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吧 关注:7,386贴子:175,415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的一些令人惊喜的研究数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关于金牌、银牌、铜牌
网上有乙肝拿金牌、银牌、铜牌的说法;-----贴吧的一些憨货们连名字都取的含“金牌”,可知对金牌的追逐。
1、金牌:是指HBsAg也就是表抗转阴,也就是临床治愈。目前临床治愈之后,相对比较安全,复发率较低;主要就等着熬cccDNA了,也就是乙肝复制的模板了,也就是乙肝两对半的5阳转阴,因为肝细胞替换周期较长,所以熬cccDNA是个很长的过程,正常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如果cccDNA被完全清除,就和正常人完全一样了;在这个过程如果你其他疾病需要用到免疫疗法,要提醒医生你是乙肝临床治愈;
2、银牌: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乙肝病毒DNA也转阴了或检测不到;
3、铜牌:病毒DNA转阴或者检测不到;
二、目前一些研究机构联合疗法数据:即 干扰素+抗病毒药:联合疗法HBsAg转阴率比单独疗法疗效大幅提高,转阴率高达20%--67%。而单独抗病毒药和单独干扰素HBsAg转阴率都只有2%左右。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Hepatology》的研究论文《A potent HBsAg response in subjects with inactive HBsAg carrier treated with Pegylated-interferon Alpla》
该文以144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ALT水平正常,HBV DNA ≤2000 IU/mL,已实现HBeAg 血清学转换的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毒复制水平,分别给予干扰素或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治疗96W,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48W及96W的HBsAg清除率分别达到29.8% 及 44.7%,HBsAg血清学转化率分别达到20.2%及 38.3%,而未干预对照组48W及96W的HBsAg清除率仅为2.4%,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注:阿德福韦已经被淘汰,被药效更强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取代)
2、香港中文大学最新公开的实验结果:用干扰素配合拉米夫定一起治疗效果远比单纯抗病毒好,根据100个病人的对照试验,一年治愈率从15%上升到30%至35%。


