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这是一个架空的时代。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攻克汉中,最终击败了汉王刘邦,诸侯咸服,奠定了自己的霸权。公元前200年,项羽率五万大军西征,灭亡了大夏;公元前199年,击败孔雀王朝军队。西楚霸王在西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威名。在西边的安息人看来,项羽是恶神阿赫里曼降临;犹太人则把项羽征服视为自己复国的希望,称项羽为“东方弥赛亚”。公元前198年,安息人和塞琉古人组成联军,与项羽西征主力决战,项羽大胜,却在战斗中负伤。为了对抗安息人的残余势力,项羽决定联合犹太人。他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度,宣布这是犹太人新的应许之地,史称“第三圣殿王国”。在寻找犹太代理人的过程中,一位叫做约翰的犹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约翰自称是童贞圣女杰里米所生,是真正的先知,并展示了许多神迹。最终被安息当局钉死在十字架上,却在三天后复活。大批犹太人改宗约翰创立的十字教。项羽找来约翰的十二门徒,将第三圣殿王国交给了他们。项羽征服打通了西域,建立了一个伟大的西域霸权。在项羽建立的第三圣殿王国,佛教徒,十字教徒和拜火教徒生活在一起,共同尊奉征服者项羽的命令。为了安抚新征服的第三圣殿王国,项羽研读了很多佛教、十字教和拜火教的经典,思想渐渐被它们所吸引。
公元前197年,项羽病重。临终前,项羽宣布自己同时皈依佛教、十字教和拜火教,人们急切地询问继承人是谁,项羽却一言不发,以手指天而亡。项羽去世时,他的爱妾虞姬已经怀有六个月的身孕。一个遗腹子显然不足以服众,再加上项羽改宗外邦信仰的行为早已触怒了国内的诸侯王。新一轮的战国开始了。
公元前177年,经过一轮大吞并,中土林立着七大诸侯。此时,项羽的遗腹子项宪成年,依靠着第三圣殿王国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再征服。公元前175年,项宪攻克长安,公元前173年,项宪攻克洛阳,公元前170年,项宪击败诸侯们的联军,再度奠定了自己的霸权,人称“西楚小霸王”。为了感谢第三圣殿王国的援助,项宪与父亲一样,同时皈依了佛教、十字教和拜火教。中华传统的诸子百家纷纷劝说项宪既要为中土之君,就当改信中土之说。项宪邀请诸子百家和西域三教的高人在京畿洛阳展开辩论,史称“京畿论道”。京畿论道上,双方言语不通,互相不能说服,最终演化为一场格斗之争。泰西三教不事武艺,在诸子百家的拳脚下纷纷溃败。项宪勃然大怒,甚恨诸子百家羞辱自己的师父们,命军队包围会场,射死了前来论道的诸子百家高手,并放火掩盖暴行。论道结束后,项宪下令搜捕诸子百家,并搜寻其学说予以焚禁。愤怒的诸子百家的残余势力秘密来到洛阳集会,制定了刺杀项宪的计划。
一个月后,就当国内局势一片大好,即将统一之际,项宪神秘地遇刺了。据说,刺客是一名墨家侠客。项宪遇刺后,国内局势再度变得波诡云谲。中土势力拥戴项宪的堂兄,已经60多岁的项他为楚王;项宪的王位则由他年仅一岁的儿子项无忌继承,被迫退回关中。诸子百家在京畿论道中损失惨重,不得不投靠未被项宪彻底征服的剩余几个诸侯王。经此大乱,四周的异族都对中土虎视眈眈,中华大陆风雨飘摇......
当前局势:
西楚王国:项宪独子项无忌被项宪部下拥立为西楚霸王,盘踞在关中和西域。信仰佛教、十字教和拜火教。第三圣殿王国见项宪败亡,已经闭门自守,不再支持项氏家族。
东楚王国:君主:项宪堂兄项他,盘踞在京畿和淮扬。受项氏家族旧臣支持,信仰儒家。
燕王:君主:臧广,盘踞在河北,信仰阴阳家。
塞王:君主:司马邯,盘踞在川蜀,信仰法家。
齐王:君主:田敖,盘踞在江南,信仰道家。
韩王:君主:韩孟,盘踞在荆州,信仰墨家。
匈奴:盘踞在辽东。
诸蛮:盘踞在南蛮。
中土武林,兴起于战国,鼎盛于楚汉相争,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汲取源泉,到项宪二次征服时,江湖已有雏形。然京畿论道一场大火,将武林的巨擘新秀统统化为灰烬,江湖几乎绝灭,只剩下几条漏网之鱼和关于武功的断片残章还留存于世间的某个角落。中原武林的最高成就,乃在于当各门派齐集京畿论道时,曾在论道开始前互相切磋,并把当时的武学集结成一本《诸武经》。江湖传言,京畿论道大火起时,为了保证武林传承,几位高手将《诸武经》分为九份,各自带离逃生,之后便下落不明。这场武林浩劫之后,只有京畿郊外的仁乐庄还能勉强维持公开存在。仁乐庄是由孔子的徒弟曾子后裔开办的,将儒家的仁学融汇到拳脚功夫之中。人们都说,仁乐庄庄主曾卢手中,就有一份《诸武经》的残片,但曾卢始终否认。曾卢与东楚国君项他有结拜之一,因此项他一直保护着仁乐庄。不过仁乐庄早已停止收徒,曾卢公开放话,就让所有武学在他手上终结好了。
京畿论道虽然绝灭了中土武林,却让江湖的种子在中土之外生根发芽。泰西三教深记自己吃了不会武功的亏,将自己的教理融入格斗技艺,开创了西域武林。就连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诸蛮也受西域武林之启迪,分别以骑射和巫鬼为基础,开创了自己的武学体系。
公元前170年冬,饱经蹂躏的中土难得地有了一丝宁静,一切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