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路吧 关注:37贴子:118
  • 3回复贴,共1

【放下/原创】真心大冒险2之心学的适用范围:寒士崛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19-07-13 08:02回复
    回顾1:义理之学到了明中后期变成心学具有革命性。随着明朝灭亡,心学造就志大才疏之弊被检讨,加上满清的限制,朱学中的小学特质复兴,新学问而日益注脚化。这个传统我感觉一直延续至今:明末心学被乾嘉学派推翻——>五四新思潮中整理国故延续旧学——>90年代保守主义思潮推翻80年代自由化思潮。
    心学崛起,个人感觉不乏这个原因,就是明清中央一级考试第一名400多人里贫寒出身比重大增到了一半以上。贫寒出身,寒窗数十载,更靠的是玩转宋学四书五经,甚至浓缩到四书,这个路线来自宋神宗,苏东坡有感于当时的科举改革,说【昔者(唐至北宋熙宁变法前)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求道就是追求义理,先不说谁难,求道只需要认准某个类型的经书,杂学至少要诸子兼通。比起宋-元以来让经术定于一遵的科举,之前那种需要杂学的科举更利于有一定出身的士子。贫寒意味着家学渊源匮乏,科举考什么学什么,一般不考就不学,从这个角度看,一味求道对贫寒学子更方便,杂学对有家学渊源的人更有利。打个比方,像今天的高考,限定考教科书的内容对贫寒学子更方便,如果考人的创造力、综合素质,乃至对社会上某一方面专业事务的基础,那显然对家庭环境支持的人更有利,耳濡目染的比较多,要是家长有意识的去培养,那竞争力更强。一个明白人的老师肯定清楚,不要说什么专业上的童子功,很多学生对初心一无所知,入组织只是为了图取个人名利,同学间把爱国当成愚笨的象征,对党政机关的主要印象是警察………这种现象大量出现在普通贫寒学子身上。那又怎么样?八股化更有利于社会公平~!!这种情况下不要你综合素质,记诵能力很重要,我相信宋濂的情况不普遍:【余幼年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借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盖浙西多豪族,更多的是欧阳修这种【予少家汉东(投靠湖北随州的叔父),汉东鄙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靠桐城派作家吃饭的刘声木自称:【家本窶人,并无书手,只字均须自记。】有些有天分的儿童依靠周边读书的豪族遍观群书,却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大量这种豪族,群聚效应主要在华东特别是东南地区。故知欧九何以被同时代人嘲笑不读书,盖有先天缺陷。科举扩招、题库框定,人们上位往往靠死读书,代人论说,或许公知会批判应试僵化什么的,可是为了社会公平,这些代价肯定要付出。北宋初赵普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欧九学陋为文,王安石不认可,说诸君这是不读书;张居正认可,说大抵古今名臣能成大功业者,只是一个实心为学,虽半部论语,而其用无穷。不必记问之博,实心为政,只谨守法度,而其利无穷。云云。心学能在这个时代崛起,它肯定顺应了这个阶层流动性增强的时代。心学从儒学中的问学篇目论语孟子及禅宗这种市井宗教汲取营养,更讲究悟性,对经术造诣要求不高。所以在明朝他一度是革命的。


    IP属地:福建2楼2019-07-13 08:03
    回复
      心学变成志大才疏之前,心学是什么情况?
