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吧 关注:162,496贴子:601,967
  • 20回复贴,共1

关于坊间传闻“民拜妈祖、官拜尚书”的个人论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九色离罗撰写,转载注明出处。


IP属地:福建1楼2019-07-26 09:42回复
    近日在道教信众中“民拜妈祖,官拜尚书”的流言甚嚣尘上,导致众多善信迷惑不已,不知敬神之日何去何从,故笔者整理查找了这句话的具体资料,来探究这一流言的由来。妈祖在沿海的信仰中源远流长,自然不用多说,而“官拜尚书”的说法并不为很多人所了解。
    在福州,“尚书”指的是本地历史人物陈文龙,乃福建兴化人,初名子龙,度宗为之改名文龙,陈俊卿五世从孙,抗元名将,民族英雄。清朝皇帝又诏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以及“镇海王”,以此保佑航运、渔民,故福州人称陈文龙为“尚书公”。


    IP属地:福建2楼2019-07-26 09:45
    回复
      据笔者调查,陈文龙在抗元斗争中壮烈殉国后,宋、元两朝皇帝并未对他敕封“水部尚书”以及加封“镇海王”一说,至于“册封琉球”更是清代的事,并且明清两朝官制“六部”中更无“水部尚书”,加之非皇帝宗室系统也无以封“王”,如某些记载所说崇祯年间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这不合常理,因为满清入关统一中国后为表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威严,不会拾明皇帝的牙慧也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所以史料记载的明朝“敕封”并不能实现,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全部在康熙统治的时间内,二或康熙二次,乾隆一次;那么清朝沿袭明制,也规定陈文龙可以“旨奉祀典”福建距琉球最近,那么出发前,必定就近先到“历史旨奉祀典”的陈文龙庙祭祀之后启程,或将造像一同前往,祈求保佑,这使得康熙、乾隆帝十分赞尝,所以不惜一次次对陈文龙加以“敕封”以“水部尚书”作为中琉之间的安全庇护神的封号,之后才又加封“镇海王”之举


      IP属地:福建3楼2019-07-26 09:46
      回复
        而作为得到朝廷正封的英灵,“官拜尚书”的说法又从何而来呢,这要从陈文龙被册封的神职说起,首先作为根本的是城隍职,城隍神原是城镇的守护神,后来渐由守护神演变成对应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至明朝,朱元璋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格外敬重,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对应官员品秩,而此京都城隍有:顺天府、应天府、开封府、太平府等。
        清谏官黄六鸿的《福惠全书》中写道,新县官莅境:“于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庙斋宿”以便在梦中请教境内是否有悬而未决的冤案。上任日,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后就任,请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治事务。北宋欧阳修所写的祭城隍文中提到:“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显示了当时官吏们对城隍的敬重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IP属地:福建4楼2019-07-26 09:46
        回复
          从这里看,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城隍并不是神明,而是神的官职,对应于地方行政长官的灵界官员,也有着和行政官员一样的品秩,所以地方官会请城隍共同治理境内,保护一方太平祥和。这种参拜并不具有对于具体神明的信仰,而只是官员间的见礼和对地方前辈的敬重,属于同僚间的合作依赖。
          而陈文龙相比普通城隍又有些特殊,在城隍职外,还有着水部尚书和镇海王的职位,这两个其实也是朝廷册封的官位,清朝每三年科举后,历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台湾册封当地官员。册封团在海上行船为祈求平安,将陈文龙立于船中祭拜。从这里衍生出了“民船拜妈祖,官船拜尚书”的说法。
          但这种说法只是指古时册封团的习惯,对于很少来到沿海的京都册封团,妈祖这样的地方信仰神是比较陌生的,而作为同僚又有着官员品秩的陈文龙,对于他们是更为熟悉的,所以册封团在出海时往往祭拜陈文龙。


          IP属地:福建5楼2019-07-26 09:47
          回复
            那么至此,这个流言的真相就明晰起来了,城隍作为朝廷官制中的一员,对于官员既是同僚又是伙伴,参拜的含义是对城隍官位的同僚见礼,以及对前辈的敬重。而其中关乎信仰的部分并不多,并不是对于居于此官位的人物有什么信仰,即使是远在北方的人到福州上任也会参拜城隍,盟誓双方相互辅佐,保一方太平,即使并不认识居城隍的是什么历史人物,由此可见,这里的新官参拜主要是鉴于城隍的官位,而非对本人的信仰。
            相较于妈祖就有所区别了,妈祖作为沿海流传久远的神仙人物受到人们的供奉,更多是指妈祖本身的而非建于官职上。妈祖于宋徽宗宣和五年敕封“川页济夫人”而得名。至元十五年,元世祖诏封“泉州神女”,赐号“天妃”。大德三年,元文宗加封“泉州海神日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命翰林院拟祭文遣官致祭。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加封“天后”,天妃宫因称天后宫。事实上,元明清三朝都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官建天妃宫庙,而御园惠济祠则是清代嘉庆后皇家祭祀天后的专用祠庙。所以妈祖娘娘也是一直得到朝廷认可和不断追封的正神,在这点上并没有和陈尚书分属官和民信仰的区别。
            由此可见,“民拜妈祖,官拜尚书”这句流言隐藏了诸多的真实历史,给善信刻意营造了“非彼即此”的假象,是其心可诛的,实际上每一个沿海人民都会发自内心的信仰妈祖,崇敬这位充满母性的守护神,而陈尚书作为一方城隍,也是官员们的同僚与前辈楷模,同样是值得尊敬的。
            而这种不明就里的流言,往往搅乱了信徒们的精神信仰,挑拨对立了神灵之间的关系,造成善信们的困扰甚至冲突,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因此小道特意摘明资料,还原真相,希望能够让诸位了解自己的神明,清明坚定自身的信仰,将容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流言在源头处消弭。


            IP属地:福建6楼2019-07-26 09:47
            回复
              大赞


              8楼2019-07-26 14:32
              回复
                神也需要人来封?笑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30 05:58
                收起回复
                  楼主可以开一下私信么,有事想要咨询一下您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8-04 18:13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19 01:30
                    回复
                      吧主,打扰你下,问你个挺严重的事!能私聊我下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8-22 11:5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14 09:57
                        回复
                          学习 国泰民安时大家共用


                          15楼2020-11-30 16:11
                          回复


                            IP属地:北京16楼2020-12-03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