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计算机吧 关注:46贴子:191
  • 0回复贴,共1

青岛大学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年来,本实验室参与了山东省“九五”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十五”和“十一五”省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其中,山东省高校“十一五”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终期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
实验室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本着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凝炼研究方向,拓展研究领域,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计算机视觉、智能信息系统、决策分析与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仿真技术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2006-2010年,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成绩显著。
1、队伍情况:现有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3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省科技攻关重大科技专项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纵向研究经费累计达11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SCI、EI索引135篇,出版专著、著作、教材等6部,鉴定成果14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3、人才培养:实验室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招收硕士研究生233人。在省级以上考试竞赛中,学生屡获佳绩,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特等奖2项、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一等奖1项等。
4、条件建设:近年来共投入41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平台、虚拟仿真研究平台和一个高性能机群系统、一个网络研发系统。设备总资产达917万元,场地面积为1160平方米。
5、学术交流:注重开放与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佛罗里达中央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国外高校及国内部分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主办和承办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5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21人次。
实验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研究成果通过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前身为海尔青大软件有限公司)等窗口推广应用,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标志性成果主要有:(1)研制了国家重点新产品的数据仓库软件HDC和具有高性能数据挖掘工具的大型数据仓库平台HDP,开发了基于HDC的涵盖政府、金融、制造业和流通业等领域的近20个分领域应用系统和基于HDP的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事业的数据仓库示范系统。(2)针对网络终端安全性及可维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基于该结构,结合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内核操作系统及IRL机制,研制了安全、高效、可靠、低耗、低成本并能够适应于多种特定应用领域的新一代安全结构网络终端原型。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在海尔集团的平板电视(液晶与等离子)控制板、家庭网关、GPS车载终端等上应用。


IP属地:山东1楼2019-07-30 14: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