3、一开放性研究OSST数据:
OSST研究发现,恩替卡韦治疗过的慢乙肝患者,长效干扰素治疗48周后,HBsAg清除率可达8.5%,而其中基线HBsAg< 1500 IU/ml的患者,HBsAg清除率可达25%。
最近刚公布的Anchor研究结果也发现,核苷治疗1年,HBsAg<3000 IU/ml的患者,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48周后,72的HBsAg清除率可达26%
NEW SWITCH研究发现,核苷治疗1-3年的患者,HBeAg已清除的,转换长效干扰素治疗48周后,HBsAg清除率可达14.4%,治疗96周的HBsAg可达20.7%,更让人惊喜的是对于基线HBsAg< 1500 IU/ml且治疗24周HBsAg<200 IU/ml的患者,96周的HBsAg清除率高达67.4%。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07-20 00:40回复
    另,陈新月教授所在中心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已使400多例患者获得HBsAg清除,对其中238例已经HBsAg转阴后的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表抗HBsAg转阴后,累计实际复发率为6.7%。在这项研究中,26周内,仅有两例复发(复发率0.84%),大部分复发在第一年随访内出现,52周内共有13例复发,占复发人数的72.2%(13/18)。
    以下是完整的文章:
    陈新月教授:慢乙肝HBsAg清除的稳定性与患者远期预后分析 2019-07-07 10:00
    编者按
    临床治愈,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清除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抗HBV治疗的理想终点。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一篇题为“Durability of Interferon-induce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eroclearance”的研究报告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杂志发表。《国际肝病》特此邀请陈教授介绍研究发现,并分享慢乙肝个体化治疗体会及临床治愈策略。
    研究简介:
    虽然目前HBsAg清除已经作为抗病毒治疗可追求的目标,但稳定性如何、长期预后如何?相关报道罕见。有一些关于HBsAg清除后的复发报道,但因均为小样本或回顾性研究,并且HBsAg清除人群的来源不同,如自发清除、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或基于干扰素治疗,所以复发率差异很大(2.6%~30.8%),需要可供研究的大样本人群来进一步明确HBsAg清除的持久性。陈教授所在中心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已使400多例患者获得HBsAg清除,其中238例知情同意自愿加入长期随访,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基于这些背景,陈教授团队开展此次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探究追求临床治愈的价值[1]。截至文章发表时,238例患者接受平均160周的随访,失访率仅为8.5%。
    一、基于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可维持停药后持久应答
    该研究阐述了HBsAg清除的稳定性及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干扰素(包括普通IFN及Peg-IFN,后者占85%)治疗获得的HBsAg清除稳定性在该研究中得到了数据支持:累积复发率9.66%,其中有两例HBV DNA阳性患者在随后的6~9个月内转为阴性且随访至五年后一直保持阴性,所以实际复发率仅为6.7%。而且判断是否复发依据非常严格的定义。
    最为重要的一项结果是:在对患者长期预后的随访中,包括监测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AFP、B超和Fibroscan检查,截至文章发表时没有一例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应该说,我们追求的临床治愈目标和终极目标与改善预后是相关的,因此临床上追求临床治愈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陈教授也表示,入组患者比较年轻(平均年龄为30多岁)且最长随访时间为八年,据此认为患者不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为时过早,仍需要继续随访。
    陈教授表示,该研究中采用的“复发”定义非常严格:在治疗停止后的随访期间,4~8周的间隔内至少两次检测到HBsAg阳性(<0.05 IU/mL为转阴,≥0.05 IU/mL为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20 IU/mL为阴性,≥20 IU/mL为阳性)。所以,研究得出的复发率结果比较可靠。
    此外,关于HBsAg清除后的“稳定性”评估,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建议随访时间延长至52周。陈教授表示,稳定性的高与低,除与检测的手段有关外,还与评估的时间点有关。在这项研究中,26周内,仅有两例复发(复发率0.84%),大部分复发在第一年随访内出现,52周内共有13例复发,占复发人数的72.2%(13/18),建议确定HBsAg转阴/转换后是否复发的随访节点应以1年为限。
    该研究还有一些新的发现。以往认为,HBsAg转阴后的复发一定是表现为HBsAg阳性或者HBsAg阳性的同时伴有HBV DNA阳性,但这项研究却发现在HBsAg阴性、抗-HBs高水平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HBV DNA阳性。即对复发的定义有了更新和重新认识,而且对后者的机制作了探讨,与HBV S区出现了变异有关。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复发相关的影响因素。HBeAg阳性慢乙肝容易复发,其中核苷(酸)类似物(NA)耐药患者是转阴后复发的高危人群。停药点的HBV RNA阳性可能也是HBsAg复发的预测因素,20例未复发的患者均未检测到HBV RNA,而12例复发患者中有7例检测到HBV RNA。
    二、基于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可为我国慢乙肝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
    陈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结果再次肯定了含IFN方案对于我国现阶段乙肝治疗的重要性,为我国慢乙肝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陈教授认为,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临床诊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一,IFN治疗获得的HBsAg清除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增强了追求乙肝临床治愈的信心。
    第二,基于影响临床复发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如HBeAg阳性、NA耐药的人群。
    第三,实现临床治愈后需要定期随访,该研究提出一年为随访点和安全点,即治疗后至少需要随访一年才能确定其稳定性。随访的密度建议:一年内,应每三个月左右随访一次;一年到三年复发明显降低,可以半年至一年随访一次;三年以后,复发概率很低,可以每年随访一次。
    第四,基于新复发类型,建议重新定义“复发”,将“HBsAg阳性或者HBsAg阳性伴HBV DNA阳性”修改为“HBsAg阳性和/或HBV DNA阳性”。
    第五,建议完善乙肝临床治愈的定义。病毒学抑制、肝功能正常、HBsAg转换、组织学正常是目前临床治愈的标准,但实际上还缺乏对HBeAg的要求。HBsAg转阴的HBeAg阳性患者容易出现复发,所以在实现HBsAg转阴之后,临床定义可能还要更严谨。
    第六,肯定了追求临床治愈的价值。该研究中,HBsAg清除患者的远期预后比较好。“虽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去观察,但我想这些发现可能对中国乙肝追求临床治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适合追求临床治愈的人群及IFN治疗策略
    既然IFN可以实现临床治愈,而且复发率低,那么哪些人群适合追求临床治愈呢?陈教授认为,目前主要是NA经治患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这两类人群的HBsAg清除率比较高,部分初治高选择人群也能够实现临床治愈。
    ⑴NA经治人群:宁琴教授团队的OSST研究[2-3]和任红教授团队的NEW SWITCH研究[4]都做了这方面的探索,在NA治疗后,实现HBV DNA阴性、HBeAg低水平甚至转阴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HBeAg转阴、HBsAg转阴。“我觉得经治患者,尤其是NA经治患者的优势人群是争取HBsAg转阴比较合适的人群。”
    ⑵非活动性携带人群:北京地坛医院谢尧教授做了相关的研究[5],HBsAg<100 IU/mL和HBV DNA<100 IU/mL患者接受72周IFN治疗的HBsAg清除率可达到65%。陈教授团队也进行了相关开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6],纳入更为难治的非活动性携带者(HBsAg<1000 IU/mL和HBV DNA<2000 IU/mL),给予48~96周IFN治疗,HBsAg清除率为44.7%。“我们可以根据12周HBsAg下降是否能>0.3log10IU/mL和转氨酶水平划分优势人群、预测清除率,如果均为阳性预测,则清除率可以达到80%。”
    不同研究采用的“优势人群”定义可能不同,但并不矛盾,目前看来都是对IFN反应好或者HBsAg比较低的人群。关于预测,除以往的节点分析外,陈教授团队还提出了区间分析[7],例如48周时HBsAg<1000 IU/mL人群,进一步划分为<10 IU/mL、10~100 IU/mL和100~1000 IU/mL三个区间的人群,可以发现HBsAg水平越低的区间患者越容易获得转阴,“将节点变成区间分析,可使得预测更精准”。
    至于临床治愈的治疗策略,陈教授建议采用基于IFN的个体化治疗,即以NA为基础分阶段使用IFN,如IFN序贯或联合、单药延长或联合延长。无论是OSST研究、NEW SWITCH研究,还是谢尧教授的研究和陈教授的研究,HBsAg清除都离不开IFN,特别是Peg-IFN的作用。“我想在现阶段新药没出来之前,Peg-IFN明显要比NA在HBsAg清除上有更多的优势。”
    结语:
    临床治愈(HBsAg清除)目标与抗病毒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终极目标保持一致,值得我国慢乙肝治疗继续追求。含IFN方案治疗可使优势人群实现临床治愈,且HBsAg清除在停药后的长期随访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所以,基于IFN的个体化治疗是现阶段慢乙肝治疗的重要策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9-07-21 11:34
    收起回复
      目前最值得期待的新药是Repcilor公司的REP2139,在二期临床阶段,二期试验数据是90%患者迅速降低了HBsAg,并且完全控制cccDNA,大幅减少cccDNA,也就是能快速临床治愈乙肝,并快速彻底治愈。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7-30 19:54
      收起回复
        新药REP2139公司名字打错,是Replicor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7-30 20:59
        收起回复
          想上短效,长效压力,楼主给点建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12 21:15
          收起回复
            长效的比短效要好,价格差那么多,不一样。


