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我这奔六的年龄,是不大可能成为钦迷的。因为我平时虽然也很喜欢泡天涯,但大多是在浏览那些云淡风轻的旅游帖,像《皮皮鲁的白云深处》呀,长大妹妹的《逃到西藏》啊等等这些,杂谈里面略显沉重的帖,我一般是不会去打开的。但纯属机缘巧合,那天我恰好就点开了《打拼》这个帖子,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几个月来每天都在等着更新,成了年龄最老的一个钦迷。
之所以能够被“打拼”吸引住,最开始是因为感觉作者可能是老乡的缘故。那些熟悉的乡俚俗语,似曾相识的地理背景,都像极了我的家乡,这使我产生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再看,就渐入佳境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展开,那些刀光剑影,血泪情仇,江湖义重,兄弟情深,豪侠之气扑面而来。再加上作者恰到好处的精心剪裁,使每次更新都能留下新的悬念,总让人在看完每天的更新后,仍然欲罢不能。无论作者如何勤奋发帖,还是不知被人骂了多少次“太监”。我也就是这样被吸引住的,每天晚上都急切盼望着作者的更新。
但随着小钦故事的发展,我感受到的不单单是故事的精彩。作者试图通过其笔下的理想人物,展示出了人格的多面性及本源性的统一。作者虽然描写的是一个偏门故事,但却是剑走偏锋,内里暗存了喻人向善的苦心。
多年来,我在现实社会中,也见到过一些打流者。实话实说,我对这个群体没有好感,我认为他们给社会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平时我对这些下八洞神仙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确切地说,应该是畏而远之的。作者写的九镇故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打流群体,特别是重新认识了打流大哥。三哥与小钦,虽然都有其暴戾残忍的一面,但时时都有其良善的本性在显现。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威,能够一手遮天,却没有横行乡里,恃强凌弱。即便在血腥火拼,也完全是冤有头债有主,再怎么铁血,也没拿无辜的百姓开涮。如果打流的大哥们,真的都是这般作为,那也是蛮不错的一种选择。
打流的群体,自古有之。只是因为当权者的需要,或褒为大侠,或贬为大盗。当然也有先大侠而后变成杀人魔王的,也有惯常杀人越货的大恶忽然成了忠义可嘉的大贤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了。就像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里,至少有一半是打流出身,很多都是杀人如草芥、专卖人肉叉烧包的主。他们最后怎么能够齐聚到忠义堂里替天行道的呢?就因为他们有了一个讲义气的大哥。
小钦的故事还没有看完,但从作者的聊天中,得知九镇六帅现在都有了正常的事业与生活,与三哥的关系也取得了谅解,这是很让人感到欣喜的结局。只是希望九镇的打流群体,都能够来看看小钦的故事,最好都能够成为钦迷,最后都能够走上正道,就连黄皮老鼠缺牙齿们也全都能够弃恶从善,能够还美丽的九镇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