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书归城吧 关注:30贴子:892
  • 7回复贴,共1

(我和小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7-26 01:20回复
    (和风悠悠穿过廊下,展眼又无踪迹。)
    (豫娘娘的小宴设在景阳。因听惯额娘“尺璧寸阴”的训诲,每逢此等被延请列席的光景,我总要早一刻到。见我将出门,伏趴熏笼畔的小狸奴便扑来绕着脚边打转,于是探指摸摸它毛球似的脑袋,一径哄它:)
    “你待在屋里乖乖的呀,回来我再同你顽!”
    (才至景阳门前,一抬颌,倒睇见近前一道影儿,分明很似先两日入宫来陪我放风筝的武熹姐姐。遂也未及多想,只一壁提起裙裾趋前,一壁软了声向她发问:)
    “武熹姐姐——你前儿不是还道今日不得闲到宫里来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27 01:11
    收起回复
      (同姑母、和皇贵妃小叙片刻,未多留,借着更衣的由头退了出来。今日小映去拜谒定贵妃,并未随我前来——若非姑母的缘故,我亦是不愿随意踏足后宫的,与松竹沿着景阳门一处僻静小道折返毓庆)
      (甫踏出景阳门,便听得一声唤。并非是叫我,却随声微微回首看了一眼。是位小公主,娇俏可人地立在那儿。起先并未着意,直至她拎裙上前与我攀谈,才发觉她是认错了人。有些微微诧异,这样近的距离,她竟分辨不出我们之间的差别)公主可是认错了人。
      (微微弯下身,让她看清自己)我是毓庆宫的侧福晋,不是武熹公主。


      3楼2019-07-29 12:20
      回复
        “呀,对不住。”
        (尾音戛然而止,这委实有些丢人了......唔,回头必要到武熹姐姐府上饶她一碟栗粉糕,才好填补我幼小的心上留下的罅隙。)
        “您同武熹姐姐的身形很像,嗳,大抵因为天底下生得好看的人模样都相似罢!”
        (眼眸仍旧轻巧地弯起,示以一个娇气的小姑娘方有的温软笑意。俟储君择定后,东宫里又新选侧妃三人,她当是其中一位了。)
        “我叫舜宜,我额娘是钟粹宫的僖贵妃。那么——您是哪一位侧福晋?”


        4楼2019-08-05 23:06
        回复
          (望见她那样娇小玲珑,面庞上满写着稚气。使我想到了雅利琪,我已许久不曾见过她了。或曾在举宫合庆的宫宴上在庄亲王的家眷中掠见过一眼,可那也是迢迢地一眼。我甚至不确定她是否还记得我。矮下身子,将小公主被风吹卷的鬓发理在耳后)原是舜宜公主,我是穆卢和光,景阳宫安豫皇贵妃是我的姑母。
          (已有太久不曾被称呼过这个名字,甚至连我自己也是,便生出一些怀恋的况味来。听到她的褒赞之词,微微笑着。入宫之后,称赞之词太多,难辨真假,只是她这一句,或许是真的)公主是来景阳宫看花儿的么?


          5楼2019-08-06 11:54
          回复
            “喔,您是穆卢福晋。”
            (稍稍颔首,面上作一回煞有介事的了然状。我尚未踏出过宫门,但也约略知道京畿之内的数户簪缨高闳,除却她与豫娘娘,额娘母家那位正执掌中馈的大舅母亦冠穆卢一姓。)
            “我听人说过一句话,‘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您的名字很好呀。”
            (沉思须臾,到底引出经、据出典,乌珠儿一眨:)
            “是,豫娘娘宫里的槐花最堪看,眼下又备了小宴,我早一时到,便可多赏一时的花。”
            (也有些憾,归去仍有功课做,今日无暇再放风筝了。)
            “您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8-13 16:29
            回复
              (娇女稚声道出史书评论,仿佛纯然无知。世人皆知“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缓,却未必知道后半句——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那方是藏于尘埃下的昭然野心。而我只是扬起三分笑,双眼惯含着春风)殿下的学识真好,正是这个和光。
              (微微偏首,怀着几分打趣心思问道)公主的宜,是哪一个宜?
              (闻言,回首扬颌,示意她从我的角度看进景阳门中。那里正群芳会聚,热闹得紧。)我较公主还要早来些,只可惜东宫只来了我一个,里面宴开正热闹,却无可说话儿的人。
              (支起身子,好整以暇地望着她)殿下可愿与我一起?


              7楼2019-08-14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