            IP属地:河南8楼2019-08-27 21:31
            回复
              我打3个月国产长效干扰素,dna从5次方变成2次方,表抗原由5200多到1700多,医生又开了晴众的替诺福韦,说联合治疗,我不想吃药,应为现在干扰素副作用大,担心吃药会更加。楼主给点建议,还有吧里战友联合治疗的多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9-04 10:52
              收起回复
                早期肝硬化能打干扰素吗


                11楼2019-10-15 17:08
                收起回复
                  楼主,请教个问题,我打干扰素之前1245阳性,是不是意味着病毒变异?病毒变异用干扰素治疗,即使转阴了,复发几率很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1-03 20:58
                  收起回复
                    派格宾用药三个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1-08 20:08
                    收起回复
                      吧主,我打了6针派格宾长效,表抗,跟E抗原完全没变(还是2.1万表抗跟1400 E抗原) 病毒还高了一次方,转氨酶从210,降到140,是不是单用干扰素效果不佳 需要联合用药吗。 现在是第六针


                      14楼2019-11-26 14:33
                      收起回复
                        楼主,我表面抗原2.2,DNA少于100,没用过药,成人感染的,干扰素几率有多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2-03 17:25
                        收起回复
                          楼主大大,帮我看看我的这个检查数据表,目前一直在吃TDF,现在医生建议我打长效干扰素加TDF联合治疗,但是我担心副作用(好像还挺严重),我现在26,没结婚,没女朋友,你有什么建议吗,我现在的情况是否应该继续猥琐发育,等新药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2-06 10:39
                          收起回复
                            北京佑安的刘慧教授也搞过“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治慢性乙肝”的课题,不过我觉得水平很大。


                            18楼2019-12-09 20:45
                            回复
                              打错了一个字,将后半句的“水份很大的”份“错打成了”平“字。


                              19楼2019-12-09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