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战役——苏联进军】
1921年6月1日,俄共(布)中央远东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部、远东共和国政府和第五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四方代表举行了联席会议,讨论对外蒙古的政策问题。会议的总结性决议案写到:1 蒙古战役对于显示远东共和国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对于保障我们的后方、作为……培养中国和……都非常重要。2 目的是彻底消灭恩琴……‘肃清’库伦和边境地区……;3.政权必须是本民族的,而不是苏维埃的,并以蒙古不独立而……。莫斯科方面表示赞同这场会议的决议。
恩琴白匪军由于受到了奉系的重创,导致他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计划而采取守势,并遵照日本方面意思与孙烈臣达成“默契”,保持现状,毕竟如果恩琴被击败了,张作霖肯定也会站不住脚。苏军早已完成战备,于6月2日发起了对恩琴部匪军的进攻。6月3日,两军在恰克图南交战,由于恩琴部被孙烈臣重创,导致涅伊曼将军率领的步兵第35师轻而易举地便把恩琴击退,恩琴被迫退守库伦。6月3日夜,根据西伯利亚驻军副总司令的训令,涅伊曼指挥的苏联远征军中的骑兵第5师和步兵第35师第103旅沿买卖城—库伦大道实施进攻。苏联即将进军库伦。
库伦是外蒙古首府,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俄国大军进占库伦将耸动国际视听,必然会引起与中国的国际纠纷。于是苏俄和远东共和国先采取外交行动,为俄军进占库伦寻找理由并制造相应的舆论。在击败恩琴之后的6月4日,苏俄外交部长契切林致电中国外交总长称:苏俄政府“现唯一之主义,在尊敬中俄两国主权,以去除公敌,此公敌即白军领袖恩琴是也。现白军聚集蒙古中央,以抵御俄军及华军,军事日形扩大,致使俄军不得不经过蒙古边境,以与彼战。查俄军与恩琴作战,实于中国有利而无害,俄共和国为协助中国起见,去除匪徒,而保存中国主权,此为俄军与恩琴作战唯一之原因,一俟大功告成,俄军即退出蒙境,俄国政府以为恩琴亦为中国之敌,此次与彼 作战,实足增中俄两国之睦谊,而益臻亲善也”。6月5日,在赤塔出版的《远东共和报》登载了远东共和国外交部长优林致中国外交总长的一件公文。该公文首先对中国政府进行了严厉指责,说谢苗诺夫、恩琴等部俄国白党被苏俄和远东共和国军队打败以后逃到中国,有些旧俄白党得到中国东北地方官员帮助,得以在海参崴等地继续从事反对远东共和国的活动;有些旧俄白党聚集于中俄边界中国一侧,时常窜入远东共和国境内骚扰;恩琴白匪军时常窜犯远东共和国领土,引起流血冲突;远东共和国政府屡次向中国政府交涉,指出恩琴白匪军的行动是谢苗诺夫集团反苏俄和远东共和国计划的组成部分,但是情形无有改变,谢苗诺夫党羽仍在中国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满洲里、库伦等地进行种种阴谋活动。优林的公文指责中国政府不注意远东共和国的利益,在中国境内给谢苗诺夫党羽提供栖息地,并未采取切实措施禁止旧俄白党恫嚇边界上俄国人民的行为,指责中国政府从根本上违反了自己对于远东共和国敦睦结好之宣言。 在提出上述一大篇指责之后,优林代表远东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并就下述的六个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质问:
1外蒙恩琴扰乱,害及中俄两国,中国政府有无确实办法取缔之意。
2恩琴、谢苗诺夫利用中东路运输军械、军粮及军事上一切设备物品,中国政府是否有确实办法,禁止该党运输之意。
3恩琴、谢苗诺夫以满洲里、齐齐哈尔及海拉尔为根据地,中国政府是否有设法铲除之意。
4中国政府是否有禁止谢苗诺夫、恩琴招兵之意。现远东政府闻得中国政府,于实际上不仅无设法禁止,而中东路反协助该党。
5查谢党及居住北京、天津、上海、中东路沿线之各党羽仍有联络,并未断绝关系,均有公文可证。若辈行为,岂仅害及远东民国,即中国亦受害不浅,现中国政府是否有取缔此种行为之意。
6居住中国领土上远东民国之仇敌,不惟有害远东人民之利益,且同时亦为华民之仇敌,中国政府有无毅力扑灭之。
苏俄外长契切林关于苏俄将出兵外蒙古腹地的来电是6月6日到达北京的,但北京方面则于6月8日致函蒙疆经略使张作霖,转告苏俄外长契切林6月6日来电内容,告知他外交部对苏俄出兵外蒙古已婉言谢绝;接着指出“来电系通知性质,并非征求同意”,从俄军在新疆、外蒙古边境的动向来看,“似俄军逼近边境,非空言所能抵制”;手中无兵的北京政府只 能乞求张作霖:“事关边计,应如何预筹防维应付之处,谅荩筹在握,必已计虑及此”。此时,苏俄红军正在向库伦前进……
效果:中苏关系大幅下降。吴佩孚,张作霖玩家于8月13日23:59之前回应(包括回复优林质问)。
(没发出来我再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