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和孩子一起去看最近新上映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影片中涉及的父子亲情、教育方式等话题也引起了家长们广泛的热议。
电影讲的是关于父与子的故事:横跨30年,记录了一位坐过牢的单亲父亲,怎么把一个倒数第一名的儿子,培养成全校第一,并且成为宇航员的故事;
记录了儿子马飞的童年、少年、青春期这三个人生阶段,收获爱与成长的平凡感动。
而在一幕幕的温情背后,却不无犀利地探讨了当下教育界最为争议的难题。
● 鼓励式还是惩罚式?
● 一手包办还是自由生长?
● "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拥有快乐童年"?
剧情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忽略的教育问题。
01
毁掉一个孩子
一句否定的话就够了
《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却因被人诬陷受贿做豆腐渣工程,锒铛入狱。
七年后,马皓文出狱,儿子马飞被妈妈和后爸抚养,已经上初中,可是却变成了一个成绩垫底、逃学、看小说的问题少年。
是什么让当初那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这样?是周围人对他的否定。
● 教导主任当众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 同学给马飞取外号“缺根弦”。
● 连他妈妈都说:“这孩子本来就笨、这孩子就这样,没救了。”
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妈妈常说“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真没用。
马飞就是在一句句否定中,变成了一个"笨"孩子,还差点就沦为打击教育的牺牲品。
幸好马皓文没有放弃马飞,他指责马飞妈妈:“别骂了,一条狗剃了毛都知道不好意思。”
然后抱着马飞说:“不要信你们老师说的话,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在爸爸的信任和鼓励下,马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少年霍金,终于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转。
02
拼爹不是拼钱
而是拼陪伴和言传身教
马飞的妈妈和大部分父母一样,认为拼命挣钱,想办法把孩子送进市里最好的学校就够了。
但是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马飞,别说好好学习,连对生活的热情都没有。
马皓文深知这一点,一出狱就把马飞接回自己身边,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风雨无阻的骑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
虽然住的是昏暗的破房子,吃的是青菜和馒头,但是有了爸爸的陪伴后,马飞看上去比之前快乐多了。
马皓文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装着神奇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真的爱TA。"
马飞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陪伴给孩子的不仅是爱,还有言传身教。
每天晚上马皓文点着蜡烛画设计图纸,马飞就拿出课本学习。
白天马皓文在工地上拼命挣钱,努力工作,马飞也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埋头苦读。
经过2个月的努力,马飞从倒数第一爬到了倒数第五,但是离目标还差很远。
一天被同学欺负和老师批评后,马飞把书包扔在了地上,哭着说:"太难了。这太难了。我真的做不到,爸爸。"
马皓文什么也没说,而是推倒了一个储物柜,对着那些上门赶走他们的人,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
第二天马飞就写了一个纸条放在桌上:"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样,永远都不认输。"
最好的教育不是砸钱,而是陪伴孩子,并让孩子看到我们怎么做。
就像今年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所说:"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有关系,但是和父母的学业、职位没有关系。为人父母自己也要自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03
教育的本质
不是教孩子标准答案而是独立思考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需要我们能开出XYZ的脑洞。"
这句台词是马皓文对着学校老师讲的,触动了那些老师,也打动了观众。
比教孩子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教孩子独立思考。只有拥有思考能力,才能面对人生中各种困难和问题。
马皓文的床头写了一句话:"一直想。"
他也经常跟马飞说:"你的脑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发洪水时,这句话鼓励马飞从洪水中逃出;在2019年太空飞船上天时,这句话又让马飞从太空中顺利返回。
虽然这两段剧情有点英雄主义,但独立思考能力一定是孩子将来核心的竞争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银河补习班》就像宣传语写的那样,既是献给父亲,也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如剧中说的,爸爸是第一次学着做爸爸,教育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这可能值得所有做父母与孩子来思考。
【今托管寄语】
愿每位父母都能用爱和信任滋养孩子,让孩子长出坚强的翅膀,更有底气面对人生的风雨。
电影讲的是关于父与子的故事:横跨30年,记录了一位坐过牢的单亲父亲,怎么把一个倒数第一名的儿子,培养成全校第一,并且成为宇航员的故事;
记录了儿子马飞的童年、少年、青春期这三个人生阶段,收获爱与成长的平凡感动。
而在一幕幕的温情背后,却不无犀利地探讨了当下教育界最为争议的难题。
● 鼓励式还是惩罚式?
