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学社吧 关注:97贴子:465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伤寒论》里有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讲述的一种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的辨证施治的方案。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谈何容易!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7-22 23:33回复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7-22 23: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首先,条文先说了太阳病三日,已发汗,(注意,条文中这里是逗号)这里的“已发汗”,我个人理解它代表的不是结果,而是用了发汗的这种方法。但是这里没有说是太阳伤寒还是中风,也就不知道这里是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于用解表的方法去治疗,之后从大角度讲会有两种情况: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7-22 23:33
      回复
        一是汗出适量而病愈(不管是桂枝汤或者是麻黄汤,都不能大汗淋漓)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7-22 23:34
        回复
          二是仍不解,前一种好了就不说了,后一种呢?结合第12条桂枝汤服用的方法看(因为服用麻黄汤的一些禁忌方法是——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法,其实和桂枝汤是一样的),不解者,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过汗了,12条里头的服药方法说了,如果过汗了,病必不除!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7-22 23:34
          回复
            这个时候会根据病人具体的体质有偏寒的桂枝加附子汤的转化或者是偏热的白虎加人参汤的转化,根据情况,选择方剂,正治即可。第二种情况,就是药力不够,虽然采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没出汗,那就结合脉象,密切观察,可以继续服用的,同时还能结合着经络疗法,可以刺风池、风府从而促进汗出。相关条文先列出来,自己先预习。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7-22 23:34
            回复
              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7-22 23:35
              回复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7-22 23: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但是这里的16条,却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正治的措施,而是采取了其他方法,也就是后面说的——若吐、若下、若温针,这样治疗不是正治,因此肯定会出现多种误治而导致的坏病,病不仅不会好,反而会加重的,成了坏病。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7-22 23:36
                  回复
                    这个时候,桂枝汤肯定是不能再服用了,因为已经不对症了。而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最后的12个字啊,必须牢记,这12个字是伤寒杂病论的精华或者说灵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7-22 23:36
                    回复
                      仔细体会,对于灵活运用伤寒杂病论,很有帮助,其实太阳篇乃至整部伤寒论,很多条文都是在说误治导致的各种情况以及应该怎么处理的。这里的误治,可能还会出现三阴的症状(少阴,太阴,厥阴)具体往后再说。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7-22 23:37
                      回复
                        这条注意看几点,还要结合前面的条文看就会明白,桂枝汤主证是汗出恶风,脉浮缓,这里呢?脉浮紧,汗呢?不出汗,其实这里应该对应的是太阳伤寒了,也就是麻黄汤了,因此,当然是不可与之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7-22 23:37
                        回复
                          意思就是说,临床中,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症状的区别点在于脉的紧还是缓,汗出还是不出。另外,骨节酸痛也可以加上,也算是一个常见的区分点。如果用错了,也会衍生出来其他的症状,也就是坏证,一定要注意。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7-22 23:37
                          回复
                            这里略提一下吧,桂枝汤和麻黄汤,其实是一柔一刚的两个方剂,桂枝汤是补法,就如和事老,调和营卫之间的“矛盾”,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调节的过程,既可以从有汗出调节到无汗出,也可以从无汗出调理到微微有汗出。因为这个调节的过程的本质不是发汗,而是调和营卫,营卫你可以把他们看成两个小朋友,他们闹矛盾了,就需要去调解。也就是所谓的解肌,解,有化解的意思,化解营卫之间的不和,是这么个意思。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7-22 23: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而麻黄汤呢,是一种泻法,泻的是闭塞的卫气,就好像在一个十字路口,今天车很多,堵得水泄不通,而旁边有一座大桥,但是平时不让开放,这个时候如果能应急的开放通车的话,车流一下子就泻出去了,路口拥堵的情况很快就能恢复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7-22 23: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