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七夕佳节降重瞳
正在唐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之时,又有奇幻而令人欣喜之事降临。
昪元五年的七夕之夜,一弯新月挂在天空,璨璨的明星映照着深蓝的天幕,丝带般的轻云,在星月间飘舞,如鹊鸟所搭的天桥横亘天河。这奇美的夜色,似乎预示着有要好事发生。李昪正在宫中仰望天际,感叹道:“今年的七夕美得奇幻啊。”
正在这时,一个宫婢满脸喜气,向李昪跪拜行礼,道:“官家,大喜啊!太子妃又生了个皇孙。而且大家都说小皇孙相貌奇异,一定不凡。”这虽已是李昪的第六个孙子了,而其余诸子除弘冀、弘茂外都不幸早亡。因而李昪听了这个消息,自是喜不自胜,心道:今日这如此美好的夜空不正是预示此事么?在心中便对这个刚降生的皇孙,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忙问:“怎么个奇异法?”那宫婢道:“奴婢也不知道。”李昪道:“好,快带朕去瞧瞧。”那宫婢应道:“是。”站起身来,在前引路。
李昪跟那宫婢走进太子宫,太子李景通正在院中等候李昪,见他亲来忙上前行礼:“儿臣参见父皇。”李昪笑道:“皇儿免礼,太子妃还好吧?”李景通道:“母子平安,多谢父皇关心。”李昪道:“跟朕去看看太子妃和小皇孙吧。”李景通道:“是。”说完跟在李昪身后走进太子妃钟氏的房中。
钟氏欲从床上坐起,李昪忙道:“太子妃不必多礼,好好休息吧。”钟氏听罢,无力地躺在床上。这时一个宫婢抱起床边的小皇孙,道:“官家,您看小皇孙多可爱啊。”李昪走近,却见小皇孙生的清秀可爱,甚是惹人喜爱。再一细看更觉惊奇,只见他的两颗门牙并在一起,一只澄澈的眼眸中竟有两个瞳仁,更显深邃灵动。李昪大喜,笑道:“这大概就是史书上说的重瞳吧。这可是难得的帝王之相,皇儿你可真有福气啊。”李景通大惊,心道:我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太子,而小皇孙不过是我的第六子,这样说实在不妥。忙道:“父皇年富力强,一个刚刚降生的皇子那里是什么帝王之相!”李昪心下甚喜,自己也不知为何对这个小皇孙说不出的喜爱,竟丝毫不以为异,笑道:“大舜和项羽皆有此貌,如何不是帝王之相?皇儿无需太过谨慎,咱们都是皇室,何必这样忌讳?”李景通不敢再说,不再接话。
而正在他们说话间,皇孙李弘冀和李弘茂正站在门口窥视。李弘冀听了李昪的话不由得心怦怦乱跳,他知道自己离多年的梦越来越近了,而这个皇孙的传奇降生,可能会彻底打破他的梦。想到这,深深的恨意已埋在心中。李弘茂站在他身侧,感到他的身子在颤抖,也是心惊,生怕他什么也不顾冲进屋去,便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臂。李弘冀却用力甩开李弘茂,拂袖而去,只留李弘茂一人怔怔站在屋外。
房中,李昪仍是抱着六皇孙谈笑。钟氏看出李昪对皇孙的喜爱,笑道:“父皇既然这样喜欢皇孙就给他起个名字吧。”李昪道:“嗯,朕看如今国泰民安,又逢佳节,不如就起名‘从嘉’;此子生于七夕,必能光辉万重,照耀人间,且有一目重瞳子,便字‘重光’吧。”李景通听李昪如此称赞皇孙,知他万分喜悦,而自己也是心下也是甚喜,笑道:“这个名字好。事事从意,嘉运连连。儿臣代重光谢父皇赐名。”李昪笑道:“朕正是此意。”接着又看了看小皇孙,心里因一种说不出的喜爱而隐隐感到几分不安,于是叹道:“这个孩子出生竟这样传奇,不但生于七夕而且还有着一目重瞳的奇貌,却不知是福是祸啊。”钟氏和李景通也均惊叹此事奇异,暗自摇头。
明星闪耀,月辉映夜,又是一个浪漫的七夕夜。这日宫里都在欢天喜地的宴饮,庆祝从嘉周岁。
按照礼仪从嘉周岁的时候,应该举行抓周,来估测他将来志向。于是,晚宴上,李昪摆了些物品,供从嘉抓取。而这物品中竟有一个赫然便是唐国国玺。李景通见状,起身劝道:“父皇,儿臣知您疼爱重光,只是……只是……”李昪却不以为然,不等他说完,便笑道:“皇儿无需在意,只是抓周仪式罢了,作不得真的。况且又不知重光便会取了此物,何必太过在意?”李景通见劝说不效,也就不再多言,叹了口气坐回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