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
永定县周围都是山区,并不平坦,属于丘陵,学过一点历史人都知道,别看在现代沿海地区都挺发达的,在古代那就是南蛮之地,是刁民和愚民的产地。这里的民风不开化,经济发展也落后,人文素质同样低下。
既然决定了在古代好好生活,宋茜也开始对这个地方实施了考察,通过了解当地环境和地方特色,结合现代了解的发展方式对它进行开发。
水患过后,他这个县太爷总算有了驱使手下人的权利,所以将手下的衙役都派出去考察地形和其他,其实也没多大的的事,因为那些衙役本来就是来自永定县的各个村的,他要做的只是让衙役们描述一下自己村子里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村民都种些什么作物,然后再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调查,他发现这里的村民种的作物大都是水稻,因为气候的原因可以一年种两季,不过他记得以前学地理的时候,南方是可以一年三季的,好奇之下他随口问了一句,得到答案却是,从时间上是可以一年三熟的,只不过过年的那几个月一般人家都荒着,因为天气冷,就算种了也没多少收成。
这之中他还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永定县有很多野生的柿子树,但是这里的人对这东西的印象并不好,因为柿子没经过处理的时候味道有些古怪,涩涩麻麻的,村民们都不大喜欢这种果子,还有就是曾经有村里的小孩吃了柿子之后有过腹痛、呕吐的经历,如此一来,村民对这东西就更不待见了。
宋茜知道,这肯定是他们误会了,现代的时候,他曾见过,柿可以酿成柿酒、柿醋,加工成柿脯、柿粉、柿霜、柿茶、冻柿子等等。如此看来,柿子的用途是有很多样的,至于村里的小孩吃了会呕吐、腹泻,大约是吃了什么相克的食物。
还有就是永定附近也产甘蔗,只不过都是小规模的,每户种植一点给家里的小孩啃的。
宋茜对农业方面了解不多,不过也知道甘蔗可以榨糖,到现在他倒后悔大学时怎么不选个农业专业了,虽然有些不现实,不过若早料到生命里有这么一遭的话,还真的应该好好了解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
种植他不懂,能做的只能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包装”推销,说白了就是通过产品再加工和市场营销手段将县城的土特产推向广大民众,使其商业化,带动永定的经济发展。
柿子约莫十月左右成熟,八、九月的时候还有些青涩,宋茜让人带了些回来,自己试着咬了一口,果然是感觉舌头发麻,也难怪没人愿意吃。
“姑爷,这东西味道也不怎么样呀,你让宋大哥摘这么多做什么?”卷碧将口中的柿肉吐了出来,看着宋砚抗回来的一箩筐的青涩柿子,皱着脸问。
宋砚扔了手中青涩的柿子,想到刚才他去摘柿子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像在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就觉得自己做了件蠢事。
“果硬、味涩、性寒,夫君应是有办法去掉这涩味吧?”郑秀妍轻咬了一口手中的涩柿,秀眉微蹙,看得出来她也不喜欢这味道,但仍是将口中的果肉吞了下去。
“我知道有个土方子可以去掉这涩味,不过没试过,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有用。”
宋茜以前有个同学小时候曾在奶奶家住过,大家都喜欢缠着他说小时候的趣事,因为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通常童年也就是买了什么玩具,看了什么动漫,不像那位同学的上山下水,摸鱼套鸟,对那些没经历过的人可以说是极其新鲜的。他奶奶那里是农村,村里面也种有柿子,有一次说到这事的时候,那同学说了一个去柿子涩味的方法,可以用石灰水浸泡,正好这永定有很多石灰石,这个可以利用一下。
在永定县的人看来,这新来的县太爷虽然本性不错,但就是脑子有些问题,总是做些傻事,先不说花钱买了被毁坏的农田,现在还想摘那涩柿做果子吃,连三岁孩童都知道那东西吃不得,这县太爷老大个人了,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可是让他们意外的是,没过多久,县太爷夫人就在城里开了个果脯铺子,初初并无多少人光顾,也就城里几个大户人家为了给县太爷一个面子,让管事的去买了一些,没想到味道倒不错,后来得知那果脯就是那柿子做的,更是好奇。
铺子开了一段时间后,生意也渐渐上来了,重要的是铺子里的都是些往常没见过的新鲜吃食。
秋入小城凉入骨,无人不道柿子熟。红颜未破馋涎落,油腻香甜世上无。
柿子饼做成之后金黄软绵,甜而不腻,芳香扑鼻,很受欢迎。秉着初衷,宋茜让衙门贴出告示,衙门可以收购涩柿,村民们可以将野生的柿子采摘卖给衙门。他还让宋砚在村子里建了一个与现代工厂无异的生产基地,并招收村里的妇女帮忙加工,工钱按月结。
这件事情宋茜不能涉及太多,因为当官的是最忌和商贾扯上关系的,就像朝廷明文规定,商贾之家三代以内是不得从仕的,所以宋茜也只能做个指导,却是不能参与。