      明太祖问诚意伯刘基:【当今文章,谁为第一?】刘基答宋景濂,也就是方孝孺的老师。宋濂、刘基、方孝孺并称明初三先生。他们的意见权威性很高。宋濂《文原》指出:【六经者,本与根也。六经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韩愈)次之,欧阳子(修)又次之,此固国之通衢,可以直驱圣贤大道。】
      第一位,孟子也是阳明心学的思想根源,孟子主要观点,人的四端也就是礼义廉耻先天存在,不用后天学习,更直接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与之相反的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引导。他们后学的结局,孟氏徒党在野,荀氏徒党产生秦相李斯、秦政的大理论家韩非、汉相张苍等朝士,毛爷爷在五六十年代指出过:【孟子一派主张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对秦始皇(按:毛爷爷自称马克思+秦始皇);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晋文,秦始皇也算。所以他并不坑荀子一派的儒,也不焚荀子一派的书。】荀子纵然教出法家,而合乎孔子有教无类之旨。东周三大儒里,孟子的后学表现最差,最不能体现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孟子学说大概降调了一千年。这是宋明大儒的共识,只支节认知有所不同。如明朝人庄元臣说:【大抵文章自《孟子》而下,即已挟方术而著书。但家私其方,人秘其术,各立门户,以相誇诩,顾览者未加察耳。】可以用扶苏说秦始皇要坑杀的关东方士皆诵读师法孔子来理解,意思是儒术在孟子之后混入了很多异端私说。我用一句话归纳儒家史观:三代及以前是彼岸世界,之后礼崩乐坏,我们处于其中,我们要寻回遗失的美好。荀子及其弟子让儒家变得比较进步主义,到宋朝又转了回来,文章自《孟子》之下如何如何不行、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之前的都不行、孔孟死后道不传,所以六经之外首学孟子,然后学韩愈。这样,孔子曾任大司寇上卿主政鲁国(上卿爵位相当于正国级)、子夏是魏文侯师(即后世的帝师)、荀子主持稷下学,唯独孟子【以儒道游于诸侯,不肯枉直寻时君,谓之迂阔,退而论集,与弟子疑难答问,著书七篇。】虽然在游说诸侯的过程中【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排场很大,但是他既不能像孔子掌实权,也达不到子夏和荀子为魏国秦国培养法家人才的宗师地位。我判断这与孟学在三大儒中民间情怀最浓厚有关;第二位,韩愈和孟子一样不达于时君。非隐士,因为坚持自己主张,不为潮流所容,林纾指出:【昌黎三上宰相书,极为张子韶所讥(南宋状元张九成)。鄙见战国及汉初,上书言事者,或籍以进身,比比而是,不足深异。盖与常人言,当动之以利害,若以古义相责,良非时相所及(意即韩愈的进言不达时宜,如同孟子劝诸侯推行仁政那样)。昌黎时方二十八岁,文字稍纵,怀才不遇,间有人叩以文章,则昌黎报书,其语必与仕进相关系。……而抱道自高,不为时赏,又胡能言乐?】此理亦可用于孟子。韩愈提倡文以载道,后世延续之,就道是什么,解读不同。文天祥阐述正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明初教育工作者曾鼎指出:【文所以载道也。道之大者,极乎天地造化而无外;道之小者,入于事物细微而无间。凡道之所在,大小无不以文而载。故文非道则无其实,道非文则无以著。】所以气就是道,文要反映这个道。有些文不能反映道,比如像苏东坡说的:【士之不能自成,其患在于俗学。】或者如宋濂说的:【余之所谓文者,乃尧、舜、文王、孔子之文,非流俗之文也。(按:这些圣王圣贤几乎没有创作!!)】,那自然也要有些文反映道,来消弭不能反映道的文造成的负面影响。剩下的问题是道怎么体现,韩愈的《原道》引《大学》为核心价值观。朱熹说他对大学最用功,论语孟子中庸不怎么用功,而王阳明学说本于孟子。科举用朱注四书出题,朱熹的《大学》序列为格物致知、诚心正意,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王阳明就反过来了,他认为:【《大学》工夫及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个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诚意之极便是至善。】朱熹则认为:【《大学》之序,将欲明明德于天下,必先正心诚意。而求其所以诚意者,则曰致知格物而已。】