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煜翡翠吧 关注:9贴子:42
  • 0回复贴,共1

死你的珠宝优化!原创: 芭珠姐 如果提到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死你的珠宝优化!
原创: 芭珠姐
如果提到红宝石和蓝宝石的热处理、祖母绿的注油、珍珠的染色,你是不是会感到胸有成竹?对于这些经常出现的处理方式,通过我们多年孜孜不倦的科普,大家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
然而问题来了!有一些宝石偏偏不走寻常路,用那些并不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来一场改头换面。这可就有意思了,它们采用的优化处理方式和可能漏洞很大,但却常常因为人们本能上的忽视而侥幸蒙混过关!你说气不气人?
不过没关系,我们怎能被这些雕虫小技所迷惑?现在芭珠姐就来为你做一场大揭秘,让这些隐藏起来的优化处理方式无处所逃。
我们挑选了曾经在市场上出现的典型刁钻小骗局,马上给你揭秘其中的弯弯绕绕。
主人公:粉钻
惯用整形:高温高压改色处理
实际整形:镀膜
这个0.85克拉的粉钻一开始经过DTC的研究中心的检测,检测结论为经高温高压处理改色。然而后来在GIA实验室经过仔细检测后发现:咦?怎么没有高温高压处理的鉴定特征呢?最后才发现原来它是采用的镀膜处理!
✪鉴定放大镜:用显微镜放大检查,该钻石亭部靠近腰部的位置,可以看到膜层有一定程度的脱落和磨损。
主人公:坦桑石
惯用整形:热处理、辐照处理、镀膜处理
实际整形:亭部镀膜处理
图上这5颗0.39-0.82克拉的坦桑石的处理方式相当狡猾,专家们显示发现它未经热处理,然后再检查发现也没有经过辐照处理。那会不会是镀膜处理呢?嘿!观察宝石冠部也并没有镀膜的痕迹。
然而端倪却藏在了宝石的亭部,商家没有在明显的冠部做手脚,而是选择亭部,很容易让人在鉴别过程中忽略这样的细节。你说是不是太阴险了?
✪鉴定放大镜:坦桑石的亭部棱线处磨损,形成蛛网状的图案。
主人公:珍珠
惯用整形:染色处理
实际整形:热处理
珍珠的处理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一定是经过染色,然后就开始集中在寻找颜色富集现象了。这3颗金色珍珠完全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弱点,跳过染色处理而选择热处理。
仔细检查这3颗金色珍珠表面,颜色均匀且没有较多瑕疵者看不到颜色富集的现象,染色处理特征并不明显,然而最终经过仪器测定发现为热处理。
✪鉴定放大镜:在瑕疵较多的地方发现了橙色富集。
主人公:欧泊
惯用整形:拼合
实际整形:染色处理
这些紫色的欧泊体色很鲜艳,在2011年刚进入市场时,据传来自墨西哥的新矿床,但是放大检查能看到指状色斑,显然产自埃塞俄比亚。颜色则是通过染色而得来的。
✪鉴定放大镜:把它泡在水里三天三夜,颜色就没了。
好了,看过这些狡猾的优化处理办法,是不是心理特别忐忑,如果才能避免买到这些经过少见的优化处理方式处理过的宝石呢?我们现在就来为你送上大招!
1
购买宝石时索要正规机构的鉴定证书,这一招几乎可以让你避免所有的雷区,无论经过怎样的优化处理方式,证书上都会标明清晰。
2
如果遇到没有证书的宝石,你需要考虑价格是否与品质相符,如果品质极佳,价格却出乎意料地低,那么很有可能存在玄机。
3
例如镀膜、染色等优化处理方式其实并不高明,完全可以通过肉眼来鉴别,买珠宝时,仔细观察宝石的侧面,切割棱线以及细节处是否存在漏洞。大多数不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其实漏洞很大,用心观察看到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提高警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18 05: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