-09 20:37:04
                  广告
                  君臣佐使得配伍理论是为了兼顾疾病的主症和兼症,并确保用药不伤正气,不留邪气。还有,你用莲子和鱼腥草同时泡水喝不会有相冲。但为什么要这么配呢?莲子是甘涩平的药物,主要用来收涩止遗、止带。而鱼腥草是清热解毒药,能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莲子配鱼腥草,一涩一利,不是相互抵消了吗?如果一心要清热,还是用莲心代替莲子的好。连心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但这样配法也有点太寒了。如果用莲心配鱼腥草,最好加两片生姜。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8-12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