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然后正心诚意,王阳明强调正心诚意先于格物致知,这个差异非常重要,这就是先学习再明理,和先明理后学习的差异,也就是先学做事后学做人,和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差异。先学做事后学做人的负面影响是变成螺丝钉,而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负面影响是志大才疏。那么韩愈属于哪类?韩愈没有提格物致知:【传(即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姑且推定韩愈倾向于心学。两宋鸿儒喜欢讲道学,景仰韩愈的《原道》《原性》,【以韩、欧之文便于蹈虚也。既宗其道,复法其文。】按照刘禹锡【八音与政通,文章与时高下。】理论,再看刘师培用诸子来划分各个时代的标志性文风:【要而论之,西汉之时,治学之士,侈言灾异五行,故西汉之文,多阴阳家言。东汉之时末,法学昌盛,故汉、魏之文,多法家言。(西汉之文,无一篇不言及天象者。三国之文,若钟繇、陈群、诸葛亮之作,咸多審正名法之言,与西汉殊。)六朝之士,崇尚老、庄,故六朝之文,多道家言。(如葛洪、孙绰/兴公、王羲之/逸少、支遁、陶渊明、陶弘景之文,皆喜言名理,以放达为高。齐、梁之文亦然。)隋、唐以来,以诗赋为取士之具,故唐代之文,多小说家言。宋代之儒,以讲学为相矜,故宋代之文,多儒家言。明末之时,学士大夫多抱雄才伟略,故明末之文,多纵横家言。近代之儒,溺于笺注训诂之学,故近代(清)之文,多名家言。】主流帝国里,宋的散文最儒家、书院讲学最儒家。宋-明倡导义理之学,义理之学宗孟子,所以宋濂说合格的儒家在六经之外首要宗孟子。但是我们知道之后的学问一般受之前的影响,之前的文风是西汉阴阳家+汉末法家+六朝道家+隋唐小说家,大都很玄乎,法家提供三纲,阴阳家道家小说家提供思辨与俚语,被宋之后复兴的儒家所吸收兼并,形成了义理之学,这个义理之学具有重视纲常、思辨、通俗化表达(如语类传习录)等特点,有没有,完美契合。他们有发展过去学说的一面,又抬出孟子来供奉,这肯定是因为孟子学说对时下流行的佛道学说有较强的对抗与稀释功能。我举几个例子,孟子的民粹观点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普世价值更适合公知讲学、强调四端先天存在万事皆备于我反身而诚更贴近义理学扩大认识论外延涵盖本体论、与孔子述而不作相反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更加解放思想与开疑古先河、士无恒产有恒心更适用于寒门科举时代,等等;第三位,欧阳修是著名的读书少的文坛领袖,时人谓:好个欧九!可惜不读书。这个特点还体现在赵抃等其他反变法派身上,所以王安石初任参政,恨朝廷端坐诸公不明义理,一日谓之曰:【君辈坐不读书耳!】赵抃反驳说:【君言失矣,皋、夔、稷、契(舜帝四大贤臣)之时,有何书可读?】赵抃持的论,是反历史进步主义的,就是说上古的经验可以套用到现在。上古贤臣为什么不读书可以成为贤臣?他们觉得就像孟子说的,礼义廉耻四端先天存在,把握住那个先天的道,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毕竟半部论语治天下嘛,只要有一个实心为学,半部论语其用无穷。所以当初商鞅和保守派廷辩,他要说三代不同法,上古其实都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一样?其实孔子也是这个观点:三代相损益。孔子也强调学习,如【不学诗,无以言。(按:东周政府采集地方民意,提炼润色,做成诗三百,可用于外交场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按:逻辑上,作,可学可不学;述,则一定要学习)】【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元朝南派大儒吴澄分析朱陆差异:“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静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问学之功即格物致知,尊德性为主即诚心正意,这样看,朱熹近于孔子,陆九渊王阳明近于孟子)】。所以在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这一点上,孔孟不能并列,孔子和荀子重视学习的程度高于孟子,孔子和荀子的弟子的成就也比较类似,你听说过孟子有哪个直系徒弟成就大功业吗?老师是否成功,相当程度上看弟子。