● 一手包办还是自由生长?
● "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拥有快乐童年"?
剧情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忽略的教育问题。
01
毁掉一个孩子
一句否定的话就够了
《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却因被人诬陷受贿做豆腐渣工程,锒铛入狱。
七年后,马皓文出狱,儿子马飞被妈妈和后爸抚养,已经上初中,可是却变成了一个成绩垫底、逃学、看小说的问题少年。
是什么让当初那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这样?是周围人对他的否定。
● 教导主任当众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 同学给马飞取外号“缺根弦”。
● 连他妈妈都说:“这孩子本来就笨、这孩子就这样,没救了。”
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妈妈常说“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真没用。
马飞就是在一句句否定中,变成了一个"笨"孩子,还差点就沦为打击教育的牺牲品。
幸好马皓文没有放弃马飞,他指责马飞妈妈:“别骂了,一条狗剃了毛都知道不好意思。”
然后抱着马飞说:“不要信你们老师说的话,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在爸爸的信任和鼓励下,马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少年霍金,终于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转。
02
拼爹不是拼钱
而是拼陪伴和言传身教
马飞的妈妈和大部分父母一样,认为拼命挣钱,想办法把孩子送进市里最好的学校就够了。
但是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马飞,别说好好学习,连对生活的热情都没有。
马皓文深知这一点,一出狱就把马飞接回自己身边,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风雨无阻的骑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
虽然住的是昏暗的破房子,吃的是青菜和馒头,但是有了爸爸的陪伴后,马飞看上去比之前快乐多了。
马皓文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装着神奇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真的爱TA。"
马飞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陪伴给孩子的不仅是爱,还有言传身教。
每天晚上马皓文点着蜡烛画设计图纸,马飞就拿出课本学习。
白天马皓文在工地上拼命挣钱,努力工作,马飞也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埋头苦读。
经过2个月的努力,马飞从倒数第一爬到了倒数第五,但是离目标还差很远。
一天被同学欺负和老师批评后,马飞把书包扔在了地上,哭着说:"太难了。这太难了。我真的做不到,爸爸。"
马皓文什么也没说,而是推倒了一个储物柜,对着那些上门赶走他们的人,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
第二天马飞就写了一个纸条放在桌上:"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样,永远都不认输。"
最好的教育不是砸钱,而是陪伴孩子,并让孩子看到我们怎么做。
就像今年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所说:"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有关系,但是和父母的学业、职位没有关系。为人父母自己也要自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03
教育的本质
不是教孩子标准答案而是独立思考
"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需要我们能开出XYZ的脑洞。"
这句台词是马皓文对着学校老师讲的,触动了那些老师,也打动了观众。
比教孩子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教孩子独立思考。只有拥有思考能力,才能面对人生中各种困难和问题。
马皓文的床头写了一句话:"一直想。"
他也经常跟马飞说:"你的脑子一定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在1998年发洪水时,这句话鼓励马飞从洪水中逃出;在2019年太空飞船上天时,这句话又让马飞从太空中顺利返回。
虽然这两段剧情有点英雄主义,但独立思考能力一定是孩子将来核心的竞争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银河补习班》就像宣传语写的那样,既是献给父亲,也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如剧中说的,爸爸是第一次学着做爸爸,教育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这可能值得所有做父母与孩子来思考。
【今托管寄语】
愿每位父母都能用爱和信任滋养孩子,让孩子长出坚强的翅膀,更有底气面对人生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