这就需要用到永定县里的那些所谓的“地头蛇”了,他让县丞张成牵线,把永定的几家大户请到一起,说了让他们凑份子的想法,那些人也能看出这里面的甜头,都表示愿意出钱出力,当然,所得利益也是要分一份的。宋茜将事情交给张成,让他们内部自己协商,谁占多大份额,谁做大头,都不关他的事。
张成这人确实有些本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那些人的,反正最后是和乐融融的。
投资人找到了,“工厂”、“工人”也有了,产品可以生产了,接下来就是销路问题了。凭借永定的消费能力是无法完全消化这些商品的。
宋茜想到了来之前杨知禹给他的那枚玉佩,他抽了个空到州里找到玉佩的主人。
那人叫龙凯,将近而立的样子,长得不算特别好看,属于面相普通的一类人,只是眼里偶尔闪过的精光让人不敢小觑。龙家在龙岩算是大户,旗下经营着多家酒楼和布庄。
龙岩找到他提出要和他合作,可能是杨知禹给他的信里提到宋茜的身份,所以他一开始颇不以为意,看了信之后对他倒客客气气的。对他提出的事也表示有兴趣。
宋茜自然察觉到他前后态度的变化,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龙岩一行可以说是比较顺利,在那里呆了几天之后他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顺便给家里的几个女人带了些布匹和其他礼物。
这个秋天,永定县的人发现自从这年轻的县太爷来了之后,这永定似乎变了。今年的雨季不仅不像往年那样毁了庄稼,而且收成还比往年多了,县太爷的那几亩农田成了池塘,前段时间还捞上来不少大鱼,而且还以比市场便宜的价格卖给了村里的人和城里的酒楼。再有就是最最奇怪的,那涩涩的柿子果竟然也有人买,而且做出来的果脯还很好吃,听说给家里的娃啃的那些甘蔗是可以榨糖的。
总之,太多太多,这京里来的人果然就是厉害,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难得的旬休,天气也不错,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宋茜决定第二天带家里这一帮闷坏了的女人出去转转,其实主要是带郑秀妍出去,早在刚来的时候,因为要采买食材,二丫就曾在县城里逛遍了,卷碧也是闲不住的,时不时的也和二丫出去买些胭脂水粉的。
也只有郑秀妍初来时要忙着后院的各样修葺事宜,管理府中事物,忙完后又是连续的雨天,雨停了又要照顾病了的宋茜,然后又是帮着管理着柿子饼的生产事宜,组织和调|教村里的妇女,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好在以前在宰相府的时候,她是按着大家族主母的规格培养的,对这些事熟悉一下之后也能上手了,又有宋砚在旁边帮忙,并不算太难,只是累了些。这一系列事情下来,导致她来到永定几个月了都没出过一次门。
亏得有郑秀妍帮着,不然宋茜自己还真的忙不过来,而且郑秀妍除了要忙铺子里的事情外,还要照顾他,也不知她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反正宋茜自己是忙得脚不沾地的。
这几个月两人其实是没说过多少话的,宋茜整天要在外面跑,衙门里就不太理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大事,而且这里也不会有谁会举报他擅离职守。每天回到家里的时候都已经是掌灯时分,吃饭洗漱之后几乎是沾到枕头就睡。
郑秀妍通常都会在等他,有时候晚了她就会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因为她自己也是忙碌一整天,所以常常熬不住就趴着睡着了。有好几次宋茜回到房间的时候都见到她穿着单薄的中衣,单手撑着下巴坐在那里,脑袋一晃一晃的,像是要掉下去,偏偏又吊在半空中,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也不知到底翻过几页。
每次说了不要等他她只推说睡前要看看书,说多了宋茜也知道她的固执,索性也就不说了,只吩咐她晚上看书的时候要穿多点衣服。
这一晚宋茜回到房间的时候又看到郑秀妍坐在那里“垂钓”了,无声地叹了口气,他走近她,右手从背后揽住她,左手不动声色地抽出她手里的书本,这动作他已经做了不知多少次了,熟练地很。将她的头靠在自己身前,左臂从她腿下穿过,小心地抱着她到床上去。来到永定后,她越发地瘦了,像是没有重量一样,所以抱着她并不费什么力气。
宋茜将她放在床上后,给她除了外衣,扶着她的脖子慢慢将她放到枕头上,这期间她竟也没醒来过,看来真是累坏了。他自己也熄了灯,上床躺下,才躺下去,郑秀妍就蹭过来,伸手环着他的腰,脸在他胸口无意识地蹭了蹭,找了个舒服的位置继续睡了。宋茜也环着她,调整了姿势,拉过被子盖在两人身上,闭上眼进入了梦乡。
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谁也不知道,反正这么久以来,睡着睡着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