孟子不是成功老师,我想,跟孟子阶级斗争思想激烈有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视君为寇仇……(按:此齐国理论。齐国末代君田建和雍门司马的对话中,田建承认君主地位次于社稷。朱元璋令翰林编的精选专辑《孟子节文》,删除民贵君轻论。民>社稷>君主,实乃古代民粹主义。如果是社稷>民>君主,则为社会主义,当然,操作上社稷需要君主来操作,君主会凭借第一位的社稷而越过民)。孟子徒党在秦末被荀子徒党干掉。西汉尊的儒,明的是孔子,暗的是荀子,所谓二千年荀学,这两个儒都重视后天,反映在学风上,汉、宋差别甚大,宋朝士子喜欢自己开宗立派、标新立异,不愿一味作古人的注脚,如【汉人说经必有师承,非此则共相哗讦之(意即不属于我这个师承的就驳击对方)。唐以声律取士,宋行新经义,令人不得违异(因为宋朝人喜欢违异,喜欢自己创立新说,朱熹说王安石颁行新经义虽然解读不对但用意在统一儒术是好的),明局于八股,此又功令之不自由者也。(意即明朝让学子局限于宋学八股)】【宋人好为过高之论,其非班马之手,稍讲风韵者,辄诋为齐梁小儿所作,故其时风气,日趋于虚矫,而尚驰骋一派,尚演迤沖融又一派,无言枚、扬丽则之学者,间或有之,亦寥落如辰星。(意即宋的散文喜欢模仿古文,缺乏西汉枚乘、扬雄那样美丽典雅的辞赋,就算有,也是几颗星星的光芒而已。顺便一提,古文和楚辞导自战国,后世古文走李斯左传司马迁的传统,辞赋走屈原楚辞的传统)】【(南宋)今人为经义者,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心粗胆大,敢为新奇诡异之论。】【近日真的读书人少,也缘科举时文之弊也,才把书来读,便先立个意思,要讨新奇,都不理会他本意着实。】【自北宋以来,人不读书而习安石之经义,故文章芜陋,而非毁古人者得其志焉。(指非难、毁谤古人的学说得志,抨击部分义理学)】【宋末之文流为语录。又有江西一派,好作险怪不了之语,务异于人。(务求标新立异)】强调师承和强调发高论的区别,师承背后是大族谱、大家族延续,发高论背后是乱世迁徙、新兴家庭崛起。在学问方面宋朝实为第二个战国,关于士大夫喜欢自己立意一事,韩非指出:【孔子、 墨子俱道尧舜而其取舍不同,皆自谓为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这话同样可套用在宋朝各种学派上,就是说诸子都说自己对圣人的解释最正确,可是圣人已逝,谁来仲裁?不如自行立意。明清主流意识形态大抵继承宋的闽学道统,对于喜欢发高论的那一面,用八股囚禁住。闽学宗师朱熹有重视小学、格物的一面。反明末心学膨胀之风的乾嘉学派实为闽学精神的再延续。


      IP属地:福建3楼2019-07-13 08:04
      回复
        以上是血肉版,
        以下是简版,心学成势的前提条件:
        0.战国时代,孟子不敌杨朱、墨子,返身而诚,开发出心学的雏形。
        中唐时代,韩愈不敌佛法,返身而诚,把孟子以下显学视为异端。接续孟子衰败的道统。
        但是孟子韩愈在当世都没有多大实权和定于一遵的学说影响力。明初的宋濂-方孝孺师徒势力很大,门生故吏遍江南,宋濂-方孝孺接续了孟子、韩愈的学说。明朝心学开始孕育。
        1.理学家强推四书,客观上倒果为因。以后人们理解儒家普遍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开始,而不是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开始。通俗化的孔孟语录大行于世。
        心学固然和理学在格物致知/问学—正心诚意/德性的次序这种原则问题上存在矛盾,但理学家的前期工作给心学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阳明心学某种意义上是为了纠偏朱熹理学而提出来的学说。
        2.元朝中期恢复科举决定从朱注四书章句出题。(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尊五经,唐太宗尊九经,元仁宗尊四书)
        科举考什么大家学什么,如果明朝四书不够普及,心学也没那么大影响力了。
        无论理学、心学还是八股时文,都本于对四书的不同解读。
        3.诸子杂学的衰败,不止是科举独尊经术的结果。还跟明清大量寒门学子在科举上的成功有关。一般来说,寒门学子学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里的内容就够了。考场上就比试这个,不玩那些劳什子诸子杂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7-13 16:39
        回复