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古陶李氏从元至清,曾进行过修建家庙、修宗谱、修祖坟等宗族建构活动,明代弘治年间、清代道光年间更是达到了宗族组织化建设的高峰,古陶李氏家庙、宗祠可考的共计有六座,分别为:岳壁中截李氏家庙、梁家堡李氏宗祠、河南滑县李氏宗祠、城内李氏宗祠、曹家堡李氏宗祠、苏封村李氏宗祠,现仅存岳壁中截李氏家庙。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岳中枝十七世祖李颖(官至山东兖州府通判)、李颐(官至温州府同知,弘治七年时颐祖六十岁)奉旨在岳壁村中截建李氏家庙,家庙地处岳壁中心的风水宝地,庙址高出地面五尺有余,赐准朱红门廊,前门楼挂有“奉天敕命”之牌,两祖并各建《蟾光坊》、《文奎坊》牌楼各一座,素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五月,族人出资又新置地址,进行重修扩建,增设了东西廊坊,占地面积660平方米。清代有李玉白、李起鹏、李立中、李光峻、李光廷、李常德、李常淳、李九思、李九霄、李九江、李九官、李九英、李九征、李九福、李锡五、李典五、李学曾、李寯英、李焕英、李申蔚等几十人官居六品至二品文武阶,在各枝家谱有记载,部分在岳中李氏家庙道光年刻石上有记载。现今,岳中村李氏族人修缮李氏家庙,以六世祖兵马大元帅李彦哲为始祖,奉供列祖列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城内、梁家堡原各建有李氏宗祠一座,后年久失修,被拆除。平遥城内李氏宗祠原址在城中县治西南,关王庙东,路北,由城内旧枝十四世福祖后裔,系十六世仪祖之裔,十七世祖公才、公伦、公德、公信、公秀兄弟五人之五支子孙合伙营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曾凑款维修宗祠门楼。根据宗谱资料记载,可知城内李氏宗祠最早建祠年代为明代中前期。此外,岳壁中截二枝股嘏祖后裔在河南省滑县原建有李氏宗祠。曹家堡李氏宗祠和苏封村李氏宗祠为十三世福严祖后裔所修,均为小祠堂,曹家堡李氏宗祠被拆毁,苏封村李氏宗祠改作他用。因古陶李氏世代为官,王公侯世袭爵位,出帅入相,父子、兄弟、祖孙相继,人才辈出,兴旺发达,遂平遥民间有“李半朝”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